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旅游新闻速览_游客
 时政新闻眼丨G20巴厘岛峰会第…
 今日时政摘抄十条2022810
 2021最新时政新闻摘抄10条简…
 2022年3月12日公考时政常识
 时政常识十条-1月26日公考时…
 新闻学子青年记者必读专业书…
 2019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
 2019年清华大学国际新闻学考…
 韩方明:公共外交理论和实践…
 新时代新闻学教材建设论纲
 2022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2022时事政治热点50条-2022时…
 考前最后的冲刺阶段!贸学11…
 2022年十大时政热点摘抄(3月…
 2022年时政要点摘抄:国内热…
 【微特稿·时事与军事】俄方…
 2019年十大国防新闻
 军事频道·央广网
 军事频道_中国广播网
 军方发布_军事_中国网_权威军…
 晋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
 【中国新闻网】甘肃推“云”…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中新…
 新闻_中国政府网
 中国新闻网简介
 中国科技媒体指数:IT之家第…
 科技媒体_科技新闻媒体_自新…
 科技让媒体更有想象力!
 中国科技媒体排行:IT之家前…
 驱动中国_国内知名科技媒体
 房地产行情
 房地产_房地产相关新闻_专题…
 房地产相关新闻_0546房产网东…
 重磅!关于房地产央行、银保…
 市场丨浅谈近期房地产相关的…
 23教育学热点 从教育学角度谈…
 热点聚焦:南京掌掴幼儿事件…
 盘点实时互动行业2022年度大…
 京学教育集团10月十大热点事…
 2022上半年“最火”教育事件…
 警示旅游者的十大旅游案例
 十月文旅要闻盘点:红色旅游…
 近年来国内一些重大旅游事故
 江苏接连发生两起登山遇险事…
 台游览车起火 盘点近年来大陆…
 新冠毒株变异、火星探索之旅…
 今日《新闻联播》速览〔2022…
 摘报202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推进湘潭…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旅游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旅游新闻速览_游客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16 19:30:50 | 【字体: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昨天闭幕了,相信军人们的风姿、精彩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表演都在大家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啦。军运会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新闻速览还在继续哦,快来和我们一起看看新闻吧~

  记者23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国旅行社总数为37794家。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和山东五个省市地区的旅行社数量超2500家,其中广东数量最多,有3108家。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入境旅游外联597.10万人次、2149.09万人天,接待856.16万人次、2624.56万人天。今年上半年旅行社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客源地国家或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韩国、中国澳门地区、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泰国、新加坡、俄罗斯。

  报告指出,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组织7773.36万人次、22784.40万人天,接待7812.08万人次、18721.04万人天。今年上半年旅行社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排名前十位的地区依次为浙江、江苏、湖北、广东、湖南、福建、海南、山东、云南、安徽。

  报告还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3067.50万人次、15469.19万人天。今年上半年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依次为泰国、日本、中国香港地区、越南、中国台湾地区、中国澳门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

  据文化和旅游部介绍,按照入境外联人次、国内组织人次、出境组织人次三项指标,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市场所占份额分别为6%、79%和15%。

  短评: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我们国家的旅行社数量众多,旅行社组织越来越多也意味着他们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怎么从中突破、抓住市场,也是旅行社想要长期发展需要研究的问题。

  中国旅游如今从观光迈向休闲,原有的旅行社、酒店、景区的封闭世界正被打破。一个城市整体变成了旅游休闲目的地,游客和当地居民共同拥有城市资源,共享旅游发展红利。游客分享当地生活,当地居民通过旅游来提升生活品质。宜游城市正在营造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

  “在南京绿道,可跑步,可散步,可骑行,沿途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每到周末,我会跟绿道来一次亲密接触。我会经常看到许多外地游客,他们是在网上查询的绿道游玩攻略。”南京市民张迪说。

  截至2018年底,南京已建成绿道863公里,分为健康休闲路、文化体验路和滨江生态路等。绿道已成为游客和南京市民共享美好休闲体验的生活空间。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从交通出行上讲,宜游城市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会有更多的投资在旅游基础设施或者交通基础设施上。可以说,游客和当地居民共同享受到航空、铁路、高速公路、水运码头等出行的更多便利。”

  “成都这些年旅游发展迅猛,政府大力整改水质和空气质量,我最大的感受是环境越来越好了,成都从人们说的‘蜀犬吠日’‘雾都’‘太阳出来喜洋洋’已变为如今‘太阳公公时常笑开了花’。”成都市民李宗谕感慨地说。

  目前,中国各地正在发展全域旅游,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大景区,处处是旅游环境,人人是旅游形象。很多宜游城市的市政建设围绕旅游发展,开发建设单位和普通居民营造美的意识很强,建筑有特色,绿化覆盖率高,小区公园化,公共设施既方便游客又惠及市民。

  都说“常住无风景”,人们总觉得好的风景都在远方,而不在“待腻了”的家门口。这个观点正在改变,比如杭州。

  “作为知名的旅游城市,杭州不仅得到了亿万游客的青睐,也给我们这些杭州市民增添了幸福感和自豪感。杭州城区有西湖、西溪湿地、大运河等众多著名景点,有山有水有文化,这些景区都不是全封闭的,许多景区还是全部免费开放。由于便捷的旅游交通配套,市民茶余饭后就能游览,也不用长距离奔波,非常方便。”杭州市民杨勇权告诉记者。

  青岛市民战莉莉说:“崂山景区将九水观光车换乘点延长至地铁站点,实现了地铁与景区交通零换乘无缝衔接,不仅方便了游客,我们本地人也更喜欢去崂山了。”据记者了解,崂山区把沿海一线建设成集休闲步道、骑行绿道、口袋公园于一体的滨海慢游步道,成为游客和市民共同的休闲客厅。

  游客和当地居民共享旅游发展的红利,随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越来越多的文化中心、历史街区、博物馆、美术馆、剧场、书店、夜市、商场、菜市场等休闲场所也成为市民和游客的共享空间,当地文化吸引着游客,滋养着市民。

  成都市民林琪瑶说:“茶馆、川剧、麻将和蜀绣等传统文化,在向游客展示的同时,也让我们成都人更加了解自己城市的文化底蕴,能够体会到成都的古朴典雅的遗风,我们自己也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

  “花城广州,处处景观,百余个公园免费开放,市民有了休闲的好去处。广州推出的亲子年票集合了广州和周边的亲子旅游产品,既优惠又便捷,我很喜欢。”广州市民张弛告诉记者。

  如今,景区购票、扫码入园、AR导航、语音导览、酒店入住等,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完成旅游的全过程。数字化服务为游客带来轻松出游的同时,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便利的智慧生活。

  10月22日,汇集上海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类文化旅游和社会市场资源,链接“一网通办”、医疗等公共资源,一款“游上海”手机应用程序上线,包括酒店、门票、打车、美食、机票、特别优惠、精品线路、热门文化演出、公交等内容,游客和当地居民的需求已融为一体。“我看到这个消息,马上就下载了APP,内容蛮丰富。有一个内容是带你在上海品味非遗文化40条线路,我准备周末就去走一走。”上海市民彭博说。

  多地推出了游客和市民共享的智能生活旅行服务平台。重庆最大的吸引力,也是难题,就是美食太多,娱乐内容太丰富,游客和本地人都容易挑花眼。“爱重庆”APP就解决了人们的困扰。云南的“一部手机游云南”APP,已经获得了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好评。“我喜欢看‘逛菜市’‘深夜美食’‘文艺逛展’这些板块,原来自己家门口就藏着这么好玩的地方。”昆明市民刘萍芬说。

  短评:一个城市发展旅游不应该只是打造景区,应该重视整个城市的建设,在给游客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也该重视当地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让游客和当地居民共同拥有城市资源,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在哪儿开店?这个传统的商业话题,正在成为不少城市关心的发展课题。去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打卡“新奇之旅”,到上海新天地广场亲历“全球首发”,在成都春熙路商圈探寻“时尚密码”……如今,越来越多的“首店”、旗舰店、概念店精彩亮相,不仅成为引领消费潮流、提升消费体验的新场所,也日益发展为激发消费动能的新天地。

  “首店”,就是某一品牌在特定区域的首家店面,既可以是知名大牌的“千呼万唤始出来”,也可以是传统老店的涅槃重生。由此催生的“首店经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品牌美誉度与商圈知名度的双重叠加。在此过程中,商家扩大了品牌价值效益,城市优化了区域资源利用,消费者享有了更多选择,可谓一举多得。

  “首店”不只意味着地理位置的首选,而且体现着发展样态的首创。无论是国际品牌的下沉,还是本土品牌的崛起,“首店”凭借区域唯一性、跨界融合的优势,创造出新颖的商业模式,引领新潮的消费趋势。比如,会员制仓储连锁超市给新零售业态带来启发,沉浸式文化体验为餐饮行业打开思路,室内游乐场滑雪场让休闲娱乐打破空间局限。与此同时,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之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消费体验、消费内涵,这为“首店”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店”丰富了消费市场,也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可能。纷至沓来的品牌“新面孔”,既能带来看得见的客流、人气,也有助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从推出本地口味到定制特色产品,从融入城市元素到植入文化韵味,一些商家在开设“首店”的同时,还积极融入本地市场、突出地域特色,实现了品牌的差异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区域的消费力、创新力和影响力。

  现实中,城市在筛选品牌,“首店”也在挑选城市。一个品牌从无到有,反映着一个城市消费市场的敏锐度和成熟度,折射出营商环境的舒适度和开放度。今天,一线城市、沿海发达地区通过对创新品牌和创新业态的政策扶持,已经抢占了先机,但更多的地方正在以更富吸引力的举措加速追赶、梯次跟进。可以说,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拥有无限成长潜力,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创造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能够为“首店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当然,在亮相之后,“首店”的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当“二店”“三店”进行多维布局,当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当消费潮流面临转向,当运营方式出现水土不服……如何将短时的“爆红”转化成持久的“长红”,需要企业、城市和消费者共同求解。面对风险和挑战,致力于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更优质的服务、更独特的体验,我们才能增进品牌口碑,进一步繁荣“首店经济”。对每一家“首店”来说,也只有遵守规范、融入市场、对接需求、矢志创新,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任何一家“百年老店”,都是由“首店”发展来的。打开视野、放眼长远,把底子打得更厚实一些,“首店经济”就能创造更多商业佳话,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短评·:用储殷的话来说,首店城市会成为消费的核心引擎,“是因为它把曾经的商业地产变成了商业中心。”而这种价值,在消费升级的今天愈加明显。个性消费、体验式消费、创意消费成为趋势,“首店”的进驻,恰恰能摆脱同其他项目同质化的现状,还能有效引导新型消费潮流,提高对新消费的认知度。

旅游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旅游新闻:

  • 下一个旅游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旅游新闻 旅游新闻速览_游客 (11-16)
    普通旅游新闻 警示旅游者的十大旅游案例 (11-16)
    普通旅游新闻 十月文旅要闻盘点:红色旅游受欢迎、50条航线… (11-16)
    普通旅游新闻 近年来国内一些重大旅游事故 (11-16)
    普通旅游新闻 江苏接连发生两起登山遇险事件户外徒步的安全… (11-16)
    普通旅游新闻 台游览车起火 盘点近年来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伤亡… (11-16)
    普通旅游新闻 2021年时政热点摘抄:时政素材要点(82) (11-16)
    普通旅游新闻 每周大事 “时政考点作文素材”来啦 (11-16)
    普通旅游新闻 今日时政素材5篇_2022年3月21日时政资料 (11-16)
    普通旅游新闻 近期时政素材10条_2022年2月18日时政知识 (11-16)
    普通旅游新闻 华亭公安:送证上门解民忧 服务群众零距离 (11-16)
    普通旅游新闻 旅游资讯一周要闻 (11-15)
    普通旅游新闻 一周旅讯丨2021年第23期 (11-15)
    普通旅游新闻 一周旅游新闻速览 (11-15)
    普通旅游新闻 本周旅游热点与创意回顾 11月第2周 (11-15)
    普通旅游新闻 一周热点【文旅资讯】 (11-15)
    普通旅游新闻 打造智游泗水“新引擎” 助推文旅发展加速度 (11-15)
    普通旅游新闻 咋回事?特斯拉股价创 17 个月新低;警告!1 … (11-15)
    普通旅游新闻 非法移民和难民潮困扰欧洲(环球热点) (11-15)
    普通旅游新闻 【热点聚焦】文旅活动促发展星城绽放新活力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