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日开始,丁真的一则短视频刷爆全网。这位来自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的普通少年凭借着天然粗犷的“野生”美感,瞬间收获无数粉丝,也成为11月下旬火遍全网的现象级网红代表。
2020年11月11日开始,丁真的一则短视频刷爆全网。这位来自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的普通少年凭借着天然粗犷的“野生”美感,瞬间收获无数粉丝,也成为11月下旬火遍全网的现象级网红代表。随后“丁真签约成国有公司员工”“丁真成为理塘县旅游形象大使”等消息不断掀起全网舆论热潮,“全国都在抢丁真”更是引发一波舆论狂欢。监测结果显示,11月11日至11月30日,丁真相关信息在全网平台累计2525084条。在全国各地官微积极造势、联动的影响下,微博平台成为本次事件舆论主场。
11月11日,摄影师胡波拍下藏族汉子丁线秒钟的短视频中,一位肤色黝黑、身穿藏族服饰、有着标志性高原红和清澈眼神的小伙瞬间迅速收获近500万点赞。
11月18日,@财经网报道#藏族小伙丁线),使得丁真不同于其他网红,签约国家队,而后,甘孜文旅及时以丁真为蓝本,推出广受赞誉的微纪录片《丁真的世界》,不仅抓住了这一波热度,正确引导“网红”为家乡代言,也为后续一场全国各地文旅宣传的“丁真抢夺战”做了铺垫。
11月21日 @理塘丁真 发布第一条微博“入职照,我是丁真。#丁真的第一条微博#”
11月25日,甘孜文旅微博发布预告并@理塘丁真“为家乡四川甘孜代言,短片《丁真的世界》即将上线。”随后,时差岛在微博上正式上线日,有网友发布微博:“我真的地理盲,我以为丁真在西藏,那么云南,或者新疆。结果四川???”登上热搜。
11月25日,四川文旅微博发布甘孜旅游政策,并为网友解析“其实丁真在四川。”围绕话题#其实丁真在四川#,四川文旅微博共发布49条博文,全方位宣传四川文化、旅游、美食。成都文旅、文旅乐山、绵阳旅游等官微纷纷回应,联动进行推广。
11月26日,丁真首次以理塘县旅游形象大使的身份亮相甘孜州理塘县“藏文化旅游最佳目的地——2021年理塘”旅游路演推介会。
11月27日 #丁真最想去的地方是拉萨#(阅读2.5亿 讨论4.6万)源自丁真接受四川媒体@四川观察 的一次电视采访。一句“最想去拉萨”,使得网友一时间分不清丁真到底是在四川还是在西藏。一场阴差阳错,微博上媒体、文旅账号掀起了一场宣传自己家乡旅游,#邀请丁真来我家乡#的大型互动,一时间全网网友都变成评论里“哈哈哈哈”的吃瓜群众。
丁真再次发博,手写大字请网友不要P图。以@文旅山东、@广西文化和旅游厅 、@南京发布 、@诗画浙江文旅资讯 、@拉萨发布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为代表的官方微博第一时间跟进热点、创造话题。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丁真我们在陕西等你#(阅读量2382万,讨论量5805)、#丁线)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诚邀丁真和全国网友到大美青海#(阅读2125.6万 讨论3182)
@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 #草原有点冷热度蹭的慢#(阅读28.6万 讨论91)、#丁真快带珍珠来内蒙古#(阅读25.6万 讨论693)
在这期间,网友加入微博互动之中,纷纷邀请丁真来家乡,为家乡打CALL。#福建网友急疯了#@独自旅行的姑娘宁静(阅读1312.5万 讨论2138),#山东请求加入大乱斗#@瓜组情报员(阅读2.3亿 讨论2万)等都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参与。网友们种草川西、藏区、川藏等区域目的地,如,#丁线日,央视新闻联播主播海霞祝福丁真。同一天,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连发3条推特给丁真“打call”。
11月12日至11月30日,共监测到“丁线万余条。自短视频播出的11月12日起,全网有关丁真的舆情一直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并分别于14至15日、25日、27至28日形成三段高峰。14日至15日,网络声量走势形成第一波小高峰。一方面来自网民对丁真的外貌、学历、身世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微博话题“#藏族的康巴汉子有多帅#(阅读4.4亿 讨论5.4万)”“#丁线万)”等多个话题的累计阅读量均破亿;另一方面,15日,@四川观察线小时的直播中就网民关切的丁真家乡、个人未来发展规划等网民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提问,引发全网关注,由此衍生出的微博话题“#标签下的丁真#”“#丁真直播回应选秀邀约#”等均获得超百万的阅读量。25日,甘孜文旅为其制作的微型纪录片《丁真的世界》再次爆红于网络,形成第二次声量高峰。时差岛和四川省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联合出品的,丁真视角的甘孜宣传片《丁真的世界》既记录了丁真的真实生活,也展现了当地美景,同时@四川文旅 @甘孜文旅 等政务官博借此推出甘孜旅游优惠政策,使得网民讨论热度居高不下,“#四川甘孜A级景区门票全免#”微博线日,官博联动触发的一场“抢人大战”将网络热度推至巅峰。26日左右,网民因丁真的藏族背景以及甘孜当地极大的藏族特色,对丁真的故乡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并由此诞生了一个超级热搜“#以为丁真在西藏#”,该线亿,@四川发布 为回应“#以为丁真在西藏#”的热门微博话题,发起话题“#其实丁真在四川#”并联动@四川文旅 @甘孜文旅 进行了首波回应互动。27日,@西藏日报 根据丁真本人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最想去的地方是拉萨”为由连发两条微博,“我们在西藏等你”,正式打响“抢人大战”第一枪。随后@云南文旅 @文旅山东 @湖北日报等全国多家官博加入“抢人大战”,而@四川文旅 等四川本地官博也积极与其他地区官博互动“抢人”,吸引更多网民前来吃瓜,由此衍生出“#由丁真引发的官微大战#”“#丁真引发的一场连续剧#”“#各地抢丁真背后的真相好燃#”等多个微博热门话题,其中“#丁真引发的一场连续剧#”阅读量超4.2亿。此次事件也获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主流央媒的关注,各家媒体陆续推文剖析事件缘由,28日单日全网传播量超过了60万。
“丁真”相关话题在微博平台传播量最高,占比高达92.79%,各地方政务微博、媒体官博积极造势,互动联密,政务官博与主流媒体微博表现出极强的话题制造能力及借势能力。客户端传播量相对较高,占比达2%,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为网民梳理丁真爆红的原因,让网民看到当地政府在脱贫攻坚上做出的努力。视频平台传播量居第三,占比为0.61%,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平台广泛传播“丁真的世界”“丁真眼里的星辰大海”“丁真采访”等视频,使其热度进一步发酵。
全网舆论以正面情感为主,起始网民更多的是在赞美丁真的颜值、纯真与质朴,后续因网传多个平台邀请丁真参与真人秀节目而引发一波中性舆情,主要围绕“丁真该不该离开草原发展”展开。随后四川观察等主流媒体的采访及时破除丁真参加真人秀的传言,微博热门话题“#丁真已签约成国有公司员工#”的出现瞬间将舆论场再度引向正面。而丁真在个人微博中晒出了自己努力学习汉语的照片,并为自己的家乡拍摄了宣传片,从实质上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助力当地脱贫。政府与主流媒体的引导与个人朴质品质的流露双重作用下,正面及中性言论占比达98.02%。
从百度搜索指数可以看出,从拍摄丁线日上架,百度搜索指数迅速攀升,在11月14日,关于“丁真”的搜索达到前期峰值。11月18日,丁真已和从四川省理塘县文旅体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约,成为正式员工,并且每个月有五险一金,基础月薪3500元。11月19日,丁真发出自己的第一条抖音视频,再次引爆网络,搜索再一次攀升。11月25日,网络红人、康巴青年丁真参与拍摄的首部微纪录片《丁真的世界》首发,丁真彻底引爆网络,搜索量直线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丁真,其他诸如人民网、中国青年报、新浪微博……纷纷跟进,同时,各地的文旅圈掀起各种与“丁真”有关的蹭流量,诸如P图、喊话等,无形中助推了丁真的出圈,使他短时间内从流量网红到“线的数值。
从百度搜索可以看出,从自媒体的追捧,到地方媒体及地方官方的背书,再到国家级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网、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网、央广网、中国日报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旅游报》)的报道与背书,丁线次搜索高峰,其中国家级媒体的报道与背书让丁真彻底出圈,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居于丁真核心搜索圈层的是“理塘”“丁真是谁”“如何看待丁真一夜爆红#”“丁真赛马王子”,这些话题热度还在提升,说明还有大量人群对丁真还不了解。另外爆红带给人们的思索也成为搜索热点。而丁真的网络视频账号及视频内容带来的就是“理塘”“赛马王子”两个话题,“理塘丁真”是丁真账号的标识,直接带火了“理塘”这个小众旅游地,“赛马王子”则是丁真视频内容的亮点。因此在目前阶段丁真带来的指向是非常明确的。
居于搜索第二圈层的是“康巴汉子”“四川甘孜”“理塘县”“康巴”“四川理塘”“蒲巴甲”“视频拍摄者走红”等,首先是丁真的个人属性——“康巴汉子”及地理属性——“四川甘孜理塘”的体现,其次是丁真效应——“视频拍摄者走红”,以及同类型的人群——“蒲巴甲”也是康巴汉子。
居于搜索第三圈的是“仓央嘉措”“天仙妹妹”“ANU组合”等,一个是丁真签约的单位的主题,一个是与丁真同类型的少数民族网络走红者,“ANU组合”则是前两年走红的少数民族歌手。
从省份来看,搜索“丁真”的除了排名第二的四川是本土省份,以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为主,然后是中部的河南、河北、湖北等省,未来可以预见到丁真带来的线下变现也会以这些地区为主。
从城市看,除了四川省的成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大超一线城市顺次在榜,杭州、重庆、武汉、郑州、南京等一线城市赫然在列。从搜索城市特征来看,这是一场大城市对“纯真”的追逐,越大越有影响力的城市,在这场追逐中越靠前。对“丁真”的追逐,反映了中国大城市人群对于桃花源式“质朴”与“纯真”的渴求,越是物欲横流的城市,越是渴求简单而清澈的眼神,纯粹而自然的容颜。网络上为此发明了一个词“甜野男孩”,就能够充分说明这个问题。
截至11月30日,从搜索人群属性来看,丁真是新生代支撑起来的流量担当,全网用户年龄“≤19岁”人群占全网分布的7.7%,却贡献了搜索“丁线岁”人群占全网分布比例的38.19%,贡献了搜索“丁线岁以下人群贡献了搜索“丁线%,可以说“丁真”的搜索就是新生代力挺起来的。相对而言,30~39岁人群搜索“丁线岁人群搜索“丁线岁以上人群对“丁真”基本不感兴趣,搜索比例仅为0.88,他们的全网分布为4.33%。
从百度搜索指数看到,丁真爆红前,理塘县与甘孜州的百度搜索分别在400和800左右徘徊,但是近7天搜索指数已经到3751和2978了,理塘的搜索攀升了10倍,甘孜的搜索攀升了5倍。
1.截至目前,重点监测的213个与“丁真”相关文旅微博线亿次,线万条。按照不完全统计,与“丁线个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丁真效应”的发酵引发的热点话题和巨大讨论度,不止为甘孜一个目的地带来红利,网络上掀起一场全国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狂欢。先是“以为丁真在西藏”的话题引起川藏双方官媒发声,随着讨论热度指数呈指数上升,山东、陕西、浙江、贵州、广西、黑龙江等超过15个省级地方媒体及文旅官博加入讨论,纷纷向丁真发出旅游邀请。其中,西藏在众多蹭热度的区域(除了四川)中,获得了相对最大的收益。
3.目的地热度提升。根据微博热度数据来看,在此次的“丁真”舆论热潮中,各地区的热度明显提升,与之对应的是,各个热门话题相关的地区网友的关注度特别高,话题参与度也特别积极。例如,11月28日晚#甘孜机票预定量#登上微博热搜,甘孜机酒预定引发用户热议,该线。其他如#丁真喊你打卡甘孜理塘#目前阅读5201.4万,讨论7276;#丁真亮相理塘旅游推介会#目前阅读1.4亿,讨论2.5万。
11月30日,携程发布统计数据显示,11月20日起至11月底,“理塘”搜索量猛增620%,比国庆假期翻了4倍。部分平台上甘孜藏族自治州酒店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9%。其中,11月17日成为首个增长高峰,当日酒店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11%,相比前一天增长15%。而在随后的一周,甘孜当地酒店每天的预订量同比都保持在1倍以上。机票方面,去哪儿网数据显示,自11月16日起,以甘孜康定机场、亚丁机场为目的地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近2成,其中,11月17日单日的预订量更较去年同期增长90%,此外,11月21日、23日、25日预订量同比涨幅也都超过5成。除了四川,陕西、黑龙江、青海、云南、西藏等至少10个省、市、自治区都以各种形式向丁真发出邀请, 在流量的带动下,各地区旅游热度均呈现快速上涨趋势。
监测结果显示,由“丁真现象”引发的话题大讨论,微博发声量最热的是四川、广东、北京等地区。
而在所有微博信息中,提及最多的地区是四川、西藏两个地方,其他还有山东、云南、北京、陕西、新疆、湖北等地区。
4.在此次的舆情热度之中,呈现出蓝V大规模下场互动,微博舆论场全线推波助澜的态势。如果说“川藏battle”让“丁真+理塘”名气大涨,那么全国文旅圈蓝V(各地文旅主管部门官方微博)大规模入场互动,引爆微博社交裂变,让“丁真+理塘”一战封神。根据监测到的微博用户画像来看,普通个人用户占比86.24%,认证个人用户占比9.75%,认证政府和认证企业政府分别占比0.82%和0.83%。
(一)传播亮点分析1.四川本地政务官博、官方媒体联动出击,组合拳打响脱贫攻坚战丁真在网络上爆红之后,四川省各级政府部门、官方媒体便开始积极布局,一套组合拳成功让丁真突破传统网红标签,服务于本地文化旅游宣传。(1)主流媒体、政务官博联动造势,助推热度暴涨丁真爆火以后,以四川观察为代表的本地主流媒体迅速反应,多次与丁真进行采访沟通,积极引导丁真对舆情热议点进行回应,在主流媒体的引导下,丁真“纯真”“质朴”的形象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持,为他成为理塘县旅游形象大使合理铺垫。四川甘孜政府也趁热打铁,几天内迅速推出丁真视角的甘孜宣传片,将甘孜美景瞬间推送到了全国人民眼前。@四川发布 @四川文旅 @甘孜文旅 等政务官博在微博平台开启联动传播,积极回应微博相关热门话题,主动发起互动话题如“#其实丁真在四川#”吸引网民参与讨论,使事件热度持续高位运行。信息化时代,速度永远是攫取流量的不二法门。丁真的走红虽然充满了“意外”“巧合”等因素,但四川甘孜文旅、四川本地主流媒体对社会热点的持续关注和后续一系列操作也起到了不容置疑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从丁真开始在网络上崭露头角,到媒体线上直播采访丁真、官方发布丁真视角宣传片等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当大众误会丁真在西藏时,@四川日报、@四川观察等本地媒体再次精准出击,与各地官方媒体、政务官博互动,强势拉回舆论对四川的关注。(2)宣传与福利双向出击,实质性利好引爆舆论场
四川甘孜州政府在制作宣传片的同时,制定并推出了相关旅游优惠政策,以美景吸引眼球,以福利带动行动。甘孜州政府借此向广大民众发出冬游邀请,顺势宣布全州旅游优惠政策,今年11月15日至明年2月1日,全州所有景区(含67个A级景区)对广大游客实行门票全免。甘孜政府这一快准狠的组合拳也获得极好的传播效果“#四川甘孜A级景区门票全免#”成为微博热门话题且阅读量破亿,为实质性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打好脱贫攻坚战打下基础。2.各地政务官博、官方媒体“假抢人,真借势”,打造多赢局面
@西藏日报 率先“将错就错”借当事人想去拉萨为由发博邀请丁真来西藏,随后各地也“按捺不住”纷纷主动邀约,借此以视频、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大秀本地美景。其中@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以“长得和丁真真像的兵马俑”;@湖北日报 以“丁真同款耳坠”等形式创意借势,引流效应突出。而四川本地官博@四川文旅 等也并未坐以待毙,积极参与到抢人的环节之中,与各地官博积极互动,由此诞生“川藏CP”,让热度再次回归本地。
随着“抢人事件”带动舆论大爆发,《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多家央媒对此报道关注,引导更多人看到丁真爆红背后当地政府所做的努力。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四川政府抓住丁真这个舆论热点给疫情以来低沉的旅游业带来了一个宣传的契机,成功带动宣传促进当地旅游发展,为当地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增添一笔“神来之笔”。
如南方日报微信端发文《全国都在邀请的丁真,到底哪里吸引大家?》,央视新闻微信端发文《丁真的家乡好美啊》,《人民日报》微信端发文《全国都在抢丁真!刷屏背后的真相,很燃》等以此事件为由头深挖并展现四川甘孜政府看似随意却饱含内功的“真功夫”,引导群众关注四川政府在几天之内推出旅游宣传片、优惠政策、欢迎全国游客观光这些举动绝非“无准备之仗”,使政府扶贫工作从幕后走向台前。
丁真的走红并非网络短视频传播生态下的偶发性现象,但在后续政务官博、官方媒体的护航下,丁真成了“真”流量。这与主流媒体在宣传上维护其真实性,着重打造其努力向上的形象相关。无论是《丁真的世界》里的丁真还是出现在媒体直播、视频中的丁真都仍保持着最真实质朴的形象,而真实是当前“虚拟社区”下网民越来越乐于追崇的特质。媒体便在此基础上,再去营造丁真努力向上的形象。如澎湃新闻发文《丁真火了,忙着练字》等,让丁真在真实性上增加了更多的质感,也获得了更多网民的支持。
“丁真效应”只是“互联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微博是国内最大的社交媒体流量池,有丰富的内容与用户生态;话题聚合与流量分发方面,微博热搜是媒体风向标,各类标签、话题能够迅速将匹配的话题分发给合适的用户;在社交互动方面,微博每天产生海量用户分享内容。“丁真效应”也证实了微博对于国内众多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工作来说有着更多的可能。随着微博的加入,未来在影响用户旅游出行决策,协助旅游目的地破圈营销的领域里呈现百花齐放状态,这势必会刺激国内旅游目的地升级迭代,为弥补优质供给不足提供动力。
1.微博拥有完整且活跃的文旅、政府媒体矩阵,对于全国大多是地区来说,通过持续的日常运营已经沉淀下丰富的社交资产;蓝v间的相互联动、橙V间的相互推动、不同用户之间的紧密互动,让社交传播力更加夯实,一旦能激活广大网友的兴趣点及热情度,传播将变得更简单,也能容易地提升信息传递的价值。
2.微博作为舆论声量场,拥有热点聚合的强传播能力,成为机构与用户之间互联互通的桥梁。话题的背后是社交裂变的力量,是微博社交力的体现。当地用户与当地官V的沟通,这是微博独特价值。他们积极的介绍当地的旅游且@旅游官V参与。他们迫切的@自己家乡的官微加入大乱战。微博是网民与官方微博沟通的有效平台,拥有有趣的人和有趣的内容。
4.破圈能力。基于热点的强传播,使得理塘得到现象级的曝光,基于兴趣的强聚合,促进微博上各领域用户群体向目的地旅游消费者转化。对于全国各个旅游目的地来说,微博拥有丰富的内容生态和用户生态,60多个垂直行业,各领域用户群体庞大,旅游人群外的潜在目标人群转化的可能性也很高,充分利用微博舆论场,将使“网红”旅游目的地能较快地收获忠实的游客群体。
5.微博就是一个实时的线上社会舆论场,面向政府、媒体、企业机构、名人、普通用户等各类用户全面开放,一旦有热点产生,所有的用户都能在这里追踪信息、发表内容、表达态度,跨越式互动、从而推动事件向前发展乃至形成社会性话题、全民话题。这也给旅游品牌营销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
丁真的出现带火了当地旅游,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丁真”。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应善于寻找、发现当地的美,除了寻找有吸引力的、自带流量的旅游大使外,更应找到区域风景的独特之美;同时,加之精心、周到、真诚的旅游服务,创造更优质的旅游体验才能让流量不息,才能吸引更多的来客,才是旅游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1.我国很多地方都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一方面需要努力发现和展示本地旅游资源唯一性和独特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提升宣传技巧,向理塘学习如何发掘和打造可以代表本地形象的“网红”,利用网红效应把网上的流量变成现实中的客流。
2.从“丁真现象”的背后可以看出,如果说热搜解决的只是曝光度的问题,那么热搜体才是实打实的互动量。热搜体,植根于产品力和品牌力,无论是品牌独特主张,还是打造的“超级单品”,可以引发用户兴趣,进而去搜索你、关注你、思考你、想要拥有你,所有的流程都与IP打造息息相关。“丁真们”的带动效果很明显,对旅游景区来说,的确可以尝试打造自身IP及网红,但由于现象级的网红很难复制,景区还应该尝试更多种类的策划及活动,并融入当地的文化及旅游特色,通过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拉动客流。
3.宣传为景区带来热度和流量,但是最终留下游客的还是景区品质体验。对于旅游目的地管理和经营者来说,要充分利用国家深化改革基本政策和全域旅游发展的发展理念,对原来制度体系、条例、规划进行科学修订和调整,优化布局,获取建设用地,实现科学均衡才能促进景区品质提升,形成“长红”。要深挖景区的文化内涵,解决好如何深挖、挖到什么程度才好、如何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如何进行系统打造、如何通过文化去感动游客等问题,找到属于每个景区自己的独特之路。
4.营销工作需要科学的谋划发展,精致化的建设,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科学的业态配比,杜绝过度商业化,让游客舒心,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美誉度,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整体发展的全面可持续性,同时,精细化管理,提升品质服务,从而进一步向人性化等更高水平发展,为游客带来更优的体验,全面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美誉度。此外,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还需坚持在服务品质上下功夫,在“不欺客、不宰客”等方面严加约束,防止旅游负面事件给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造成破坏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