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2021年度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名单揭晓,新疆推荐的7个案例入选。
2021年11月,中国旅游报社启动了“2021年度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征集活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专业的原则,在全国范围进行案例征集。由主办方联合有关专家,根据相关指标和评价体系,结合网络投票和专业评价,择优产生了各项目评价结果,并将在第九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为入选案例申报单位颁发证书。新疆组织各地州申报了26个案例,共有12个案例入围,涉及文旅消费、旅游休闲街区、智慧旅游、乡村振兴、最美星空目的地、绿色旅游目的地等项目。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是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国旅游报社创办的年度性、专业化全国旅游行业品牌活动,自201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8届。第九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将在重庆市大足区举办。
2021年度中国文旅消费创新案例——“贺局长说伊犁”短视频助力本土旅游消费
伊犁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贺娇龙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新媒体运营方式推广伊犁本土文化和旅游资源及特色农副产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燃烧文旅兴农产业之“火”,极大带动了旅游消费。
自2020年5月20日以来,贺娇龙累计开展直播助农活动200余次,带动农副产品销售突破1亿元,为伊犁州农副产品提供了优质销售渠道,有效解决了相关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和农产品滞销难题,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同时,直接带动企业生产环节就业953人、物流快递环节就业327人,间接带动8000余户农牧民增收致富。
乌鲁木齐大巴扎旅游休闲街区是乌鲁木齐的地标性建筑,由4A级景区国际大巴扎和大巴扎步行街组成,素有“新疆之窗”“中亚之窗”和“世界之窗”美誉,是集旅游、餐饮、歌舞、文化、民族商贸和建筑景观等特色为一体的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街区以新疆民族特色文化作为街区的文化内涵,兼顾国内外旅游者和本地居民需求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是“新疆文化旅游金名片、人文旅游新地标”。2021年荣获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
2019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以新基建为技术引领,倾力打造新疆智慧旅游一期建设项目,2021年10月全面完成项目“一中心两平台”建设内容,即新疆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新疆智慧旅游管理平台、智慧旅游服务和营销平台,采用“建运一体”的模式,为全疆各级管理单位、文旅业态以及游客提供统一的服务平台。
新疆智慧旅游一期建设项目的横空出世,填补了新疆智慧旅游的空白,促进了文化和旅游行业融合创新,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宗旨,为新疆文旅智慧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发展方向。
2021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上,万马奔腾。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唐堪东摄
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是伊犁州昭苏县举办的自治区级节庆活动,截至2021年已举办29届,每一届天马节都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目前,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已经成为昭苏旅游和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力不断增强。
乌尔禾区是大美新疆“五区三线”旅游精品线路北线的必经之处和中间点。辖区拥有世界魔鬼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及乌尔禾影视城、纪氏部落影视城和恐龙文化苑3个3A级旅游景区。乌尔禾区获评自治区旅游度假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乌尔禾镇被国家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西部乌镇”项目是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旅游兴疆战略背景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委托区城投公司开发运营,打造集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情、学、奇、商、养、闲”为一体的疆内现代标志性、示范性星级旅游综合商业项目,项目不但没有改变宅基地性质,没有减少村民收益,反而对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村民群众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伊吾胡杨林面积达47.6万亩,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东10公里处,被专家称为“地球上树干造型最独特的胡杨林”。新疆伊吾胡杨林景区建有游客服务中心、演艺中心以及环绕景区的胡杨大道,建设了万年根雕区、弯弓山、翼龙家园、日出东山、胡杨老人、驼铃巴扎等景点。景区主打四季胡杨概念,一树一景、一步一景,春夏秋冬各有特色,近年来获得了“新疆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新疆胡杨画院”、新疆首个“最美星空摄影基地”“无人机航拍基地”等多项荣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那拉提旅游风景区以草甸草原、山地森林、河谷、河谷草原为主体,并叠加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的自然景观旅游区,自然禀赋好,进行科研科考、科普教育、民俗文化体验等生态旅游活动的资源优势突出,先后建成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成长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主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 承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宣传推广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