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李玫瑾教授育儿理念》笔记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2/8 6:07:35 | 【字体:小 大】 |
“家庭教育不仅是关系到一个家庭幸福的小事,更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大事,我们的学校、社会家长都有责任使教育形成合力,培养让父母放心的孩子,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材”。
心理发展路径有四个阶段,其中两个阶段就在六岁前。0~3岁是情感和人性的培养,3~6岁是性格和观念的养成。如果孩子早年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长大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养育是人性被唤醒的过程,一个小时候没有被人善待过的孩子,不要指望他长大能够善待他人、善待社会。
因此前三年的陪伴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一直呼吁社会:孩子一定要亲自抚养。人一生的关键期就在这前三年。三年之内有恩于他,你才能立威于他。情感培养有恩于他,性格培养才能立威于他。
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很多在外务工的父母发现,当事业取得一些成功以后,孩子已经长大,而那个时候的孩子已经失去控制、无法教育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留守儿童犯罪、大学生犯罪、高智商人群犯罪等等,其实都是早期的混乱养育造成的。
所以六岁以前的这两个心理发展阶段特别重要,在孩子早年,父母亲自养育孩子与赚钱之间孰轻孰重?一定要分清。
现在国家有钱了,但是如果我们只顾GDP的话,人的素养不提升上去,它的危害可想而知。所有的社会问题实际都是归结到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就是早年的问题。多早?即是六岁以前,心理发展的前两个阶段。所以重视早期养育,就是提高我们国力的途径。
人是决定国家实力的根本。养育人是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出生非常无助、完全需要依赖他人抚养的过程。那么谁来抚养?现在三岁以前,孩子一般有妈妈、祖辈或保姆来带。那三个相比,对人养育质量最好的是谁?
因为孩子养在家庭,但当他长大走出社会后,就是社会的人,国家的人。如果这个人成功,他就是造福他人和社会;如果他是个犯罪分子,那就是谁遇到他都是灾难。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