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培训真正的快乐来自练有所得学有所成——新教育中华经典读书群共读心得之七十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8/4 18:21:26 | 【字体:小 大】 |
《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什么是习?根据繁体字,是小鸟学飞,日日练习飞行,就是习。什么是学?就是一边思考,一边去实践。学而时习之,就是一边学习新的东西,一边反复地去练习实践,当我们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心有所得、学有所成,我们的内心就是喜悦的、快乐的。
每天的学习进步虽然只是微小的一步,但是长期坚持下来,就会有迈进的一大步。注重当下的收获与积累,只要偶有所得,就很开心。倘若一时没有任何心得,内心也不急躁,心中也不焦虑,坦然地等待,相信未来,相信种子的力量。
我坚持写短文,写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也不刻意追求啥,只是享受这份观察与表达的快乐。观察时,是身心俱在观察的对象之中。表达时,身心又全在表达时的专注中。身心合一的训练,不在别处,就在我当下要做的事情之中。在这个过程,我既能感受到那份身心愉悦的舒畅,又能充分体会到那份深深的自我满足感。
朋是志同道合的人。有这样的人不远千里而来,自己的内心当然是幸福的。古人所说的“乐”,就是现在所追求的幸福。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朋友,自己的内心仍然是幸福的。幸福不假外求,内心自足。培育一个人的幸福感知力,丰盈一个人的内心很重要,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强大无比。
我们做的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果别人因为不知道而误解了我们,我们如果从面部表情到内心世界都毫无怨言,内心不膈应,这就是真君子。
学习,不仅仅是学技能、明道理,更重要的是要从起心动念上学习去人欲,存天理,从心里面要把控住不好的念头。学习,要学到心里去,要学“如何做人”,是做“大人”,还是做“小人”?
不同的选择,学习的侧重点和关注点就必然不同,学习的效果也就不同。所以,古人特别重视早立志,特别重视育心。毕竟,胸怀大志的人,对脚下的泥泞会更坦然、更豁达。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