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3年8月30日(星期三)上午10:00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老年大学、省教育厅负责同志等介绍推动新时代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发布会由山东省委宣传部新闻二处副处长陈琛主持。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兼山东老年大学校长吕德义先生,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刚先生,山东老年大学副校长、新闻发言人郭锋先生,济南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济南老年人大学校长温洪军先生,共同为大家介绍推动新时代山东省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老年教育和老年大学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发展老年教育、办好老年大学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有效途径,是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安度晚年的重要平台。老干部工作部门主管主办的老年大学是我省老年教育的主力和骨干,是山东老年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山东作为中国老年教育和老年大学的发祥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全力推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贡献。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老年大学工作的情况。
一是彰显了老年大学发展的“山东优势”。省委、省政府把老年教育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把“办好老年教育”列为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之一。省政府先后五次将“办好老年大学”写入工作报告。全省自上而下建立了老干部工作部门主管主办、政府支持保障、社会力量参与的统一管理体制,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办学网络,形成了面向全民、覆盖城乡、管理科学、规范有序、形式多样、特色鲜明、运行平稳的办学新格局。同时,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兴办老年大学,与企业、养老机构等合作办大学,促进老年教育多元化发展。近几年来,菏泽、东营、潍坊、日照等市级老年大学国内一流的新校舍先后建成投入使用。截至2022年底,我省建有省级老年大学1所,市级老年大学16所,县级老年大学137所,企业老年大学7所。全省有12所老年大学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年大学,11所被评为全国示范老年大学,66所老年大学被授予省级示范校,41所被授予省级先进示范校。
二是形成了党建统领老年大学的“山东特色”。全省各级老年大学坚持“政治立校”,将党的建设贯穿办学全过程各方面,坚持机关党建、师生党建、离退休干部党建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以党建引领办学,把党建融入教学,用党建促进学、乐、为。枣庄老年大学打造“本色家园+银龄枣先锋”党建品牌,泰安老年大学创新“党建+社团+志愿服务”模式,潍坊老年大学实施“塑形铸魂赋能”工程,日照老年大学构建“校建党委、系建总支、班建支部”的学员党组织网络,菏泽老年大学搭建组织关系在原单位、学习活动在大学、奉献在社会的新型党员管理模式,青岛老年大学构筑学员党组织、关心下一代组织、志愿服务工作“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机制。“杏林学苑”“银发学堂”“金山讲堂”“凤鸣讲堂”等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深受老年人欢迎。全省各级老年大学84202名在校党员共组建了1703个临时党支部、5158个党员活动小组,通过开展“课前微宣讲”“课间微展播”“思政微党课”,组织“开学第一课”“文艺党课”,举办“红色电影云端看”、“党员亮明身份”、“文艺展演”等活动,引导老年人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时代长者。
三是打造了智慧助老的“山东品牌”。坚持开放、融合、共享理念,创新“互联网+”教学新模式,打造“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积极推进老年大学适老化教学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化校园,不断加快数字化与教学深度融合,创新直播授课方式,开展智能手机培训等公益课堂,助力更多老年人跨越智能鸿沟、乐享智慧养老,美篇、剪映、快手、抖音等成为学员学习交流的“时尚新宠”。山东老年大学已建成了电脑端、手机端、电视端“三位一体”立体化远程老年教育平台,课程资源库涵盖650余门、近4000节课程,开设远程教育教学点5000余个,2022年参加远程教育学习人次超3000万。东营老年大学打造全系统链 5G“智慧校园”系统,使学员通过一部手机即可完成报名选课、云端课程学习。潍坊老年大学依托“网上老年大学APP” 面向全国直播,今年上半年网上参学学员达到 15 万人次。淄博老年大学、济宁老年大学编写、录制智能手机应用课程,帮助学员掌握老年卡使用、电子就医、网络购票、旅游出行、地图导航、网上购物、外卖点餐等实用方法。济南老年人大学与济南电视台合作开办《泉映晚霞》电视栏目,播放舞蹈、声乐、书法、养生、太极、插花、戏曲等课程内容,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参加学习。
四是创新了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山东亮点”。各级老年大学积极搭建服务社会、老有所为的平台,通过成立关工委、志愿服务社团等方式,组织引导学员志愿者走进社区、学校、养老院和乡村,开展“牡丹公益大讲堂”“关爱儿童行动”“中小学生护导”等活动,参与平安和谐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省委老干部局、山东老年大学联合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先后组织开展老年人反诈防骗活动和“法治相伴美好银龄”普法宣传教育,引导老年人维护合法权益,保护好“养老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乐龄手造”品牌,宣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刻瓷、草编、蛋雕、鲁绣等在老年大学师生手中焕发着新时代光彩,吕剧、柳子戏、山东梆子、山东琴书、枣梆戏等独具我省地域特色的古老剧种被老年大学师生广为传唱。在老年大学建立关工委,引导“五老”学员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积极作为、发光发热。目前,全省151所老年大学设立了关工委,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586个、学员志愿者服务队641个,学员志愿者近7万人,服务青少年、老党员、社区老年人等126万人次。
五是擦亮了老有所养、安享晚年的“山东窗口”。总结推广威海老年大学游学工作经验,鼓励各级老年大学走出山东,多层次开展老年大学研学、游学,引导老年人开拓视野,丰富阅历,增进对祖国秀美山川、传统文化的热爱。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全省老年大学不断加强与国际组织、国外老年教育机构往来交流,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深化交流互鉴中宣传我省老年大学教学成果和发展成就,展现山东老年人的精神风貌。积极参加世界终身教育委员会年会、国际老年大学协会理事会等,先后与法国、日本、韩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老年教育机构建立友好联系和交流。山东老年大学联合有关部门先后举办老年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世界老年旅游大会,来自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代表参会,开展世界老年旅游高端对话、世界游学合作签约仪式、中外老年大学嘉宾联谊会、山东老年游学线余项活动,擦亮了向世界展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的“山东窗口”。
下一步,全省老年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老干部工作、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开创老年大学工作新局面,奋力谱写山东老年教育更加绚丽的华章,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老年教育已成为终身教育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教育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已成为教育工作的热点和重点。请介绍一下,我省在老年教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一命题的提出,体现了新时代的新要求。请谈一谈如何推进我省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学习需求?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1983年,创办中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老年大学;2016年,首批5所高校开展老年教育试点工作,设立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今年3月24日,山东老年开放大学挂牌成立,开启我省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一是出台4个重要政策法规。自2018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职业院校举办老年大学的通知》《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山东省老年教育条例》等重要政策法规,为推进全省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政策依据和基本遵循。
二是构建5级办学服务体系。发挥山东老年大学办学特色和山东开放大学系统办学优势,初步构建了省、市、县、乡镇、村5级老年教育办学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共建有老年大学(学校)5358所,在校学员达60.74万人;建有老年开放大学、社区老年教育机构3590所(个),年度培训老年人134万人次。实现了“纵向一体、横向协同、优势互补、遍布城乡”老年教育管理和服务网络。
三是搭建3大远程教育平台。建成“山东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网”“山东终身学习在线”“山东老年学习在线个省级老年教育平台。其中,山东老年大学远程教育平台年均访问量达3000万人次;山东终身学习在线、山东老年学习在线万人次。促进了老年教育均衡、快速发展。
四是组建4支师资队伍。组建了以专职管理人员为保障、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主体、志愿者为辅助的4支老年教育师资队伍。目前,全省共有从事老年教育的专职管理人员12024名、专职教师1061名、兼职教师 23870名、志愿者45600余人,为老年教育日常教学、管理和服务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进入新时代,面对老年人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对主体多元、优质均衡、充满活力、泛在可选的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积极对接国家老年大学在山东落地办学。创新“开放+”“社区+”“互联网+”老年教育模式,健全全省老年大学和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服务体系。鼓励支持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有关单位举办老年大学、参与老年教育活动。
二是优化老年教育结构布局。大力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的增量放在社区和农村,实现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网络全覆盖,办好家门口的老年教育。
三是提升老年教育服务质量。鼓励退休教师、各类专业人才积极投身老年教育工作。支持高等学校加强老年教育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开设老年教育相关课程,培养教育教学和管理人才。加大分类培训力度,提高老年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是加强老年教育数字化建设。把握老年人生活学习特点,对课程资源、教学模式进行适老化改造,推动信息技术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实现“线下组班教学”与“线上自主学习”优势互补。对接“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网络教育平台的互联互通和学习资源跨区域的共建共享。
五是完善老年教育保障机制。研究编制新时代我省老年教育发展规划,出台推进全省老年大学和老年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保障措施,推动我省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刚才提到,山东老年大学是中国第一所老年大学,请问这40年来山东老年大学主要为老年人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经验和突出成效?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1983年9月,中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老年大学在济南成立,由此开启了中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先河。建校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有力指导下,山东老年大学坚持政治立校,遵循“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促进健康、服务社会”办学宗旨,秉持“弘德、尚学、修身、乐为”校训,“学养相宜、康乐有为”办学理念,着力优服务、强管理、抓规范、提内涵,从最初的一所校舍、9个专业、57名教师、986名学员,发展到今天的6个校区、8所分校、6个学院(艺术团)、139门课程、864个教学班,兼职教师346名、注册学员2.4万人次。并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创立了全国第一个由老干部工作部门主管主办老年大学的归口管理体制,创办了全国第一份老年教育刊物,出版了全国第一套老年大学统编教材,制定了全国第一套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老年大学线上直播教学系统,开办了全国第一个设在老年大学内的老年教育研究院……山东老年大学始终紧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推动健康老龄化,践行积极老龄观,实现了从为老干部办学到为老同志、老年人办学的转变,从益寿益智到“学乐为”贯通的转变,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的转变,从线下办学到线上线下融合办学的转变。
一是坚持政治立校,保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认真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机关党建、师生党建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以党建引领办学,把党建融入教学,用党建促进乐学。持续打造“本色家园·乐龄先锋”党建文化品牌,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在学院、校区设立学员党支部,在班级设立学员党员活动小组865个,组织全校6888名学员党员开展理论学习、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等特色活动,持续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
二是坚持多措并举,着力提升教学质量。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老年大学,以学员为中心,以教学为重心,不断加强思路理念创新,突出亮点特色教学,提升办学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广泛多元的学习要求,建设有品质、有特色、有温度的老年大学。规范学制大纲。遵循老年教育规律,注重大纲规划设计,按照课程体系分类,形成了117门课程教学大纲,推进教学一体化规范化。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员和社会的需求,定期对课程进行调整优化,加强课程的适老性和适用性。从最早办学时的10多门课程发展到现在的思想政治类、休闲艺术类、养生保健类、生活应用类、语言文化类、信息技术类六大类16个专业139门课程。积极研发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积极研发教材,组织编写了《楷书》《山水画》《声乐》《钢琴》《二胡》《葫芦丝、巴乌》《花鸟画》《工笔画》等统编教材,在全国正式出版发行。
三是坚持开放共享,构建多元办学格局。积极协同社会各行业力量参与办学,先后与省委党校、省广播电视局、省工信厅、省烟草专卖局、建设银行山东分行、中信银行济南分行、山东省新华书店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合作成立8所分校;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山东老年大学及全省各级老年大学建立孔子学堂;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山东技师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开展战略合作,在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打造教师培训基地、推进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与济南市老年人大学开展同城共建、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分层次办学和错位发展。
四是坚持服务社会,搭建老有所为的平台。建立山东老年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积极搭建学员发挥作用的实践载体,开展公益辅导讲座、传统文化面对面、家风家训进校园、红色故事进课堂等活动。在育秀小学、经十一路小学、尊尚养老院等学校和养老机构,建立传统文化教学基地、“学乐为”志愿服务基地25个,传授书法、剪纸、面塑、戏曲、太极等传统文化技艺,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五老”学员达2000多人,服务青少年和老年人4万余人次。
济南老年人大学作为省会城市中创办最早的老年大学,近年来在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济南老年人大学创建于198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山东老年大学的支持指导下,这39年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学校拥有2个校区、4所合作办学分校、214个社区教学点和社区志愿服务点。设有声乐、器乐、舞蹈、戏曲、美术、综合、体育健身7个系、近110个专业、1100个教学班,2023年注册学员3万人次,办学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老年大学”“全国示范老年大学”“第三届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和全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老年大学(学校)典型案例”等荣誉。
老年大学是落实老年教育职责的主阵地,是老年人文化养老的大家园。近年来,我们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立足“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大学”,坚持“开放融合共享”理念,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积极助力全市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1+N+X”办学模式,不断增强老年教育覆盖力。通过建好本校、开好分校、办好基层老年学校,满足更多老年人的上学需求。目前全市12个区县均建有本级老年大学,街(镇)和社区层面的老年教育阵地2038个,覆盖率达到82%,其中建设规范化基层老年学校有292所,形成了市、区(县)、街(镇)、社区(村)四级办学网络。济南老年人大学新建工程即将竣工,届时面积达8.3万平方米,可为6万名老年人提供学位,能较好解决“一座难求”问题。二是打造“银龄大思政”课程体系,不断提升老年教育引领力。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老年教育根本任务,以微课类、云课类、讲堂类、展示类、实践类五个思政课堂建设为主,在全市老年大学系统构建线上线下结合、校内校外联动的老年大学“大思政”体系,进一步强化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引领,培育老年人成为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三有老人。三是搭建“泉映芳华”展演平台,不断扩大老年教育影响力。联合报业、广电等媒体,每年举办“翰墨光影”老年文化艺术季、“我们的芳华”中老年梦想秀、老年大学系统“芳华剧场”等大型展览、展演活动,为全市老年人展示风采、传递弘扬正能量搭建了广阔舞台。四是创新老年教育社区“双嵌入、双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激活老年教育作用力。将老年大学教学点、志愿服务点嵌入社区党群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送教学服务和志愿服务到社区,通过“吸引-集聚-引领-奉献”,引导更多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服务社会治理,促进了老年教育与基层党建、文明实践在社区层面的融合共赢,实现了“学乐为”效能的更大叠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大学是当下最火的大学之一。许多老年人能走进校园、坐到教室学习感到很欣慰,但还有许多老年人因各种原因无法进校园学习,请问老年大学如何满足这部分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为有效解决老年教育资源供需矛盾问题,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山东老年大学本着“灵活、便捷、可及”的原则,大力发展老年远程教育,致力于打造老年人“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让老年人走出家门即可进入“校门”,甚至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和校园内课堂上一样的学习方式。
一是共建共享老年远程教育学习平台。2011年,我们建设了“山东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网”,经过两次改版,目前远程教育网已完成适老化改造,受到学员普遍欢迎,年均访问人次达300万,年均学习时长逾60万小时,被写入《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省级重点规划。2019年,我们与山东广电全媒体公司合作共建了“山东老年大学广电云课堂”,2020年,又与山东海看网络公司合作共建了“山东老年大学海看云课堂”。广电云课堂和海看云课堂共同构成了覆盖全省所有电视用户的“电视云课堂”,在全国老年大学系统内率先实现了电视终端全覆盖,使老年人打开电视就能学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实现“战疫不出门,停课不停学”,我校率先开发了包含电脑网页版、微信小程序版、手机APP版的直播课堂系统。2021年,我们开设了“山东老年大学直播大课堂”,面向全国老年人开展直播教学。目前直播大课堂已开课460余次,惠及十多个省区市的老年人。2022年,我们开发了与远程教育网配套的“乐龄学堂”手机APP,目前“乐龄学堂”手机APP已在所有主流手机应用商店上架,满足了广大学员分众化、便利化学习需求。至此,山东老年大学已建成集远程教育网、电视云课堂、直播大课堂于一体,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络电视等主流信息传播渠道全联通,电脑、手机、电视等常用学习终端全覆盖的立体化老年远程教育平台体系,做到了送学到老百姓“家里”、到老年人“手上”。2022年全平台学习人次超3000万。山东老年大学直播大课堂、电视云课堂均获评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二是着力开发老年远程教育视频课程。自2014年起,山东老年大学开始自主开发适合老年人学习的远程教育视频课程,现已自主开发了涵盖书画艺术、声乐戏曲、中西器乐、舞蹈体育、生活应用、文学历史、健康养生等多学科多专业的老年远程教育视频课程1600余课时,课程内容既包括报名人数众多的热门课程,也包括非遗传承等小众特色课程,深受广大学员喜爱,并多次获评全国老年远程教育优秀视频课程。不断补充完善山东老年大学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库,目前上线余节,自主开发课程占比超60%,基本能够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是持续扩大老年远程教育基层覆盖。自2017年起,山东老年大学开始在基层建设山东老年大学远程教育教学点。我们向所有远程教育教学点免费输送远程教育视频课程,使省级优质老年教育资源下沉到村庄和社区,指导各教学点选择适当的远程教育平台开展招生、教学,多次举办远程教育教学点工作人员培训班,不断提高基层教学点管理服务水平。我校分5批建成了市、县、镇、村四级远程教育教学点共计1000余个,覆盖全省16个市、134个县(市、区)。超过60%的教学点直接设在村、社区和养老机构,精准覆盖行动不便、高龄老年人等接受老年教育较为困难人群,切实把老年大学办到了老年人“家门口”,使更多老年人享受上老年大学的乐趣。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山东老年大学综合规划处柴利华,联系电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