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
 给人民更好的教育
 筑牢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
 知与行|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
 新华时评:促进世界人权事业…
 国家发改委回应八大热点事关…
 事关教育中办、国办重磅发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负责人…
 科技来赋能 丰收有底气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开放
 新突破、国际首次 中国科学技…
 切实增强科技工作者的幸福感
 中国一拖集团多措并举实现质…
 迎接第十三个“中国旅游日”
 中国旅游日文旅行业复苏强劲…
 文旅中国会客厅—欧洲旅游委…
 中国旅游日来荣成开启一场幸…
 2023“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
 权威发布|“项目警长”二十…
 如何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
 高二英语教学总结-前沿资讯
 如何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
 全文 国家卫健委出台20条举措…
 中国太保前5月保费收入21028…
 沙特和中国正加快提升航空连…
 中国经济网
 数智化贸易新格局 中国制造网…
 商务部:中国将稳步扩大对非…
 专家名师解读重庆中考试题
 2023年6月14日公务员考试国内…
 天天学习丨中南海月刊(2023…
 2023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政…
 掌握这些文综复习决窍高考将…
 解放军报社会责任报告(2022…
 6月14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
 联勤保障部队第991医院强力推…
 欧洲欲补齐军事空运能力短板
 警惕!日本军事扩张动作不断
 开放“高开高走” 封关“稳扎…
 今日头版速递 0922
 今日海南多地继续雨雨雨
 海南人注意!今日24时起下调
 海南省今日举办公共招聘会提…
 教育部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3年青岛市崂山区教育系统…
 教育系统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
 广东省事业单位2023年集中招…
 教育部启动就业促进周系列活…
 下沉一线听民声 办好实事解民…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探寻文…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6/15 10:34:41 | 【字体: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5月5日,习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强调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门在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方面取得哪些实效?如何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如何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永智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答: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2022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3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专业人才,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取得上述成就,一是党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了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确保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二是国家坚持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10年不低于4%;三是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质量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些经验弥足珍贵,为进一步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借鉴。

  答: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然要求人口发展转向高质量,由“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以人口质量提升对冲人口数量红利下沉。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支撑,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教育强国的目的是整体提升我国人口素质,把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大国,进而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问: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教育理念从学校教育转向终身教育。一方面,我国正在加快进入老龄化社会,群众对老年教育服务的期盼更强烈了,这要求建成终身教育体系,实现生命全周期的学有所教。另一方面,我国城乡人力资本存量存在素质提升、职业重配等需求,需要依靠终身教育来促进存量人力资本高级化。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职业教育空间巨大,能量需要进一步释放。

  教育价值从知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知识和能力虽然分不开,但各有侧重。目前我国教育总体上是知识导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培养,特别是关键能力培养。推动教育公平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为每个公民提供适合的教育,涵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生态。

  教育政策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应继续延长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赋予人力资本以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除高等教育面临普及和提高双重任务外,其他教育都应该全面转向内涵发展,在公平、质量上做文章,在师资、课程上下功夫。

  答: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乡村学校量大、面广、点散。任何时候都要办好乡村教育。没有乡村教育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教育现代化。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充分发展,乡村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人的社会纵向流动。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发展,乡村教育的短板已不是条件短板,而是功能短板。

  办好乡村教育,应充分考虑乡村人口流动现实,平衡好“在地”逻辑和“流动”逻辑。2022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2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这清楚地表明,县城是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支点。

  为此,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应因地制宜,采取县城集中办学,或者乡镇园区办学等不同模式。提高寄宿制学校质量,既要“寄”得安全,又要“育”得有效。关注小规模学校质量,落实好县域教师队伍建设组合政策。放大乡村学校功能,使教育中心同时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中心。

  答:人类社会不可逆地进入数字化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应充分发挥教育数字化推动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教育数字化,一要做“资源”的文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托升底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二要做“素养”的文章,着力提升学生和教师的数字素养,提高教师运用数字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造就适应数字化发展需求的新人;三要做“变革”的文章,变革学生学的方式,变革教师教的方式,从工业时代的学校模式转型为数字时代的终身模式,形成新的教育形态,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全面高度统一,国计与民生的全面高度统一。

教育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教育新闻:

  • 下一个教育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教育新闻 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 (06-15)
    普通教育新闻 给人民更好的教育 (06-15)
    普通教育新闻 筑牢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 (06-15)
    普通教育新闻 教育部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线上线… (06-14)
    普通教育新闻 2023年青岛市崂山区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职工49… (06-14)
    普通教育新闻 教育系统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 拓展岗… (06-14)
    普通教育新闻 广东省事业单位2023年集中招聘高校毕业生(佛… (06-14)
    普通教育新闻 教育部启动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 促进高校毕业生… (06-14)
    普通教育新闻 学校热点 洪庙小学:拥抱信息时代 赋能教育教… (06-14)
    普通教育新闻 2023年5月教育相关网络热点舆情汇总 (06-14)
    普通教育新闻 名师献策 培养敢担当的“中国脊梁” (06-14)
    普通教育新闻 新乡县小冀镇京华社区小学2022年十大新闻事件 (06-14)
    普通教育新闻 德国4月工业新订单环比下降04% (06-14)
    普通教育新闻 【拆除隐形就业门槛②】“以出身论英雄” 学历… (06-13)
    普通教育新闻 国际教育升学指导专家谈2023年高考后美国留学… (06-13)
    普通教育新闻 以“数”赋“智” 油城焕发新生机 (06-13)
    普通教育新闻 《目标与战略:迈向2030年的中国教育》:理解… (06-13)
    普通教育新闻 西安市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公布 鼓励子女同… (06-13)
    普通教育新闻 《2023年高招调查报告》发布 (06-13)
    普通教育新闻 “以出身论英雄”学历歧视为何有禁不止?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