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变通而致深远,开放而达壮阔。赣江,从赣南高山泉眼汩汩而出,聚溪合流,穿山劈野,汇入鄱阳湖之烟波,化育江西秀美之生态,积淀赣鄱文明之卷帙。千百年来,无数人钟情于这方土地。
用心贴近这方土地,我们听见血脉里的潮涌。我们深爱着的这片土地,她的辉煌、浮沉、人物、典故……几千年的集美、集情,令我们深深地触动。行舟鄱阳湖,芦白蓼红,沙鸥小憩,渔歌唱晚,该是怎样的一种意境?无论是文化,还是山水,乃至庐山春雪的一滴水、井冈杜鹃的一抹红、梅关古道的一枝梅,都在讲述江西的故事。
江西的红色,庄严而凝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籍有姓名记载的革命烈士就有25万余人,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江西的革命遗址众多,每一处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峥嵘岁月,红色摇篮,江西书写了中华儿女不屈抗争、改天换地的不朽红色篇章。今天,你依然可以透过那星罗棋布的革命遗(旧)址,数以万计的馆藏文物,流传民间的红色故事、红色歌谣,去感知那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剧目。本书收录的红色故事,以直白朴实、具有地域特色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我们补充弥足珍贵的精神养分,带来奋发向上的思想动力。
江西山水如诗如画。其地域空间主要由武夷山脉、罗霄山脉、大庾岭、九连山等环绕形成,森林覆盖率达63.1%。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注入烟波浩渺的鄱阳湖。井冈山、庐山、三清山、鄱阳湖誉满天下,龙虎山、龟峰、武功山、大觉山、婺源闻名遐迩,庐山西海、仙女湖、三百山、灵山、明月山各具特色。
听故事,游江西,山水石林真神奇。“地以人贵,人以地传”,在江西瑰丽的山水画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故事和美丽传说。彭郎隔江恋小姑、天生万年仙人洞、翰墨飘香说浒湾、山居明月在宜春、红星闪闪瑶里春……文人著书,墨客作画,名士归隐,百姓传艺,皆因沉浸于江西这片绝美的生态田园。其禀赋才情、智慧灵性,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孕育而出、流光溢彩。
江西人历代以农事为本、读书为要,为中华文明输出大批重量级人物。自唐至清,江西有进士1.05万人,占全国的10.67%;文科鼎甲(状元、榜眼、探花)107人,其中状元48人。江西籍历代宰辅近100人。中国田园诗祖陶渊明、“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一代文宗欧阳修、理学大儒朱熹、心学之祖陆九渊、“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千古忠臣文天祥、《永乐大典》总编纂解缙、一代画圣朱耷、科学巨匠宋应星……他们如日月经天,辉映古今,他们灿烂的人生诠释了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之为“人杰地灵”。行走在江西大地上,我们随处可与他们不朽的诗文相遇,他们的故事与山川日月同在。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美食的生命力,在于对传统的继承与升华。走进江西,犹如打开了一幅丰富多彩、瑰丽绚烂的美食画卷,质朴的食材、细致的刀工、包容的文化、形色的兼顾,让江西的美食在美味之余,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那是江西人朴实厚道、内敛含蓄的文化基因,更是让远在他乡的江西游子魂牵梦萦的家乡味道。
江西的非遗,总能为您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收获。走进江西的乡村、社区或寻常百姓家里,我们可以体验到他们独特的美食、民俗和技艺,体验到历史与现代的交相融合,体验到中华文明的火种在一代代江西人手中得到不断的传承与延续。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