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科技教育任重而道远
 培养高质量教师 夯实科学教育…
 科教融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以科技定义教育CB Insights …
 易居研究院]中国百城房价报告
 御成府售楼处(御成府)首页…
 上海奉贤【中铁世纪尚城】楼…
 长春房价查询网-吉屋网被评为…
 昆山城东【东望璟园】楼盘最…
 来了!济南再添一家三甲中医…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2023年2月2…
 本网时评_新闻频道_中国山东…
 山东拧紧“水龙头”做活水文…
 山东公安出台“十二条”护航…
 【中国旅游新闻】台湾游览车…
 “五一”有多火?全国接待国…
 在线旅游
 “美好中国幸福旅程”成为今…
 国家旅游局:春节国内旅游市…
 2022年重大新闻事件摘抄
 2022年重大新闻事件摘抄10条…
 2022新闻摘抄十条
 2022年2月重大新闻事件摘抄
 2022年时事热点大事件、2022…
 2021时政热点: 国内外时事政…
 【每日时政热点】2021年05月…
 2021年时事政治-时政热点(95…
 2021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政…
 【时政热点】2021年05月22日…
 网络中国节·中秋 官宣!今年…
 中央四台节目预告(CCTV4今晚…
 cctv4节目表
 节目预告|3月1日、2日17:1…
 新版cctv4节目表汇编
 美媒详解中国武器规模战争潜…
 中国到底封存了多少武器! 专…
 外媒:中国歼20装备数量150架…
 最新!中国装备176架H-6500架…
 俄媒:中国空军装备约1500架…
 高考作文必备素材:2022年、…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作品荣获“…
 2021年时政热点摘抄:时政素…
 临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
 12篇优秀时评的精批细评最热…
 知名科技新闻网站
 环球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站(有哪些国外的…
 一些值得看的国外科技新闻网…
 「每日科技资讯」世界互联网…
 2020贵阳买房剧透16个全新盘…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科技教育任重而道远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24 22:22:36 | 【字体:

  实习生 李相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5月30日 05 版)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等部门组织开展的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科技教育中心的杜春燕老师是其中之一。近些年,她一直在探索用“拔尖”和“普及”并行模式推动科技教育的创新发展。

  近日,杜春燕在北京科学技术协会牵头举办的线上集体采访会上谈到,科技教育并不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但她认为这是中学生值得去学习和了解的领域。因此,帮助有兴趣的同学进行深入地学习,以及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是她所在团队的工作目标。

  杜春燕介绍,“拔尖”培养,内涵是选拔培养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她所在学校开设了十个创新实验室,配备了多项专业的仪器设备,可供学生自主进行各种科技创新的实验。

  她说,在课程的教学实施上,不再是传统的讲授形式,更多的是项目式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学校还开设了中国科学院“套餐式课程”:邀请中科院各个领域专家,把前沿科学成果带到课堂上来;开展科考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入中科院,走到一些野外的台站,实地进行科研活动等等。

  此外,学校还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委等的青少年人才培养计划,和北大、清华等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成立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每年会选拔一部分同学进入到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实验室进行深造,“这是学校为同学们和科学家之间搭建起的桥梁”。

  采访中,三十五中的优秀毕业生——现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的罗明宇说:“我作为一个亲身体验者,觉得杜老师更好地诠释了科技教育的定义。正因为跟着杜老师学习,我找到了兴趣所在,更加确定了我本科以及未来想要研究的方向。”

  而对于科技教育的“普及”培养问题,杜春燕介绍,她所在学校通过举办科技节,开设科技类课程和兴趣社团,为学生创造接触科技、拥抱科技的机会。

  学校尝试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高一阶段独立自主地完成一次科技类的研究性课题,希望他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不仅适用于各类科技研究,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学习方法上有一定的帮助”。在一系列科技课程和活动之后,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高二包括以后的时间里去探索更多的方向。

  杜老师认为,“每个学生是要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才会学有特长的”,以普及来促提高,这也是学校特色办学理念之一。

  然而,杜春燕在推动科技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她感到,作为中学教师,最难解决的是和学生、家长的沟通问题。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想法点子都很多,所以我们鼓励大家提出问题。”她说,比如有同学提出,想要研究不同的燃料对于飞行器的推动作用到底有哪些不一样、把火箭发射出去的威力有多大等。

  面对各种各样天马行空的问题,她的经验是:“做科学探究时,老师不能够急于去帮同学解决问题,而是要帮助他去分辨问题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让他能够自主进行探索和发现。”她说,“我们尽可能地去呵护同学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培养科学的思维,这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还有和学生家长沟通的问题。有些科技比赛,需要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甚至平时上课的时间,可能会引起一部分家长的不满。为解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学校为这些同学申请了专门的老师进行课后的学业辅导,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又能够让家长安心。

  杜春燕说,也正是学生、家长、校方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让科技教育落地生根,一步步成为学校的品牌和特色。

  杜春燕认为,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科技教育的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这要求科技老师不仅要能够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比赛等,还要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学科背景,把校内外各种科技资源结合起来,开发出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科技课程、科技活动,举办创新课程研发和教学能力。

  谈及“最美科技工作者”这一称号,她说:“我认为能评上是一个特别好的信号,象征着我们科技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科技教育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这样未来的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肯定会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等部门组织开展的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科技教育中心的杜春燕老师是其中之一。近些年,她一直在探索用“拔尖”和“普及”并行模式推动科技教育的创新发展。

  近日,杜春燕在北京科学技术协会牵头举办的线上集体采访会上谈到,科技教育并不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但她认为这是中学生值得去学习和了解的领域。因此,帮助有兴趣的同学进行深入地学习,以及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科技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是她所在团队的工作目标。

  杜春燕介绍,“拔尖”培养,内涵是选拔培养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她所在学校开设了十个创新实验室,配备了多项专业的仪器设备,可供学生自主进行各种科技创新的实验。

  她说,在课程的教学实施上,不再是传统的讲授形式,更多的是项目式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学校还开设了中国科学院“套餐式课程”:邀请中科院各个领域专家,把前沿科学成果带到课堂上来;开展科考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入中科院,走到一些野外的台站,实地进行科研活动等等。

  此外,学校还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委等的青少年人才培养计划,和北大、清华等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成立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每年会选拔一部分同学进入到北大、清华等高校的实验室进行深造,“这是学校为同学们和科学家之间搭建起的桥梁”。

  采访中,三十五中的优秀毕业生——现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的罗明宇说:“我作为一个亲身体验者,觉得杜老师更好地诠释了科技教育的定义。正因为跟着杜老师学习,我找到了兴趣所在,更加确定了我本科以及未来想要研究的方向。”

  而对于科技教育的“普及”培养问题,杜春燕介绍,她所在学校通过举办科技节,开设科技类课程和兴趣社团,为学生创造接触科技、拥抱科技的机会。

  学校尝试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高一阶段独立自主地完成一次科技类的研究性课题,希望他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不仅适用于各类科技研究,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学习方法上有一定的帮助”。在一系列科技课程和活动之后,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高二包括以后的时间里去探索更多的方向。

  杜老师认为,“每个学生是要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才会学有特长的”,以普及来促提高,这也是学校特色办学理念之一。

  然而,杜春燕在推动科技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她感到,作为中学教师,最难解决的是和学生、家长的沟通问题。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想法点子都很多,所以我们鼓励大家提出问题。”她说,比如有同学提出,想要研究不同的燃料对于飞行器的推动作用到底有哪些不一样、把火箭发射出去的威力有多大等。

  面对各种各样天马行空的问题,她的经验是:“做科学探究时,老师不能够急于去帮同学解决问题,而是要帮助他去分辨问题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让他能够自主进行探索和发现。”她说,“我们尽可能地去呵护同学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培养科学的思维,这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还有和学生家长沟通的问题。有些科技比赛,需要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甚至平时上课的时间,可能会引起一部分家长的不满。为解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学校为这些同学申请了专门的老师进行课后的学业辅导,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又能够让家长安心。

  杜春燕说,也正是学生、家长、校方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让科技教育落地生根,一步步成为学校的品牌和特色。

  杜春燕认为,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科技教育的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这要求科技老师不仅要能够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比赛等,还要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学科背景,把校内外各种科技资源结合起来,开发出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科技课程、科技活动,举办创新课程研发和教学能力。

  谈及“最美科技工作者”这一称号,她说:“我认为能评上是一个特别好的信号,象征着我们科技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科技教育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这样未来的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肯定会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教育任重而道远 (03-24)
    普通科技新闻 培养高质量教师 夯实科学教育基础 (03-24)
    普通科技新闻 科教融合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03-24)
    普通科技新闻 以科技定义教育CB Insights 中国教育科技影响… (03-24)
    普通科技新闻 知名科技新闻网站 (03-24)
    普通科技新闻 环球科技新闻网 (03-24)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站(有哪些国外的科技网站值得推荐… (03-24)
    普通科技新闻 一些值得看的国外科技新闻网站 (03-24)
    普通科技新闻 「每日科技资讯」世界互联网:美国第一 中国第… (03-24)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年中国科技的脚步依旧不停 我们将走得更广… (03-23)
    普通科技新闻 2023中国石油炼制科技大会在京召开 7位院士共… (03-23)
    普通科技新闻 7位院士共线中国石油炼制科技大会在京召开 (03-23)
    普通科技新闻 快读新闻__中文科技资讯- 提供快捷产业新资讯… (03-23)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年全国科学技术支出9700亿 有力支撑关键核… (03-23)
    普通科技新闻 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航天界大事件中国火星计划… (03-22)
    普通科技新闻 热点资讯:​比亚迪智能手表预计4月上市… (03-22)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热点中京商品交易市场分析 (03-22)
    普通科技新闻 世界热消息:2022全球十大科技热点事件:告别… (03-22)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传播》杂志社 (03-22)
    普通科技新闻 周末热点事件简汇及投资机会梳理——绝对省心… (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