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盘点年度科技热词|2022年江…
 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
 两院院士评出“2021年中国世…
 全国科技工作会议部署2023年…
 超50城房价下跌楼市全面回稳…
 房价最可能暴跌50城市
 50个城市房价下跌!开发商多轮…
 今年这10个城市的房价最有可…
 50个城市房价下跌!开发商多…
 让更多教师了解教育政策和信…
 9月1日起这些教育新政正式实…
 利好!教育政策又有大变动事…
 国务院发布2022年教育新政策…
 教育部宣布:9月1日起全部实…
 2020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
 文旅部:希望游客重视自身旅…
 旅游目的地
 今年以来全国已新增超15万家…
 提升ESG水平我国旅游业可从三…
 200万大军进入一级战备此国放…
 大战一触即发!五角大楼截获…
 一级战备!20万官兵取消休假…
 全国进入一级战备10万大军枕…
 近期可能有大行动!中东美军…
 日本计划部署超音速导弹俄副…
 中新网河南|XBB15对我国影响…
 新年致辞!普京首次打破传统…
 令人叫好的一则短新闻
 最近的新闻大事10条 (最近的…
 挑战招募|“四季黄山”影像…
 贵州桥梁艺术摄影大展活动启…
 兔年说图——2022年哪些图片…
 中国新闻社2016年年度图片精…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
 2023年国际局势将向何处去 这…
 2022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外交部: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国…
 今天中国企业比任何时候都需…
 2023年世界将有哪些变化?这…
 新国标落地一周:干酪制品待…
 新毒株一周内在美迅速蔓延“…
 视频]一周最新通报
 一周要闻速览
 【新区周报】一周新闻速览(…
 今天的科技明天的经济
 科技工作者日丨今天是一个重…
 朱有勇院士团队:让科技创新…
 这些炫酷黑科技今日在2021文…
 开福区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快讯:经纬房产1800万竞得凯…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盘点年度科技热词|2022年江苏交出这份“强科技”答卷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5 15:17:12 | 【字体:

  2022年,江苏科技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宇宙级浪漫、世界级亮相……一个个科技突破不仅让人们触摸到未来的脉搏,也浸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一年,我们共同见证江苏科技不断拓展未知的研究疆域。无数科技工作者用一片赤忱之心温暖科技沃土,给江苏科技的每一步前行提供源源不竭的底气。《科技周刊》记者盘点2022年度江苏科技热词,看江苏如何争创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1月4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南京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暨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宣布重磅消息:位于南京的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国际领先水平重大原创成果——360-430GHz太赫兹100/200Gbps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系统,通信速率较5G提升10-20倍,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公开报道的太赫兹实时无线通信的最高实时传输纪录。该技术将为我国太赫兹通信产业另辟路径,构筑自主可控的产业链。这也是中国6G研发提前布局的阶段性成果,彰显我国科技硬实力。

  紧接着1月底,来自我省的基于新一代神威超级计算机的应用“超大规模量子随机电路实时模拟”(SWQSIM)摘得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入选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作为江苏省最大的科技基础性设施和我国首个全国产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已完成数百项应用课题研发,对天气气候、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实现了强有力的算力支撑。

  2月初,中国电科14所人脑机实验室研发的“灵犀手”产品入选2021“科创中国”系列榜单“先导技术榜”,“灵犀手”是一款穿戴式的人工智能上假肢辅助康复训练设备。中国电科14所高级工程师刘川介绍,“灵犀手”已经集成了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可以实现触觉与热觉信息的双向反馈。它不仅可以辅助失去上肢的残疾人重新拥有生活自理能力,也可以应用在远程工业操控、虚拟控制等场景中。

  3月下旬,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胸血管外科主任陈鑫团队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超小型磁悬浮离心式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这是我国自主研发,世界上体积最小、质量最轻的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本次手术所用的超小型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只有乒乓球大小——直径34毫米,厚度26毫米,仅有90克重。“比现有的磁悬浮人工心脏直径缩小40%,重量减少60%。”陈鑫介绍,这意味着它在感染风险防控、装置可靠性、血液相容性等性能上都表现出色。

  今年5月,位于茅山脚下的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正式投入运营,这是世界首个、全球最大的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该电站由华能江苏公司承担项目建设、调试和运维,储能、发电能力60兆瓦,储能容量300兆瓦时,投运后为江苏电网提供±60兆瓦调峰能力,每年增加调峰电量约1亿千瓦时。今年夏天,《科技周刊》记者对该储能电站首次迎峰度夏进行了实地探访。华能金陵电厂科技主管陈辉告诉记者,该电站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设备实现了100%国产化。

  北京时间7月19日晚7点,在瑞士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部,苏州瑞派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方和知识产权总监王侃,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先生手中接过首届WIPO“全球奖”奖杯。首届“全球奖”最终仅颁发给5家创新活跃、知识产权工作杰出的中小企业。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深入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知识产权稳企强链工程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熟练掌握并运用知识产权赢得发展先机。

  1月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全荣辉跟随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考察任务,登上“雪龙”号启程回国。科考工作中,他共获取了大约63TB的观测数据,服务于多个国家科研项目和中日、中美、中挪等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根据子午工程调度安排,他先后参与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保障任务、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保障任务、太阳活动事件探测计划等多项重要观测任务。

  2月4日,立春,全世界奥运健儿在北京相聚,共赴冰雪之约。从开幕式的精彩绝伦到赛场的秩序井然,从运动员们的衣食住行到赛前训练潜能激发,北京冬奥会“科技范”的背后都凝聚着江苏智慧。东南大学交通学院2012级校友马少典在舞美效果中负责特效渲染系统的规划与部署,中国电科旗下洛普公司为首都体育馆配备了近600平方米的LED显示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腐蚀技术研究所设计了冬奥会中项目设计和施工难度最大、最为复杂的赛道。

  10月9日7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甘为群告诉记者,“夸父一号”的科学目标是“一磁两暴”,“磁”就是磁场,“两暴”就是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我们要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磁场与耀斑的关系,磁场与日冕物质抛射的关系,日冕物质抛射与耀斑的关系;研究它们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可能存在的因果关联,为空间天气预警提供支持。”

  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的背后,是无数“护航员”与“助推手”的汗水结晶。其中,就有不少江苏籍的参试人员。泰兴人黄茂松所操作的测控设备负责测量“梦天实验舱”中火箭初始段漂移量,并记录实况景象。“我的工作可以理解为操作高速摄影系统,为火箭飞行快速评估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记者了解到,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来自江苏昆山的费俊龙担任指令长,他曾于17年前参加过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返回的时候,我整理完东西,看了一下我们美丽的地球。当时就在想,这么美的地方,我还会再来,我必须再来。”17年前,曾随神舟六号出征的费俊龙在太空俯视地球时许下了这样的愿望。如今,他将伴随着神舟十五号的飞天,实现这一愿望。

  苏南自创区如何“更上一层楼”?1月初,省科技厅、省发改委印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重点推进以“自主创新支撑、产业高端攀升、企业创新跨越、科技园区赋能、开放创新融合”为主要内容的“卓越工程”,将苏南自创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枢纽、我国原始创新高地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2月下旬,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协同开放创新的实施意见》发布,明确将从四个方面发力,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共同开展开放创新,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这四个共同体包括:共同组建区域国际创新合作联合体、共同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开放站、共同构筑国际创新人才蓄水池、共同打造国际科创活动会客厅

  8月,江苏人工智能领域新添一国家级创新平台——“语言计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平台建设单位、位于苏州的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必驰”),将积极发挥“头雁效应”,着力突破跨媒体语言计算关键技术,深度赋能数字经济,引领行业全力奔向“未来语音世界”。

  8月好消息不断,江苏国家应用数学(东南大学)中心也在这个月正式揭牌。该中心是科技部首批支持建设的13家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东南大学中心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针对信息产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前瞻性、关键性科学问题与核心技术,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应用数学中心平台。中心以工科见长,在信息、计算机、控制、交通、电气、建筑、土木等领域具有长期、坚实的研究基础以及学科聚集优势,研发实力国内领先,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基石。11月27日,专门研究“农业芯片”的实验室——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在南京揭牌成立。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江苏响应国家战略建设钟山实验室,集中力量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正是为了积极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为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盘点年度科技热词|2022年江苏交出这份“强科… (01-05)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天问一号着陆… (01-05)
    普通科技新闻 两院院士评出“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 (01-05)
    普通科技新闻 全国科技工作会议部署2023年十大重点任务 (01-05)
    普通科技新闻 今天的科技明天的经济 (01-05)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工作者日丨今天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01-05)
    普通科技新闻 朱有勇院士团队:让科技创新在田间地头开花结… (01-05)
    普通科技新闻 这些炫酷黑科技今日在2021文化科技融交会现场… (01-05)
    普通科技新闻 开福区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01-05)
    普通科技新闻 表彰!2021-2022年度中国能建科技创新先进集体… (01-04)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发布:中国热点论文数量… (01-04)
    普通科技新闻 《人民日报》发文关注方太树立民营企业科创典… (01-04)
    普通科技新闻 喜报!东大这些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 (01-04)
    普通科技新闻 接连斩获2021中国独角兽、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多… (01-04)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 来看最潮最… (01-04)
    普通科技新闻 南京照明集团十年改革发展成就回眸:用情用心… (01-04)
    普通科技新闻 他通过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01-04)
    普通科技新闻 十三五科技新成就 丨 科技创新厚积薄发 (01-04)
    普通科技新闻 外媒想不到中国的科技竟然取得如此成就已夺得… (01-04)
    普通科技新闻 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等开始征集 (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