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2021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买房基础知识:房屋使用率
 房地产销售新手必学知识有哪…
 买房知识不看后悔 新手买房必…
 北京新人买房必看轻松买好房
 购房前必看 买房绝对不能的几…
 常态下疫情防控如何做好3~1…
 浪漫七夕晋阳街小学学生用心…
 2022年MBA考研:每日时政热点…
 每日时政:2022年3月4日公考…
 2022年MF考研:每日时政热点…
 视频]国防部回应国际军事热点…
 年终报道)(国际观察)热点…
 undefined
 新闻特写:弘扬社会正能量 凝…
 张召忠《当前国际形势与军事…
 “创”出教育高质量
 你好教育早新闻来了(202212…
 探索综合高中、支持中高职五…
 大江时评:深化改革推动职业…
 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创新(…
 元旦假期仍以本地及周边游为…
 英媒:希腊总理称该国旅游业…
 跨省游放开:西双纳旺季不旺…
 广西大寨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
 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申报工…
 军事动向
 军事相关新闻_图片_视频_网友…
 歼-20到底有多牛为什么总能占…
 看军事新闻app有哪些 可以看…
 军事行动
 手抄报模板|五四青年节手抄…
 手抄报模板 101国庆节手抄报…
 热收藏|2022春节手抄报素材…
 新闻报道素材_新闻报道图片_…
 手抄报模板|清明节手抄报模…
 泰和县沙村镇中心小学开展手…
 绘制“抗疫”手抄报 常宁小学…
 南丰县桔都小学三年级学生制…
 小学生众志成城抗疫情手抄报…
 日照小学生原创手抄报致敬战…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
 坚决扛起引领支撑中国式农业…
 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认真…
 今天央视聚焦合肥
 请回答2022 马上消费董事长赵…
 房地产知识和房地产常识大全
 45条超实用的地产销售答客问
 房地产销售朋友圈文案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2021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网友:我开脑洞都想不出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23 9:36:33 | 【字体: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the top 10 news stori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于2022年1月18日在京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8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6月1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首批火星图像,标志着中国的火星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三张照片是由“祝融”号的相机拍摄的,包括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即着陆平台)影像图。另一张是由祝融释放出车底部的分离相机拍摄的“着巡合影”图,为火星车与着陆平台的合影。

  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由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从最南端海南省的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启动了中国首次火星任务。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与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成功对接。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驻留,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在轨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关键技术。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将另外三名宇航员送往天宫空间站,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期间将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进一步验证在轨长期居住的情况,中国空间站有人长期驻留时代到来。

  科研人员观察试管中的人工合成淀粉 图源: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供图

  淀粉是“粥饭”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是面粉、大米、玉米等粮食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其主要合成方式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来进行。长期以来,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改进光合作用这一生命过程,希望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速率和光能的利用效率,最终提升淀粉的生产效率。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取得原创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9月2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11月18日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SC21)上,国际计算机协会(ACM)将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授予中国超算应用团队。这支由之江实验室、国家超算无锡中心等单位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科研团队,基于新一代神威超级计算机的应用“超大规模量子随机电路实时模拟”(SWQSIM)获此殊荣。

  量子优越性,或称量子优势,指的是一个量子设备可以在任何可行的时间内解决任何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谷歌和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都曾声称他们已经开发出了达到量子优势的设备。

  确定一个设备是否在给定任务下实现量子优势,首先要对随机量子电路(RQC)中不同量子比特的相互作用进行采样。由于随机量子电路中的量子比特之间可能存在大量的相互作用,对其相互作用进行建模只能由高性能计算机解决。

  在这项工作中,中国研究人员介绍了一个设计过程,涵盖了模拟所需的算法、并行化和架构。使用新一代神威超级计算机,他们有效地模拟了10x10x(1+40+1)的随机量子电路,这也被认为是模拟RQC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远远超过了谷歌“顶点”超级计算机的表现。

  2021年7月,LHAASO全阵列建成并投入运行 图源: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图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国际合作组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12个超高能宇宙线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PeV,拍=千万亿)的伽马射线光子,这是迄今为止能量最高的光。

  研究成果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揭示了银河系内普遍存在能够把粒子加速到超过1PeV的宇宙线加速器,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观测时代。相关成果5月17日发表于《自然》。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成分分析 图源: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天文台主导,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发布了围绕月球演化重要科学问题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

  科研人员利用超高空间分辨率铀 — 铅(U-Pb)定年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岩屑中50余颗富铀矿物(斜锆石、钙钛锆石、静海石)进行分析,确定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直到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延长了约8亿年。

  研究显示,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初始熔融时并没有卷入富集钾、稀土元素、磷的“克里普物质”——生热元素,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富集这些生热元素的特征,是由于岩浆后期经过大量矿物结晶固化后,残余部分富集而来。这一结果排除了嫦娥五号着陆区岩石的初始岩浆熔融热源来自放射性生热元素的主流假说。

  异源四倍体野生稻与二倍体栽培稻的植株表型 图源: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供图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至2050年粮食产量或将增加50%才能完全满足需求。与此同时,近年来世界气候变化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等都为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作物单产成为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首次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旨在最终培育出新型多倍体水稻作物,这是一种一直令科学家渴望培育出的水稻品种,其活力和环境稳健性有助于大幅提高粮食产量并增加作物环境变化适应性。本项研究为未来应对粮食危机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行策略,相关研究成果2月4日发表于《细胞》。

  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模型) 图源: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供图

  4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 “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 ”通过验收及成果鉴定,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研制液氦温度(零下269摄氏度)千瓦级和超流氦温度(零下271摄氏度)百瓦级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的能力。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可满足航空航天工业、氢能储运、氦资源开发等领域的迫切需要。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团队经过20年追踪研究,发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的迄今唯一“超级害虫”烟粉虱,从寄主植物那里获得了防御性基因。这是现代生物学诞生100多年来,首次研究证实植物和动物之间存在功能性基因水平转移现象。

  这是我国农业害虫研究领域在《细胞》杂志的首篇论文,揭示了昆虫如何利用水平转移基因来克服宿主的防御,为探索昆虫适应性进化规律开辟了新的视角,也为新一代基因导向的害虫防控技术研发提供全新思路。

  稀土离子掺杂晶体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实拍照片 图源: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

  光纤中的光子损耗阻碍了量子信息在地面的长距离传播。量子中继器是一种解决方案,但由于量子中继器方案的系统复杂性,到目前为止,通信距离仍然有限。另一种解决方案包括可运输的量子存储器和装有量子存储器的卫星,其中长寿命的光量子存储器是实现全球量子通信的关键部件。然而,迄今为止的光存储器的最长存储时间约为1分钟。

  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基于稀土离子掺杂晶体的高性能固体量子存储器,成功将光的存储时间提高至1小时,为未来基于长寿命固体量子存储器的大规模量子通信提供了方案。该成果分别于4月22日和6月2日发表于《自然通讯》和《自然》。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网友:我开脑洞都… (12-23)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5项内容与… (12-23)
    普通科技新闻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有力支撑创新型… (12-23)
    普通科技新闻 坚决扛起引领支撑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使… (12-23)
    普通科技新闻 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 (12-23)
    普通科技新闻 今天央视聚焦合肥 (12-23)
    普通科技新闻 请回答2022 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加大科技投… (12-23)
    普通科技新闻 亿咖通科技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完成合并正式登…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一博科技(301366)12 月 21 日主力资金净卖出…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炬芯科技:公司及子公司获得政府补助共计9265…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盘点中国科技2020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科学的温度】AI换脸火爆的背后:如何防止人…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科学家“灭绝债务”研究登上国际权威期刊…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来看看有那些是你不知道的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关于为2022年度“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这一年科技创新不断塑造新优势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2022黑科技盘点丨人形机器人、仅重38克的AR眼… (12-22)
    普通科技新闻 TCL科技近三年净投逾千亿加快产业布局 前三季…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公布“24条产业链”… (12-21)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资讯-提供最新科技资讯动态(31)_前瞻财经…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