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国运之战!这个堪比“两弹一…
 202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
 今日早报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
 时政微观察丨砥柱中流 风华正…
 中国视听作品闪耀莫斯科“中…
 瞩目首访!总台全媒体报道习…
 新意+心意!总台“五一”档致…
 海青岛街道瑞港社区举行“珍…
 手绘五四风华 传承青春力量
 青春警院--【手抄报】藏蓝青…
 美菲军演乌龙事件:靶船未中…
 枭龙打爆S-400!“神盾”失效…
 损失惨重却罕见没有诬赖中国…
 《军报每天读》20210307
 教育题材影视作品:关注现实…
 教师策略丨做学生手机使用的…
 政策“组合拳”+促销优惠 一…
 2025年四月房地产大事件盘点
 今日地产新闻精选(5月5日)
 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
 中国旅游日哈尔滨分会场活动…
 5·19中国旅游日 2025年“5·…
 时政新闻--新闻--中国作家网
 河北新闻网发布流程 三下乡活…
 尚普咨询—自媒体消费者调研…
 美国慌了!中国科技弯道超车…
 在未知领域开拓科技新疆域
 中国创新科技:成功建立国际…
 读报的乐趣
 学习手记 领航中国在新时代的…
 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的新闻2025…
 国际专题_新闻专题_国际在线
 国际新闻_大庆网
 今日要闻!2025年4月2日下午…
 2024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2022时政新闻(2024时事新闻摘…
 中国当前在多个科技领域取得…
 国常会:听取关于贯彻落实全…
 激发社会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军报每天读》20210306
 拒绝无妄之灾从打击极端动保…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
 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不断提…
 2025年房地产政策大调整你需…
 地产周刊丨加大稳楼市力度 持…
 大数据看“五一”假期文旅热…
 “五一”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
 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超88万人…
 2024 年国际热点前瞻风云激荡…
 国际晚报AI速递:今日国际热…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国运之战!这个堪比“两弹一星”的超级计划中国发力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7/4 13:23:39 | 【字体:

  据聚变产业跟踪机构Fusin Energy Base的数据,由于中国力量“狂飙”,2024年全球聚变股权投资额近3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图中可以看到,全球聚变股权融资额曾在2021年迎来一次高峰,当时来自美国的投资额占据了绝对主导。但此后,美国投资无论是总量还是份额都有所下降,中国开始奋起直追。

  短短三年内,中国对可控核聚变的股权投资出现了几乎“从无到有”的爆发式增长,迅速一度超越美国。

  要知道,可控核聚变虽然被誉为“能源问题终极方案”,但难度同样是“珠穆朗玛峰”级别的,科学界曾经有一个说法:可控核聚变距离完全实现,永远还有50年。

  更让人意外的是,今年2月,美国核聚变“独角兽”的Helion Energy获得了一笔4.25亿美元的融资,投资者名单中不仅有光速创投、日本软银等,甚至还出现了OpenAI的创始人Sam Altman。

  为什么中美对于核聚变领域的投资,先后出现大幅升温,吸引了最前沿科技大佬的目光?

  我们首先捕捉到的一个重要信号是,中国对可控核聚变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地提升。

  2024年12月29日,由25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在成都宣布成立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会议上提到:

  可控核聚变作为人类能源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

  可见,中国已经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发,上升到大国竞争、培育未来产业的战略高度,力求尽快赶超。

  据日本调查公司Astamuse的数据,2015年以后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申请的重要专利大幅增多,超过了美国。

  中国近两年核聚变相关投资大幅增长,最直接的动因是央企入局、动作频频。6月17日,中石油集团旗下中油资本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与中石油集团及中国石油共同向旗下的产业投资平台昆仑资本增资32.75亿元,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石油此次增资昆仑资本,是为了入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聚变公司),成为这家公司的仅次于中核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聚变公司与上文提到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同步挂牌成立,其意味相当明确:

  许多地方国资甚至民企也在扎堆入局。比如,被称为合肥核聚变“独角兽”的聚变新能,股东方就包括昆仑资本、合肥市国资、中科院旗下的合肥科学岛以及蔚来旗下的蔚聚科技。

  以及上海的核聚变初创企业能量奇点,投资方除了蔚来资本,红杉中国种子基金、蓝驰创投,甚至还有游戏公司米哈游。

  2024年10月,美国核聚变能源初创公司Zap Energy获得了日本瑞穗金融集团的一笔投资,而Zap Energy的投资者就包括了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突破能源风险投资公司。

  今年2月,同为美国核聚变“独角兽”的Helion Energy获得了一笔4.25亿美元的融资,投资者包括OpenAI的创始人Sam Altman。

  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2022年全球数据中心的总耗电量约460太瓦时,约占全球用电量的2%。到2026年,这一数据将超过1000太瓦时,大约是整个日本2022年全年的用电量。

  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里曾经描绘过一段未来社会“无线输电”的场景:天上飞的、手里拿的、水里游的,所有设备都由隔空无线供电。

  如果实现可控核聚变,这种“奢侈”的供电方式,完全有可能实现。它给人类带来的改变绝对是颠覆性的,可能远超前三次科技革命。

  要知道,核聚变的原材料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它们广泛存在于占地球面积70%的海洋中,几乎可以说是无穷无尽。

  而且理论上,1克核聚变燃料可产生的热量与约8吨石油产生的热量相同,是目前核电站产生核裂变反应产生热量的4倍。一旦掌握可控核聚变,人类可利用的能源规模只取决于核聚变反应堆的数量,拥有了近乎无限的能源,打开无穷的可能性:

  比如,可以大规模蒸馏海水彻底解决缺水问题,甚至制造人工气候,让沙漠戈壁成为绿洲;

  曾有科学家提出设想,装备惯性约束核聚变发动机的飞行器可以达到光速1%-10%,可以让我们能在40-100年内到达比邻星。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苏联就设计出了第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托卡马克装置),迄今已经过去70年。同时期诞生的计算机,已经从一座房子大小,进化到口袋就能放下。核聚变技术却始终没有什么“质”的突破。

  一是,达成可控核聚变的条件非常难。打个比方,可控核聚变就是造一颗小型太阳,还要通过某种方式将它约束起来。

  这需要的最低温度大概是5000万至1亿摄氏度。目前人类能造出的熔点最高的物质——铪合金,熔点也不过4215摄氏度。任何材料接触到核聚变产生的等离子体,都会被瞬间熔毁。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技术路线是磁约束聚变,用强大的磁场“关住火球”,让等离子体在一个稳定空间中持续“燃烧”。其中最广泛采用的就是托卡马克装置,全球已经有100多台建成并运行。

  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托卡马克装置是1985年由欧盟、中国、韩国、苏联、日本、印度和美国等大国共同立项建设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原定今年完成,但工期一拖再拖,投入使用时间已调整至2034年。

  目前,在磁约束路线上,中国的技术积累已经走在第一梯队。今年1月,由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再次刷新世界记录,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

  人们用Q值来指代聚变反应释放能量与为了引发和维持聚变反应而输入能量的比值。为了实现商业化应用,Q值至少要达到10以上。

  现在我们能做到多少呢?全世界托卡马克装置的Q值最高纪录,只有0.7左右,远远不够。

  就算采用另一种技术路线“惯性约束聚变”,用强大的激光或粒子束瞬间加热燃料,使其发生聚变反应,最高也只能做到4.13的Q值,且没有考虑给整个设备充电的高额电能消耗。

  原理性研究——规模试验——燃烧试验——反应堆工程试验——示范堆——商用堆

  根据ITER欧洲协调机构——欧洲聚变能组织(Fusion for Energy)最近发布的《全球私营核聚变行业投资报告》,截至2025年6月10日,累计流向私营聚变企业的投资金额从2020年的15亿欧元增加至99亿欧元。

  事实上,谁要是能够率先掌握核聚变的密码,谁就能拥有足以颠覆世界的力量。这样的“大杀器”,世界上的科技强国们都不敢不跟进投入。

  今年3月,新当选的德国联合政府在首次联合声明中就提出要“加强核聚变研究,目标是拥有世界第一个核聚变反应堆”。英国、日本、韩国也提出了自己的“核计划”。

  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核物理科学家列夫·阿尔茨莫维奇,在研究出托卡马克装置后就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数次科技革命,从来都不是事先规划好、按部就班实现的,在无数次实践、试错和摸索,终有一日擦出灵感的火花,瞬间翻越千山,抵达星辰大海。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国运之战!这个堪比“两弹一星”的超级计划中… (07-04)
    普通科技新闻 美国慌了!中国科技弯道超车改写全球格局 (07-03)
    普通科技新闻 在未知领域开拓科技新疆域 (07-03)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创新科技:成功建立国际首个地月空间三星… (07-03)
    普通科技新闻 登上“中国天宫太空站” 沉浸式体验航天科幻 (06-30)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企业报 用技术创新守护生态安全 (06-30)
    普通科技新闻 华工科技创新日硬核产品集中亮相 (06-30)
    普通科技新闻 守正持恒驭变求新——校长郝芳院士在2025年毕… (06-29)
    普通科技新闻 “智”汇西海岸 产学研金界专家共探科技成果从… (06-29)
    普通科技新闻 热点聚焦:军工装备+人形机器人+化工概念核心… (06-29)
    普通科技新闻 世界量子日恰逢量子百年中国掀起全球科技世纪… (06-28)
    普通科技新闻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8日开幕10余项重磅成果… (06-28)
    普通科技新闻 全球首次同台展示!中国探月工程20年辉煌成就… (06-28)
    普通科技新闻 湖北科技创新结硕果 (06-27)
    普通科技新闻 十年冲锋:朝着科技强国目标 (06-27)
    普通科技新闻 这个“红娘”不一般 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力量 … (06-27)
    普通科技新闻 人工智能与硬科技崛起!中石大2025春招会引爆… (06-25)
    普通科技新闻 从名不见经传到业界骄子“和恒种业”培育玉米… (06-25)
    普通科技新闻 西安石油大学能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06-25)
    普通科技新闻 “硬核”科技+超级工程 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