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创新科技:成功建立国际首个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7/3 13:07:22 | 【字体:小 大】 |
在中国科学探索的舞台上,2024年4月15日无疑成为了一个历史性时刻。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开发,中国成功构建了国际首个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并在百万公里级星间测量通信链路的建立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一里程碑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地月空间研究领域的崛起,更为月球资源开发和未来的跨行星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月空间,即地球轨道向外拓展的新空域,大大增强了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潜力。这片广阔的空间,其三维范围扩展上千倍,从地球最低点到达最远200万公里,成为连接地球、月球与深空的战略枢纽。近年来,地月空间的开发引发了全球的关注,而中国的卓越成就无疑使其在这一领域中占据了制高点。
2017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地月空间DRO(远距离逆行轨道)探索研究,具有前瞻性的框架和明确的目标。DRO轨道的特性使其成为低能耗的轨道选择,理想地连接月球和深空的多样化活动。利用这一轨道,中国研究团队采用创新设计,以飞行时间换取更大载荷,突破传统航天器的成本限制,实现了国际首次DRO低能耗入轨。这不仅大幅降低了进入地月空间的成本,也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了全新路径。
构成地月空间三星星座的DRO-L、A、B三颗卫星,分别在2024年2月和3月成功发射。A星将持续停泊在靠近月球的DRO轨道,为地月空间的各种需求提供支持; B星则前往共振轨道,展现了灵活的轨道切换能力。通过创纪录的三小时星间测量数据,中国的科研人员在定轨精度上创造了新标杆,传统需要两天以上的跟踪测量数据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得以实现。
在科研进展中,科研团队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17万公里K频段星间微波测量通信链路的验证,这一技术的实现突破了地月空间构建中的关键技术瓶颈,标志着在通信与导航领域的飞跃式进展。同时,在空间科学领域,中国科学家们也开展了探测伽马射线暴等天文物理研究,并在地月空间尝试了如运行原子钟等新技术实验,推动空间科学研究的深入。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的王文彬研究员表示,利用卫星跟踪卫星的创新理念,堪称是对传统地面站支持系统的颠覆,极大提升了跟踪精度与效率。这一切都为以后更广泛的地月空间探索及深远的深空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年度太空探索的不断推进,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国家参与到这场宇宙之旅中。中国在地月空间的成功探索不仅有助于推动科学发现,更意味着为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插上了崭新的翅膀。地月空间三星星座的构建,是中国航天事业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必将激发人们对太空的更多想象与探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