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李毅中:近期中国正在制定第…
 国贸赣州原网上
 赣州前湾 - 赣州开发区前湾网…
 赣州中心丨天枢
 2021年赣州房地产市场总结与…
 赣州房产资讯 - 9iHome新赣州…
 推动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
 济宁多人上榜“山东学校优秀…
 中国网山东教育 - 中国网山东…
 山东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平…
 山东教育_教育_中国山东网
 中国旅游网站(2021旅游数据…
 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
 中国西部第一门户:新疆博尔…
 中国旅游日体验河之南
 11旅游SaaS平台营销系统免费…
 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天…
 参观检察院、绘画、做手抄报…
 争做“战疫”小先锋!@梅州“…
 有奖征集!“铸牢中华民族共…
 为祖国献礼 喜迎二十大——罗…
 俄媒:俄罗斯国防部长视察特…
 俄乌局势进展:俄防长视察前…
 为了和平 勇毅前行国防部回顾…
 2021年国际军事十大装备热点…
 朝阳少侠:日本把中国定位为…
 美媒:美国会预算案期限临近…
 国际军事比赛-2018海上登陆赛…
 藏南再爆冲突: 印度政府为什…
 【国际军事比赛-2022】记者探…
 国际军事比赛:中国军队在库…
 宣传防控疫情荆州这群小学生…
 二十大时光丨新疆90后民警手…
 精彩!西秀区举办的手抄报作…
 廉洁春风润校园 图文并茂展风…
 赣县区南塘中学开展红色故事…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场…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韩…
 年终报道·2022奔向美好经济…
 2022年1月国际时政热点汇总【…
 媒体和传播业周报 全球前十大…
 五个实用的黑科技网站真的很…
 你现在应该收藏的 19 个最佳…
 “科技自立自强与人才培养”…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参加第十…
 搜狐焦点之房产小知识
 房产知识干货分享欢迎大家点…
 房产知识多了解不吃亏
 老百姓购房必须了解的房产小…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李毅中:近期中国正在制定第二轮重大科技专项 列入人工智能等重大技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20 5:51:22 | 【字体:

  【李毅中:近期中国正在制定第二轮重大科技专项 列入人工智能等重大技术】12月28日,在第五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指出,中国此前制定了国家科技重大科技专项(2006-2020),在17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核电高铁成为“国家名片”,近期中国正在制定面向2030年的第二轮重大科技专项,列入了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重大技术。(21世纪经济报道)

  12月28日,在第五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指出,中国此前制定了国家科技重大科技专项(2006-2020),在17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核电高铁成为“国家名片”,近期中国正在制定面向2030年的第二轮重大科技专项,列入了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重大技术。

  他指出,中国工业占GDP的比例在2006年达到42%的高峰,此后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一路下跌,到2016年创下33.3%的最低点,应该高度重视制造业占比过快下降的问题,警惕工业被空心化、边缘化的状况。

  图:李毅中在第五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上发表演讲 21世纪经济报道何中夫拍摄(下同)

  上述论坛上,李毅中表示,中国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工业国,2010年就超过了美国,去年工业增加值是30.5万亿人民币,今年预测增长5.6%,大概占全球四分之一。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最全的国家,500多种工业品中,220种世界第一。

  从质量上看,技术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家有一个重大科技专项,从2006年到2020年,原来是16项,前几年又增加了一项:航空航海发动机,我了解到,这17项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方面我们迈进了一大步,现在中国正在制定2030年第二轮重大科技专项,像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内容都会被列入。”

  李毅中强调,要正确认识中国工业存在的差距和短板。现在中国是工业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是制造大国还不是制造强国,要清晰地看到中国的短板。

  他指出,中国的工业化比发达国家晚了七八十年,美国1955年完成了工业化,德国1965年完成工业化,日本是1972年完成工业化,韩国是1995年完成工业化,中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2035年才能实现全面工业化。

  他指出,总的来说,中国工业、制造业还处在世界中低端,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这集中表现在:

  当今不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的自给率只有三分之一。2015年中国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时候中国的自给率是20%,预计2020达到40%,2025年达到70%,而现在中国在高端芯片、集成电路方面95%依赖进口。去年集成电路进口花了3200亿美金,而进口原油才花了2350亿美元。

  中国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只有2.19%,美国是2.79%,欧美大概是3%、日本是3.4%。中国研发投入的总量不少,达到了2万亿人民币,但是用于基础科研的只有5.5%,而发达国家普遍在15%到20%的水平。此外,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

  今年1到3季度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76.4%,2006年年初的时候最低,大概是72.9%,现在有所提高,但是国际公认的产能利用率应该在80%到85%,如果低于75%就是严重过剩,中国现在是76.4%,说明结构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绿色低碳转型也在持续,2018年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发达国家的2.1倍。

  2018年世界品牌500强的排行中,美国是223家,占比约二分之一,中国只有38家,名列第五位,这和中国是第一工业大国、第一制造大国是不相称的,按照规模看,在财富500强中中国已超过了美国,但是按照品牌才排第五,说明在质量品牌上存在差距。

  中国工业增加值率约为22%到23%,而发达国家为35%到40%,这个差距很大。

  中国规上工业企业主营利润率去年为6.49%,今年比去年还低,约为5.9%,而美国是8.5%。

  劳动生产率上,2018年中国每人每年是11.6万元,绝对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只有美国的10%。

  在万名制造业工人所拥有的数量上,中国只有60台,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普遍都在300台以上。

  李毅中强调,去年与今年的中央经济会议均提到,要防止工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

  中国工业占GDP的比例在2006年达到42%的高峰,此后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一路下跌,到2016年创下33.3%的最低点,在2018年稳定在33.8%左右;而制造业占GDP的比例在2006年是32.5%,此后连续下降,近两年稳定在29.5%左右。制造业在工业中大概占87%的比例。

  此前发达国家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也出现了连续下滑,2009年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但其制造业占比仍在下跌,到2016年,美国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为11.6%,日本、德国、韩国控制得比较好,也在降,但是没有大幅度的降低:日本这一数字是20.7%,德国是20.8%,韩国是27.6%,中国是28.8%。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制造业是强国之基,必须在国家经济中占一定的比例。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人均GDP是韩国的三分之一,但是我们的制造业占比和韩国差不多,应该高度重视制造业占比过快下降的问题,警惕工业被空心化、边缘化的状况。

  他表示,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的后期,而不是后工业化时期。要把握实现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的这一历史过程,从国情出发我们要分阶段完成这一使命。

  中国社科院工业研究所2017年发布的工业化综合指数显示,全国平均水平是84,长三角、珠三角、北京天津等地时候93到98,长江经济带地区是86,东北只有76,大西北和大西南只有58,个别省更是只有50,他认为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价。

  只有实现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才能有效地应对美国等西方对中国的封锁打压。中央经济会议上号召组织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推动自主创新,首先是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然后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末端是成果的转化与专业化。

  他指出,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开放创新,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占GDP的2.19%,明年有望达到2.5%,更要加强研发投入。

  要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研发的目的在于用,只有用才能进入市场,才能商业化、产业化。政府各部门要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金融要更多地给予支持,体现市场导向。这里有不少的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需要认线、实施“网络强国”的战略。

  李毅中认为,“数字产业化”是手段,“产业数字化”是目的,要使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跨界融合,实质是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中国通讯技术从2G到5G,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使中国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得到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各工业行业千差万别,因此工业与通信行业跨界融合需要对每个行业进行研究,开发应用场景,提出解决方案,取得典型以后在行业里推广。

  李毅中指出,今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切实增加有效投资,引导资金流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承受效应的先进制造业。

  中央工作经济会议上提出,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中国制造2025提出“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这是工业基础能力。

  一是要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制造业增值税已经由16%减到13%,还要加快三档变两档,今年减税降费数字原来说是2万亿,现在实际要达到2.36万亿,明年还要在基础之上再增加5000亿,所以中央非常重视减税降费。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李毅中:近期中国正在制定第二轮重大科技专项… (12-20)
    普通科技新闻 媒体和传播业周报 全球前十大英文新闻网站更新…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五个实用的黑科技网站真的很好用建议收藏!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你现在应该收藏的 19 个最佳科技网站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自立自强与人才培养”论坛成功举办!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参加第十二届广西发明创造…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提到雄安这件事…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央视《新闻联播》:创新驱动 向世界科技强国阔…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深圳包子铺“三刷”《新闻联播》!促经济激活…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创新驱动 向世界科技强国阔步前行丨新闻联播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12月14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 20190410 21:00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 20180612 21:00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 20190331 21:00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 20221107 21:00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 20180706 21:00 (12-19)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 20211010 19:00 (12-18)
    普通科技新闻 央视《新闻联播》在微信视频号开播:每晚 7 点… (12-18)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 20220118 21:00 (12-18)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 20221005 19:00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