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华中科技大学研支团20年青春…
 房价连涨32个月长沙还是那个…
 洛阳楼市兵败如山倒洛阳房价…
 是时候放开房价“限跌令”了
 房价为什么涨不动了?
 2021年全国房价均价破万但是…
 多地高校涨学费!为什么?
 艺术赋能社区!高校文创设计…
 祝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
 多地高校涨学费背后的真相:…
 上海临港迎来近2万名高校学子…
 让乡村旅游有“颜值”更有特…
 贵州一女子受朋友邀请赴泰旅…
 热度骤降!游客、机票遇冷日…
 “风景线”上的新动能——天…
 1839亿人次!五年来最火的暑…
 农行广东分行发布“海洋牧场…
 今日《新闻联播》速览〔2023…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
 文旅体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8月19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
 Hello沈阳——2023“一带一路…
 最新十大热门手机榜单出炉 三…
 走近2022年度云南十大“法治…
 最新十大热门手机榜单出炉 三…
 2023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2023年7月19日国内外时事政治
 2023时事政治模拟题每日一练…
 时政快讯丨习将出席金砖国家…
 2023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时政快讯丨习将举行仪式欢迎…
 美智库发出警告:要当心中国…
 中国的军事实力
 美国发出疑问公开宣扬中国在…
 警惕!“日本战后最大战舰”
 机器鱼已开始威胁美军?美媒…
 8月31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
 9月2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
 热烈祝贺寿县一中张森、李善…
 成都校长开学寄语来了!随手…
 9月1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
 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
 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青年…
 为青年科技人才扫除“成长的…
 人民網評:為科技自立自強貢…
 量子算力跃升 实现巨大跨越(…
 两部委发文为购房者减负专家…
 南宁宣布“认房不认贷” 实施…
 购房政策迎来重大变化哪些与…
 降首付比例、降存量房贷利率…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华中科技大学研支团20年青春接力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9/3 14:12:23 | 【字体:

  “祝老师学业有成,前程似锦!”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黄都中心完小,四年级(5)班的学生近日为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大”)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魏长芳举办了一场欢送会。

  教室里点缀着鲜花、气球,显然被精心布置过。魏长芳打开手机相机记录时,面对镜头,学生们起初还比出“耶”的手势,不久却泪流满面。

  去年7月,魏长芳和7名队友来到距离学校900多公里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成为华科大研支团在贵州派出的第一批支教队员。在此之前,华科大研支团的接力棒,已经在西部地区传递了20年。自2003年华科大派出首批志愿者到湖北省保康县支教以来,360余名大学生先后赴湖北、云南、广西、新疆、贵州等西部基层开展教育帮扶。

  2003年,华科大积极响应团中央和教育部号召,开始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与研究生支教团项目,3名学生党员被选派至湖北省保康县支教。

  保康县位于鄂西北山区,境内山峦重叠、地势崎岖。此后8年间,这里一直是华科大在湖北省的唯一支教点。

  2005年9月,丁惠等6名党员志愿者赴保康县一中、保康县师范学校和保康县职业高中支教。他们中,有人居住在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室内阴暗潮湿,窗户上的玻璃也破了几块;有人洗热水澡要下山过河,经过一座钢索、木板铺成的小吊桥,行走时桥身摇晃。

  物质条件的苦很快被工作的忙冲淡。当地缺少数学老师,丁惠被分配到保康师范学校教数学,同时配合班主任给学生提供思想辅导。

  慢慢地,学生们把丁惠当成了“知心姐姐”,将生活中的烦恼一一倾诉。有一个女孩儿往丁惠的办公室门缝里塞信,诉说成绩下滑的苦恼。此后,丁惠便对她格外关注,有时还把她带回自己的宿舍,一对一辅导。

  保康县是贫困县,这里的学生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站到高考的赛道上。以保康师范学校为例,由于家庭条件等因素,一部分学生选择在高二年级分流出来,毕业后直接就业。

  为提升当地青年的综合素质,志愿者想到了开办英语夜校和计算机夜校。分散在不同工作地点的6名志愿者组成临时党支部,每周在县城汇合一次,交流工作情况,碰撞新的想法。

  支教结束时,丁惠将自己平时攒下来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衣物,悄悄留给了这些学生。

  2011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成为华科大在湖北省的第二个支教点。10名党员志愿者赴来凤县实验中学、大河中学及百福司镇中学等学校支教。

  在大河中学,近八成学生是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关爱。志愿者葛飞接手心理辅导工作后,完善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制度,并延长咨询时间。倾听学生的思想困扰时,葛飞认真记录下每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并对特殊案例进行跟踪回访。

  2015届志愿者蒋伟光曾赴来凤县革勒民族中小学支教。这之前,在他的印象里,支教应该去新疆、西藏这样的偏远地区。

  从县城到学校要经过60公里的盘山公路,下车后,还要步行穿过一段狭窄的石头路。蒋伟光逐渐意识到,“支教不一定要去很远的地方,但一定要扎根在很深的基层”。

  革勒民族中小学是一所由三年级至七年级学生编制的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分化程度很复杂,有的学生拼音不过关,有的学生一字不识。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是蒋伟光在服务地学到的第一课。

  为了尽可能弥补经验上的不足,一年内,蒋伟光主动给自己加码,参与听评课超40课时,参加教研活动30余次,远超规定任务量。

  2016年6月,即将离开服务地之前,蒋伟光还联系朋友发起感恩众筹活动,向当地学生捐赠适龄读物。他在日记本里写道:“我相信,不久的一天,改变会在这里发生,也许是我们这些青年人,也许是我们的学生。”

  作为中央定点帮扶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的高校,2016年起,华科大选派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到临翔支教。

  在遇到2017届志愿者景丹之前,学习屡屡受挫、成绩总不理想的冯朝彪,没想过自己能坚持到高考。“景丹老师很温和,也很负责,为了让我们理解透彻知识点,可以反复讲六七遍。最重要的是,她对学生一视同仁。”冯朝彪说。

  那时,景丹在临翔区第一中学高中部教英语和数学,同时承担培优辅差的工作,针对学生的薄弱知识点进行专项辅导,每天陪伴他们至晚自习结束。

  本着自愿原则,学生们不论成绩好坏,都可以来景丹这里“开小灶”,冯朝彪就是其中之一。

  高考后,冯朝彪考上了临沧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大三下学期的专业实习中,他学着做一个“像景丹那样的好老师”。看到学生的满分试卷,冯朝彪立即和景丹分享:“我终于体会到,你看到我们进步时有多快乐了!”

  “信来了!信来了!”在临翔区蚂蚁堆中学,每当2020届志愿者董卜榕提着从武汉寄来的书信出现在走廊,学生们总会争抢着围过来,一边跑一边喊。

  在研支团云南分队的组织下,华科大的在校大学生和当地的中学生,两两结对成为笔友。在书信交流中,除了学习方法、考试技巧,孩子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几次书信往来后,董卜榕注意到,曾经一心想着“毕业后种桉树、烤桉油”的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习中国地图时,将目光投向了离家乡更远的地方。

  2021年11月起,云南分队联合华科大9个学院的学生党团支部,在临翔区第一中学、蚂蚁堆中心完小、杏勒完小开展了“见字如晤”书信交流、“先锋筑梦”党员故事分享会、“微光成炬”爱心捐赠等系列活动。746名华科大学子参与其中,包括430名学生党员,共寄往云南647封回信和1248份爱心礼物。

  2016年至今,云南分队服务的学校累计有18名学生考入华科大,还有更多的学生渴望走出大山,去看看这群“大哥哥大姐姐”描绘的“诗和远方”。

  去年8月,研支团新增了贵州省务川自治县黄都镇的支教点。黄都镇地形崎岖,东、西两侧为高山,中间为黄土田坝。魏长芳从武汉出发,需乘坐近8小时的高铁到遵义,第二天再乘坐4个多小时的大巴赶到镇上。

  抵达黄都中心完小后,自小在平原地区长大的魏长芳很兴奋——对山区教育的认识,终于不只停留在新闻报道和别人的讲述中了。

  一次班会课上,他询问学生以后想做什么,得到的回答大都是“打工赚钱”,然而当他问到具体的职业时,学生们面面相觑,答不上来。

  魏长芳以自己的大学同学为例,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职业选择。其中一个案例是,一名家境贫困、申请助学贷款的同学,从华科大毕业后回到家乡贵州,进入一家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工作。

  魏长芳以此激励他们,人生有很多可能,一时的困顿阻挡不了对进步的追求。临近支教结束,他在校园涂鸦墙上看到学生偷偷写下的一句评价:“魏老师严厉、有趣,我要向他学习。”

  新疆兵团分队结合当地盛产优质干果的特色,开创“爱心干果”助农助学活动,通过网络直播、社群推广等形式让优质农产品走入大众视野,将收入所得全部用于设立“喻华”助学金。在“双减”背景下,广西乐业分队在当地易地扶贫安置小区打造“乐晓课堂”品牌活动,以“1节兴趣拓展课+1节课业辅导课”的形式,把优质课程、趣味实验和科学精神送到留守儿童身边。

  他带领团队发放问卷,对20多名乡村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完成了《乡村教师调查报告(革勒车镇)》。在这份一万多字的报告里,他从乡村教师薪资水平、职业认可度、贫困问题、乡村学校问题等方面,分析了乡村教师及学校的发展现状。

  支教结束后,他回到学校完成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业,如今已是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的博士后。

  志愿者许霁曾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绿水镇支教,教学之余经常走山路家访。

  返校后,他与家访中发现的一名特困生结成对子,每个月从自己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中拿出一部分资助这名学生。担任能源学院本科新生班主任期间,他带领学生回到支教服务地开展志愿活动,还争取学院资源,长期帮扶当地留守儿童。

  如今,许霁已成为华科大的一名辅导员。为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去,许霁组建了华科大筑梦基层团。每年寒暑假,筑梦基层团都会派出多支大学生实践队伍,到湖北恩施、四川乐山、湖南邵阳、云南临沧等地开展政务实习和志愿活动。

  因为支教,董卜榕树立了“当选调生,到基层去”的职业理想,立志回馈那片广袤的土地。

  董卜榕来自四川平昌的一个小山村。初二那年,一名研究生志愿者来到她的学校支教,担任物理老师。在那名志愿者的帮助下,一向不擅长物理的她,考出了98分的高分,对此董卜榕一直心存感恩。

  后来,董卜榕成为华科大研支团的一员。在云南支教期间,她亲眼看到一名曾在试卷上潦草回答“我不会写”的“差等生”,到了学期末,不仅认真改完错题,还一笔一画地写下下一次考试的目标分数。董卜榕明白了,支教的意义就在于“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据统计,华科大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连续20年党员比例100%,超过90%的志愿者毕业后选择到西部地区、基层一线、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就业。

  “2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选派党员志愿者,突出管理、育人和质量3个重点,从严把好入口、培养和就业3个关口,逐渐形成了具有华科大特色的育人经验和成果。”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张耀介绍。

  2022年,经过团中央的综合评估,华科大研究生支教团的实施规模由20人提高至60人,是目前全国高校研支团中规模较大的一个。

  前不久,华科大新闻学院研究生、研支团云南分队志愿者李仪回到支教服务地,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和家长拍摄全家福,帮他们留住最美瞬间。

  一次晚自习,李仪讲到“小明和爸爸妈妈去游乐园,3人要付多少票钱”的计算题。讲台下的一个学生却伤心地哭起来,她说,自己已经很久都没见过爸爸妈妈了。

  支教结束后,李仪协助负责学院的学生党务工作。在她的协调下,新闻学院的特色品牌团队“学生摄影工作室”,将志愿服务延伸到云南临沧蚂蚁堆中心完小,为当地居民拍摄全家福,开办摄影小课堂。

  “3、2、1,笑一笑!”镜头里有云南的大山、天空,还有孩子们眼中澄澈的笑意。“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我的目光应该始终落在基层。未来,我要和我的队友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李仪说。

  这项被誉为“新理论带来新发现的典范式研究”,不仅展示了计算生物学对相关领域的促进和推动,也为进一步研究和确定所有人类出生地提供了关键线

  9月1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针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出台的专门区域性法律。

  记者31日从科技部获悉,截至8月16日,今年科研助理岗位已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超12.5万人。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31日公布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分别有583位和655位科技工作者被确认为增选有效候选人。

  近日,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联合印发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旨在真正用“活”科学教育资源,培育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

  目前,除了具有化感作用的作物可以分泌酚酸外,农作物秸秆在发酵后的代谢物质中也含有大量酚酸。

  “我们的‘人形机器人智能多模态交互系统’,是集人机交互、指令理解、自主规划、任务执行等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系统。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基本形成、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实施,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形成。据悉,目前除北京、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已于2017年批准不再报批外,其他所有省级规划和新疆兵团规划已全部报国务院,其中江苏、广东、宁夏等省级规划已经批复。

  通过靶向赤霉菌致病或毒素合成相关基因获得弱毒菌株,可以高效防控小麦赤霉病。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重激励下,我国标准物质行业得到快速迭代和规模化应用。

  通过与实验站深度合作,他们最终获得各类表征数据完全吻合的实验结论,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引发全球关注。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今年4月16日,我国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风云三号G星发射升空,其主载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04所研制的我国首套星载Ku、Ka双频降水测量雷达。

  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成立三周年暨院士科普工作室座谈会近日在湖北武汉举行。

  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天文学家艾格斯蒂娜·菲洛科莫领导的团队,借助费米卫星望远镜捕捉到了这颗婴儿恒星“发脾气”喷出的伽马射线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华中科技大学研支团20年青春接力 (09-03)
    普通科技新闻 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 (09-03)
    普通科技新闻 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青年科学奖颁奖 6个项… (09-03)
    普通科技新闻 为青年科技人才扫除“成长的烦恼” (09-03)
    普通科技新闻 人民網評:為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青春力量 (09-03)
    普通科技新闻 量子算力跃升 实现巨大跨越(科技自立自强) (09-03)
    普通科技新闻 坚守科技报国初心 勇担强国建设使命 (09-02)
    普通科技新闻 大变局中的科技强国之路 (09-02)
    普通科技新闻 记者观察:科技创新合作正在成为中非关系发展… (09-02)
    普通科技新闻 两会声音·那些与智能科技相关的建议 (09-02)
    普通科技新闻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致敬科技岗上的“奋斗者… (09-02)
    普通科技新闻 人民网评: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09-02)
    普通科技新闻 把科技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 (09-02)
    普通科技新闻 “山东好成果”来了!山东聚焦“供给侧” 赋能… (09-02)
    普通科技新闻 展望生命科技前沿扛起科技强国青年担当 (09-02)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赋能发展青年矢志创新 (09-02)
    普通科技新闻 欢乐家:财通证券、天弘基金等多家机构于8月2… (09-01)
    普通科技新闻 2022—2023报业融合发展观察报告 (09-01)
    普通科技新闻 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这个省际边界县平… (09-01)
    普通科技新闻 814-818日汽车行业热点投资事件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