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菏泽: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4/1 18:15:48 | 【字体:小 大】 |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31日讯 3月31日,菏泽市“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召开,菏泽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田兴学介绍近年来菏泽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市科学技术局四级调研员周琨、黄超回答记者提问。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聚焦菏泽市“231”特色产业体系重大关键技术需求,评选10项科技计划项目,每项给予财政支持资金50万元,项目内容涵盖生物医药、高端化工、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高效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有效推动全市产业朝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450余项,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在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均大幅度提高,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带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高。
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营造高质量发展良好生态。逐步完善中原技术市场平台建设,自上线以来菏泽市各县区注册企业共349家,截至目前中原技术市场平台累计发布技术成果22196项、发布技术需求2222项、入驻专家2102名、入驻服务商273家、提供服务产品397条,为全市科技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菏泽市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新型研发机构备案,推动东明石化和山东高端化工研究院成功联合申报山东省烯烃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中食都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获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
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生力军。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以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为主要突破点,组织开展菏泽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工作,库内企业达到230家;组织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01家,推荐247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9家企业获得科技部公示,目前全市有效期高新技术企业家数447家。202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31.9亿元。积极落实各项财税政策。组织140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申请2021年中小升高财政补助资金,共获得补助1125万元;会同财税部门组织586家企业落实2022年前三季度企业研究费用加计扣除资金17.23亿元,70家高新技术企业落实2022年企业所得税减免2.75亿元。积极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各项支持政策,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列入2022年山东省第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名单,获得项目资金280万元,246家企业获得2022年山东省企业研究开发补助1779万元。
科技人才合作深入开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完善产学研高度融合的科技合作体系,组织召开“名校合作直通车”科技交流座谈会等活动,大力协调省人才交流协会、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共同体为14家有人才需求的企业积极解决人才需求难题。全年共组织55家企业和36所高校院所开展线次,成功签约科技合作协议及项目22项,引进高层次团队8个。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全市7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目前全市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达到43人。积极组织实施海外人才项目,1人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工程,1位外国专家入选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1位外国专家入选山东省海外工程师支持计划。积极组织外国专家评选表彰工作,10位外国专家入选2022年市政府“牡丹友谊奖”,1位外国专家入选2022年度省政府“齐鲁友谊奖”;依法取得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不含延期)、外国人才签证的外国高端人才和外国专业人才共计41人。
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力度加大,助力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牡丹省级农高区以园区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加大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主导产业,通过牡丹传承创新产业园项目引进外资2000万美元并完成2022年度外资纳统工作。积极组织省良种工程项目申报,山东科源种业有限公司的“优质、抗病、营养高效特色小麦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等两个企业项目获省良种工程支持;组织菏泽市康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牡丹全产业链高值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为课题申报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获399万元资金支持;批复建设了14家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共同体。针对牡丹、芦笋等菏泽市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共组建了18个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成为全省拥有服务团最多的地级市,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各个县区。
田兴学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菏泽市将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突破1%;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00家以上,入选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企业5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40%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20人年;培植院士合作协同创新中心3个;完成重要科技成果登记100项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00亿元以上。
|
|
 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