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潇湘晨报记者统计,截至3月31日午间,共有25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22年年度报告。不过,从他们的年报数据来看,似乎2022年大部分券商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整体来看,2022年券商业绩失去了往年的“辉煌”。不过券商业的“头部效应”还是十分明显。
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发布了证券公司2022年度经营情况分析,称2022年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证券行业经营业绩短期承压。2022年全行业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实现净利润1423.01亿元,分别同比下滑21.02%、25.11%。
具体来看各券商的营收,目前共有12家券商营收超百亿元。“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以651.09亿元的营收稳居榜首,国泰君安、中国银河、华泰证券分别位居第二至第四位,营收分别为354.71亿元、336.42亿元、320.32亿元。中信建投、海通证券、广发证券等紧随其后。
净利润方面,目前共有3家券商净利超百亿元。中信证券依旧为冠军,以213.17亿元的净利润排在了第一位,不过同比下降了7.72%;
而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分别以115.07亿元、110.53亿元的净利润暂居行业第二、第三名,分别同比下滑23.35%、17.18%。
截至目前,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的券商仅有2家,分别为方正证券和信达证券。具体来看,方正证券披露公告显示,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77.77亿元,同比下降9.79%,实现归母净利润21.48亿元,同比增长17.88%。
营收下跌但利润上涨,方正证券表示,2022年公司通过高配债、低配股,在自营投资业务方面逆势逆行业跑赢,支撑了全年业绩。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利息收入中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自营投资收益”的计算口径,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方正证券实现自营投资收益22.33亿元。
信达证券也实现了利润正增长。据信达证券2022年年报,其实现营业收入34.38亿元,同比下降9.61%;归母净利润12.27亿元,同比增长4.75%。
与方正证券有些类似的是,信达证券在自营业务方面实现了不错的收益,关于自营业务增长的原因,信达证券表示,主要是通过增强资产配置研究和投资能力,动态调整固收与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在控制波动的情况下实现了较好的投资收益。
信达证券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交易还不过两个月,成为了A股市场第43家上市券商。而上市以来,信达证券股价涨幅已经超过50%,期间最高涨幅超过了110%。
另外,还有5家上市券商的净利同比降幅超50%,分别是红塔证券同比下降97.56%、中泰证券同比下降81.56%、中原证券同比下降79.23%、申万宏源同比下降70.32%、东兴证券同比下降68.70%。
尽管部分券商的业绩在2022年受到了一定的发展阻碍,但他们仍然给予了自身行业积极的评价。
湘财证券表示,注册制下券商各项业务将迎来增量空间,目前券商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安全边际较高,建议关注投行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两条投资主线,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招商证券认为,全面注册制的落地标志着注册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未来投行是价值挖掘、尽职调查、资产定价、合规审查、项目承销等综合能力、全链路的竞争,预期头部券商将持续受益,业务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转融通新规降低了券商参与转融通的成本,信用业务空间进一步释放。随着2023年市场信心回暖、经济复苏以及利好政策的出台,交投活跃度及风险偏好恢复有望驱动券商业绩和估值的双重修复。注册制下,头部券商、两融业绩弹性强券商及金融科技类公司有望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