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 科技引领
 让科技造福亿万民众
 【媒体管家】IT科技类报纸杂…
 2022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
 “下一站的幸福”视频脚本敲…
 开心娱乐视频软件下载安装下…
 从0到1房产直播的实操指南
 楼市风云
 紫薇地产微电影脚本征集2013…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高学历干…
 中国教育报 严纯华:统筹教育…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完善剧本…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招人不“…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优化投入…
 中国干了件轰动全球的大事美…
 2021近期时事新闻热点事件50…
 近期简短新闻50字左右
 最近新闻大事2021简短并谈感…
 瑞银正酝酿收购瑞信 瑞士两大…
 全球公众传媒
 网络视频平台_网络视频平台最…
 党史上的今天·重庆 2000年5…
 今天央视新闻直播30分钟向全…
 湖南新闻联播20230203期
 2021年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
 2021年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
 2021时政热点: 国内外时事政…
 2021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政…
 2021年国内外重要时事汇总(…
 今晚明晚8点CCTV4两集连播看…
 CCTV4今晚7:00将播出石门的…
 《马牧池镇·仁义敦厚》央视…
 《向前进!红色娘子军》今晚…
 央视四套今天播出!讲述两位…
 美专家: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武…
 盘点2020年中国6种新型轻武器…
 八国联军真的很后怕清军的武…
 从中国武器库中挑出这十款装…
 中国库全球首曝光:这七款武…
 上海今天出现罕见现象并持续…
 【市民云资讯】今天起上海有…
 上海警方通报一起疫情传播事…
 上海疫情最新消息(每日更新)
 上海科技馆事件:母女已身亡…
 重磅: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
 恢复通关后首场!光明举行深…
 发布厅湖北修订科学技术进步…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被认定为国…
 新突破!湖北大学获2项湖北省…
 恭喜还没买房的你!国家表态…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一带一路” 科技引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18 14:16:50 | 【字体:

  北线的陆路,西汉张骞从中国西安一路西行,跨越高原峡谷,穿过沙漠盆地,深入中亚腹地,贯通欧洲;南线的海路,明代郑和从中国东南沿海,沿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直抵达大西洋岸边。

  翻开历史的纪念册,遥想千年丝路的过往,一部彪炳千古的“丝路”辉煌史历历在目,中华民族开明开放、执着追寻的足迹深深印在岁月的轨迹上。

  在这条绵延千年、纵横东西文明的路上,我们是文明岁月的见证者和文化交流的使者,但是这一切都属于过去,属于记忆。

  在21世纪时空的新坐标下,古老的“丝路”是否还有现在甚至未来,其能否再度散发合作与共享的精神?答案是肯定的。

  一个自东边亚太经济圈开始,贯穿亚欧非大陆,西进欧洲经济圈的“一带一路”大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21万亿区域经济总量;从中国到中亚,从非洲到欧洲;从基础设施到能源开发,从产业合作到金融合作这是超越贸易范畴的更广泛意义、更深领域、更高维度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大合作。

  历经千年的古代商贸通道再次被彻底激活,而中国也在用自己的智慧与创意为全球的互联互通创造新的思路。

  回溯历史,海陆丝绸之路曾是中国同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国道”。

  观望当下,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合作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外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中国经济在经历长期高速增长之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阶段。如今,“改革”已经迈进深水区,“开放”则需要迎来更高的起点。

  中国一向倡导和平发展,但要证明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还需要在行动上有所“表示”。如何处理好发展之后的中国与邻国的关系,正是对中国智慧的考验。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统称,是国家主席习于2013年9月和10月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的重大倡议。

  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简称“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一带一路”的蓝图就此绘成。中国为构建这个涵盖亚欧非60多个国家的巨大“朋友圈”,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共建“一带一路”,将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发展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

  在合作方向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有三个,分别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合作方向有两个,分别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并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南太平洋。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将共建国际经济合作走廊。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则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将进一步推动合作。

  不仅如此,“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要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尽早建成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实现区域互联互通,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同时,还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使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一带一路”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基于沿线国家旺盛需求提出的现实方案。因此,这一合作发展的理念与倡议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34个沿线国家与中国签署了相关合作文件。正如曾说过的:“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一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开工,中国西部成为了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前锋”,中部的开放加快推进,东部也迎来了再一次的产业与合作升级。

  现在中国在世界各地已经设立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为所在国创造了大量税收和就业。据统计,去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148亿美元,增长18.2%;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926亿美元,增长7.4%。

  “一带一路”的序曲已经奏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主旋律正在激荡新的生机与活力。

  事实上,“一带一路”是新形势下的合作共赢、互联互通的外交政策与发展战略。

  谈到外交,映入人们脑海的往往是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交流。然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外交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回顾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历史,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之前,往往是两国科技界的交流互往先行。国际科技合作成为建立与巩固国家间战略同盟和伙伴关系的“带路人”。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与156个国家建立了科技交流关系,签署了109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参加了约200个政府间国际科技组织和多边机制,在70个驻外使领馆设有科技外交官。

  诸多数字的背后,不仅是多边科技合作机制中愈益强烈的中国“存在感”,还呈现出了一个层次分明、优化升级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出现新形势,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

  当下,健康、能源、环境、互联网安全等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单靠某一个国家的力量与资源已经难以解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其中以科技为要素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国际外交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中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从“互联网+”战略的推进实施,到高铁不断“走出”国门,再到中国核电巨头中国广核集团参与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中国的科技“名片”耀眼夺目,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的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50多个国家,构建起了全球范围的“朋友圈”,形成了中国外交的新格局。

  新时期的中国,在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外交战略中,国际科技合作非但不能缺席,反而需要更加积极地面向全球,融入开放合作的大局。

  作为一个视野宏大的开放性合作架构,“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经贸合作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更是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之路。有了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一带一路”才能可持续并实现其互利共赢的战略本意。

  由于“一带一路”沿途各国国情、自然地理条件、发展阶段和科技水平差异较大,生产力发展落后,经济总量小,区域性贫困显著等,均需在贸易兴盛的过程中依靠科技创新支撑“一带一路”各国发展模式创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对科技发出了强烈的召唤。通过细数“一带一路”的关键词,投资、贸易、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词根”科技创新。

  不仅如此,“愿景与行动”中更为我们明确了国际科技合作的方向。比如,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等等。

  令人欣喜的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科技合作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我国已有3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审定或注册;我国正全面推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此外,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还建立了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机制,推动了中俄双边政府间大项目合作,协同建设了亚欧科技创新合作中心,推进了“上海合作组织科技伙伴计划”实施,持续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国际地球观测组织、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建设等国际大科学工程,成立了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

  促进科技人员交流也是加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部于2013年启动了“亚非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支持亚非地区45岁以下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到我国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开展半年至1年的科研工作。

  到目前为止,“计划”已接受和资助来自缅甸、埃及、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尼泊尔、孟加拉、肯尼亚、韩国、蒙古等11个国家的60多名青年科学家,这些青年科学家在我国16个省份科研院所和大学开展农业、医疗、物理等领域的合作研究。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正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一带一路”建设也正在稳步推进。

  在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上,中外科学家联合发起了“数字丝路”科学计划。

  目前,这一计划已得到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余名代表的响应。该计划将打造国内外对地观测卫星大数据平台,把科学成果应用于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城市化监测、文化遗产监测、灾害监测等领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持。

  紧随其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举行,与会者共话“一带一路”发展大计,中国的诚意已经打动了越来越多的国家。

  下一步,中国将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基础和需求,依托科技伙伴计划和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人文交流。推动气候变化、环境等重点领域的联合研发、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共建特色园区,支撑优势产业走出去,深化国际产能对接,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

  历史虽不再,未来却可期。今日的中国,已经由一个时代的跟跑者变为具有创新力的引领者,正在以更开放的姿态携手共建“一带一路”,让我们共同见证丝绸之路与伟大复兴的完美“邂逅”。■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一带一路” 科技引领 (03-18)
    普通科技新闻 让科技造福亿万民众 (03-18)
    普通科技新闻 【媒体管家】IT科技类报纸杂志媒体邀约新闻报… (03-18)
    普通科技新闻 2022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揭晓!它们是→ (03-18)
    普通科技新闻 重磅: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新科技部、国家数… (03-18)
    普通科技新闻 恢复通关后首场!光明举行深港澳科技交流活动 (03-18)
    普通科技新闻 发布厅湖北修订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新增3章24条… (03-18)
    普通科技新闻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被认定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 (03-18)
    普通科技新闻 新突破!湖北大学获2项湖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03-18)
    普通科技新闻 字少事大 我国新型可重复运载器首飞成功 (03-17)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快讯_最新科技简讯(11)_前瞻经济学人 (03-17)
    普通科技新闻 字少事大!中国成功试验中段反导有何意义? (03-17)
    普通科技新闻 新科技_未来科技资讯网-电子发烧友网 (03-17)
    普通科技新闻 两万字:给你一个俯视A股的上帝视角 (03-17)
    普通科技新闻 2020中国科幻十大事件 (03-17)
    普通科技新闻 你好世界|2020全球值得记录的科技  商业事件… (03-17)
    普通科技新闻 广东科技学院近日发生什么大事 (03-17)
    普通科技新闻 【专访钟南山团队:人类如何应对新冠病毒变异… (03-17)
    普通科技新闻 《自然》展望2020年重大科学事件 嫦娥五号任务… (03-17)
    普通科技新闻 快讯:路畅科技涨停 报于3406元 (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