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无比特殊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人和所有行业的节奏。虽然作家们早就在科幻小说中写过无数次全球流行病的爆发,但不得不承认,2020年如此魔幻的现实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本年依然发生了许多与科幻相关的大事件,有科幻大会、颁奖、论坛,也有爆款产品的破圈和传播,有作家艺术家们的高光时刻,也有关键人物的不幸离世。前几天,我们组织了一个年度十大事件的投票活动,一共收到超过650份问卷。这篇总结从票数靠前的选项里遴选出十项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加以陈述和解读。沿袭前几年的体例,每项事件还附上关键词和相关事件,以点带面,方便读者全面把握中国科幻的发展趋势。除第一条外,其余均按事件发生时间排序。
12月15日,因举办地四川绵阳出现疫情突发情况,组委会决定延期举办原定于18-20日举办的第十一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系列活动。这是新冠疫情对星云奖的“精准打击”,也是疫情时代不确定性“新常态”的一个缩影。今年同样收到疫情冲击的还有很多科幻活动,比如“亚太科幻大会”宣布合并至明年举办,而原本很多中国科幻人准备参加的新西兰世界科幻大会被迫改在线上举办,同样线上举办的还有“后疫情时代中日SF高峰云论坛”等活动。
面对如科幻般的全球大瘟疫,科幻界也以自己的方式战疫。2月12日,吴岩教授受邀在学而思网课网校教授大师课《科幻作品中瘟疫的长长影子》,听众人数突破20万。4月11日,《科幻世界》杂志社联系到了美国、意大利、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的作者和编辑,为他们每人寄去防护口罩。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连续举办“科幻作家眼中的瘟疫”和“新冠时代的科技发展”两个系列访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正如刘慈欣在《人民日报》上所说:
2月12日,吴岩教授受邀在学而思网课网校教授大师课《科幻作品中瘟疫的长长影子》
1月21日,国产科幻动画《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在B站开播。这部由三体宇宙出品、神游八方团队制作的动画上线后成为国创区第一季度热度第一名,在豆瓣上也得到了9.7分的超高评价,成为豆瓣国产动画评分第一名。该剧截至年末已有4500万播放,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国创动漫。
今年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三体”这个国民IP全版权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除了口碑爆棚的《章北海传》,还有热播的广播剧、已经摄制完成的电视剧、正在制作中的动画和宣布启动的真人院线电影。当然更令人震撼的消息是Netflix宣布制作《三体》剧集,制作者是《权力的游戏》的两位制作人。
9月2日,Netflix与三体宇宙、游族集团正式宣布将《三体》拍摄成剧集。
5月1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79岁。叶永烈,1940年8月生,浙江温州人,笔名萧勇、久远、叶杨、叶艇。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他的科幻代表作品有《小灵通漫游未来》《腐蚀》、“金明戈亮探案集”等。叶永烈去世后,科幻科普界同仁深感震惊和悲恸,他们纷纷通过撰写文章和举办活动的方式悼念缅怀这位科幻泰斗。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特设“历久弥新——叶永烈科幻作品的时代意义探讨”以缅怀叶永烈。正如吴岩老师在开场致辞中所说:“叶永烈老师的离开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损失。叶永烈不是他自己,他是这一代作家的典范。”
8月7日,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提出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十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
去年《流浪地球》上映,斩获近47亿元的超高票房,2019年也被称作“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科幻十条”的发布刷爆科幻和影视朋友圈,普遍认为它将为国产科幻电影发展带来绝佳机遇,整个科幻电影产业或将进入创作生产蓬勃期。《缉魂》《749局》《外太空的莫扎特》《独行月球》《深海》等新片即将上映,《三体》《球状闪电》等也有明确的进展信息,中国科幻电影令人满怀期待。
10月24日,融创文化集团与科幻世界正式签约,共同宣布成立合资公司融创科幻影业(成都)有限公司(简称融幻影业)。
10月8日,五月启动的首届少儿科幻星云奖在北京揭晓。《蝼蚁之城》获中长篇小说金奖,《道格的秘密》获短篇小说金奖。首届少儿科幻星云奖由董仁威、刘慈欣、杨鹏、张之路、马传思、超侠、陆杨等科幻科普作家共同发起,刘慈欣担任组委会主席,海南壹天视界和成都时光幻象共同主办。
本年,少儿科幻图书出版出现小高潮,涌现出科幻中国系列、时光球原创少儿科幻小说丛书、中国当代少年科幻名人佳作丛书、小幻想家丛书、《超能少年》系列、《少年原野探险》系列、《科学家带你读科幻》系列等一大批青少年科幻图书。少儿科幻星云奖也正是应时而生,它将大力推动少儿科幻的发展,引领少儿科幻世纪的全面到来。
10月17-18日,以“中国科幻研究新时代”为主题的“科幻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重庆大学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日本、印度、意大利等国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线上+线下形式的论坛研讨。
近年来中国科幻研究共同体迅速壮大,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以科幻研究为学术重心,产出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本次论坛是快速成长中的科幻研究青年学术力量的一次大集结、大阅兵。作为科幻研究共同体的优秀代表,与会者们从多个方面总结当下研究进展,开拓新的研究方向,高学术水平的报告和讨论令到此次会议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6月30日,吴岩教授获得美国科幻研究协会颁发的2020年托马斯·D·格拉尔森奖。
11月1-2日,主题为“科学梦想 创造未来”的2020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此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包括开幕会,七个专题论坛、三个主题科幻展览和八项涉会活动等内容。大会发布的《2020中国科幻产业报告》称,2019年中国科幻产业总值658.71亿元,较2018年的456.35亿元增长44.3%,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下半年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科幻活动依然在全国各地频繁举行,尽管规模上有所缩减,与会者都需要健康码,而形式也多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相信疫情的冲击只是暂时的,中国科幻大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
10月30日,2020京东文学盛典举办,《记忆偏离》当选年度科幻推介作品。
11月20日,深圳科学与幻想基金举办五周年庆祝活动,公布第六届晨星奖获奖名单。
12月5日,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作家委员会成立仪式暨钓鱼城科幻社成立仪式在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举行。
11月22日,“中文科幻数据库”开放公测。中文科幻数据库(CSFDB)是一个问题驱动的数据库网站,主要提供与中文科幻相关的关联查询和数据可视化两项服务。截至年底已收录的条目包括:人物9349位,作品25232篇,图书7776种,实体/虚拟报刊及网络发表平台92 个,各类科幻组织 611 家, 国内外重要科幻奖项 33项,建立了华语世界规模最大,考据最深入的科幻知识图谱。
CSFDB是由以刘瀚诚(HeavenDuke)为主持者的民间团队建设和维护的,它再一次充分展现了中国科幻民间力量的强大和生生不息。今年民间力量的另一个亮点是“高校科幻”平台,他们组织了“星火杯”征文比赛、“星火学院”、“青少年科幻创作公开课”、“燎原计划”等活动,喜爱科幻的大学生和年轻人的组织能力和无限活力是科幻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源泉。
12月10日,《赛博朋克2077》游戏全球上市。这款由波兰游戏公司CD Projekt RED制作的科幻游戏在中国成为年度爆款。中国地区PC版预订数量全球第一,而游戏在中国的首日销量“非常强劲”。根据发售首日,斗鱼、虎牙和哔哩哔哩有超过7500位主播在直播玩该款游戏,直播一共吸引了超过1900万的观众。不仅如此,作为科幻亚类的赛博朋克(Cyberpunk)也成为出圈热词,占据大量媒体版面和社交媒体热搜榜单,其“高科技低生活”的现实意义引发了广泛共鸣。
《赛博朋克2077》的走红在科幻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方面都带给我们很有意义的启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具文化意义和时代精神的中国科幻游戏爆款出现。也希望科幻文化的大众传播能走出多样化的特色。
6月28日,《科幻世界》杂志多人有声剧“宇宙的回响”在喜马拉雅上线日,未来局“铥铥科幻电波”全平台500万播放达成。
12月25日,游族网络发布公告,宣布董事长林奇因病救治无效去世,享年39岁。
成立于2018年12月10日的三体宇宙(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三体”全版权的拥有者,其法定代表人和实际受益人均为林奇,正当我们为三体IP开发的新进展而欢欣鼓舞时,这起意外又为三体IP前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正文未收录的其余重要事件):1月13日,“年度科幻产业观察峰会”在北京举办。
3月,由吴岩教授牵头主编的《科学幻想——青少年想象力与科学创新培养教程》出版上市。
4月2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三体》入围高中组。
12月18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20年会在北京闭幕,科幻作家批量进入理事会。
12月23日, 美国科幻研究泰斗詹姆斯·冈恩去世,享年97岁。他的《交错的世界——世界科幻图史》刚刚由世纪文景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