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近10天重大科研成就井喷!3次令世人瞩目这就是中国力量!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3 18:26:24 | 【字体:小 大】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取得跨越式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于科研的投入,尤其是当今国际前沿科学领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目前国家所需,而是面向未来,面向引领。近几天,我国取得的科研成就足以让全国人民振奋,3个重大科研突破,让全球的目光屡次聚焦于华夏大地!
先是嫦娥五号成功发射、落月、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嫦五奔月”任务中许多技术我国都是首次实施。然后是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其强大的计算能力,是目前世界上最快传统架构超算的14个数量级以上。最后是中国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
这三件大事有太多的文章详细介绍过,许多科普工作者也做了十分详细的介绍,这些可自行关注,我们只简单看一下。11月24日清晨,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正式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这也是我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作”。
取自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九章算术”,76个光子的我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即巅峰,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HL-2M装置标志着我国核聚变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为我国核聚变反应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而在这些重大突破的背后,是众多科研工作者日复一日的努力,而这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和背后的高校我们应该了解。我国“长征五号”大推力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毕业于北航;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总设计师“杨孟飞”毕业于西电。此外,长征五号总指挥“王珏”、长征五号副总设计师“杨虎军”、嫦娥五号系统副总设计师“彭兢”均来自北航。
中国量子力学之父,为我国量子领域培养了众多年轻高端人才的“潘建伟”,本科、硕士均毕业于中科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四次刷新光子纠缠的世界纪录,曾获菲涅尔奖的“陆朝阳”,也是中科大的毕业生。此外,论文第一作者多为90后,最小的仅出生于1997年。我国此前磁约束聚变堆总体设计组组长“万元熙”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核工业集团西南物理研究院很多研究员都曾在清北、中科大等我国顶级学府深造。
这3个重大科研成果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突破本身,更深层次的是,这些科研成果背后所需要的是巨大国力支持,低温超导、精密加工、深空控制、高端材料等各行各业的一起努力!还意味着我国又多了一些处于世界顶尖或领先的领域,说明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巨大投入没有白费!
最后,祝愿我国科研实力越来越强,高校发展得越来越好。向为我国科研事业默默付出的英雄们致敬!
|
|
 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