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影响逐步缓解,6月经济迎来疫情后的整体复苏,6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PMI全面回暖,其中制造业PMI为50.2%,较上月增长0.6个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以上。供需两端加快修复,供应链效率提升,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企业预期整体提振。但同时需注意到,当前保就业和保市场主体的压力仍存,7月关注是否有增量政策工具出台。宏观经济继续复苏,盈利在二季度成为底部以及三季度继续好转的预期短期尚难证伪。当前无论是市场整体估值还是近期强势的行业估值水平都进入中枢区域,继续推动需要超预期的因素,A股短期震荡的概率较大。进入三季度后,随着基本面修复预期的兑现、宽信用预期的增强以及资金面宽松逐步回归中性,债券利率或震荡偏弱运行,操作以防守为主。
6月PMI数据整体回升,多数分项落在景气扩张区间。6月制造业PMI 50.2%,回升0.6pct;非制造业PMI(服务业) 54.3%,回升7.2pct。6月PMI几乎全线回升,背后原因主要是复工复产推进、原材料价格上涨速度放慢、外需仍强内需修复等。
往前看,经济景气度从4月谷底回升后,随着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市场信心提升,PMI未来大概率会进一步提升。
生产的修复好于需求,出口短期仍具韧性。供给方面,6月PMI生产指数52.8%,较上月续升3.1个百分点,与物流恢复畅通和生产保障政策有关。需求方面,6月PMI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回升2.2、3.3个百分点,内外需共振回升。
企业原材料成本回落,制造业被动去库存。价格端,6月原材料购进、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回落3.8、3.2个百分点,从“出厂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剪刀差收窄来看,企业盈利情况好转。库存端, “新订单-产成品库存”反映的经济动能指数大幅回升至1.8%(+2.9pct),说明制造业呈现去库存特征,经济处于复苏期。
建筑业PMI高位走高。原因一方面是疫情冲击过去后,基建项目加快落地;另一方面,专项债加速发行和使用,助力基建投资端发力,给市场带来了大量的订单,也提升了市场信心。往后看,近期中央要求地方申报2022第三批地方专项债项目以及推动下达3000亿金融债券,进一步为基建等投资提供资金支持,预计未来建筑业景气度仍将保持扩张。
服务业景气度重回扩张区间。6月服务业PMI为54.3%(前值47.1%),落在扩张区间。随着5-6月本轮疫情好转,居民出行逐渐恢复正常,如国内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显著回升,居民线下消费也在加速修复之中。往后看,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叠加暑期带来的旅游业复苏等也会推动线下餐饮、航空和旅游业等行业的修复,为后续服务业继续改善提供动力。
小企业以及就业指数仍落在收缩区间。6月以来随着全面复工复产的推进,中小企业恢复速度加快。6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回升1.1、1.6、1.3个百分点,但仍落在收缩区间。
从PMI前瞻指标来看,6月金融数据和经济数据整体预计继续改善,但消费等服务业增长弹性待观察,小企业和就业修复仍有压力。7月是政策实施效果和增量政策出台的重要观察期。增量政策或主要以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政策为主,如考虑特别国债、调整赤字率、提前发明年专项债额度等。
对权益市场而言,宏观经济继续复苏,盈利在二季度成为底部以及三季度继续好转的预期短期尚难证伪。复苏交易演化较为充分,无论是市场整体估值还是近期强势的行业估值水平都进入中枢区域,继续推动需要超预期的因素。A股市场短期震荡的概率较大。
对债券市场而言,进入三季度后,中美利差倒挂,货币政策面临更大外部掣肘;随着基本面修复预期的兑现、宽信用预期的增强以及资金面宽松逐步回归中性,债券利率或震荡偏弱运行,操作以防守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