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现场:和平日盼和平——中非首都班吉见闻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2/11 11:02:39 | 【字体:小 大】 |
9月21日是国际和平日,本报记者来到被称为“非洲心脏”的中非共和国。一下飞机,但见首都班吉姆波科国际机场上停放着几架联合国小型救援飞机。机场出口处垒得高高的掩体旁站着荷枪实弹的法军士兵。
除了半年前动乱、政变和最近的一些骚乱留下的影子,这里同非洲其他国家的首都似乎没有太大区别。但走到班吉市民中间,却是另一番情形。
在国际和平日当天,近千名班吉市民聚集在体育场及周边游行,表达他们对和平的期盼。没能如愿参加游行活动的保安奥利维对本报记者说,现在班吉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外省安全形势越来越糟糕,他很多亲属至今仍躲在林中。像奥利维一样谈到安全就愤慨的班吉市民有很多。为记者开车的司机布里斯一提到政变军人就咬牙切齿,他对那些进城抢劫的士兵非常不满。
“有一段时间我非常害怕”,中学教师莱昂叙述说,自己现在去学校都不敢骑摩托车,怕被盯上抢走。在市中心高档住宅区,保罗等3名保安比划着告诉记者,政变发生后,地区内所有银行都被抢,百米外的更是惨不忍睹。在街边靠卖旧书为生的乔治则感叹道,持续的不安全状况令他的生意更加冷清,由于支付不起交通费,他每天只能步行8公里来摆摊。年近六旬的他翻着一本本旧书,向本报记者讲述国家安定时的美好岁月。
中非共和国正在经历30多年来最困难的时期。中非共和国临时总统乔托迪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各方在努力重建和平,中非共和国按照国际社会的要求成立了全国过渡委员会、过渡政府等,并选举出过渡国家元首。对他本人来说,重要的是要首先建立起国家机关,为国家带回和平。他说,和平在一点点恢复,政府方面不久前开始在外省进行缴械行动,恢复社会秩序。
走进中国驻中非共和国使馆,不大的院落里停放着约50辆汽车。大使孙海潮对记者解释说,这些汽车都是中资企业的。孙海潮表示,无论是博齐泽政府,还是现在过渡政府,对中国都很友好。尽管中国企业在动乱和政变中有些小型设备,包括汽车等被抢劫和破坏,但总体来看,由于及时撤离,中方人员安全基本得到保证。而中国使馆馆舍、中国企业援建或投资合作项目的大型设备基本都没有损失。孙海潮说:“尽管经历战乱、政变,经常停水、停电,街上也买不到什么吃的,但使馆在编的7名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岗位,精神饱满。”
孙海潮说,法国想在中非共和国复制“马里模式”,在2015年2月过渡期结束后进行大选。但在接下来的这一年半时间里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中非共和国只有400多万人口,民族却有60多个。被勒令解散的武装“塞雷卡”的2.5万名军人中,80%—90%是穆斯林,而穆斯林在该国的比例只有5%,其与占20%的天主教徒之间的矛盾如今也更加突出。
此外,外来势力,如乍得叛军、苏丹达尔富尔叛军、乌干达“圣灵抵抗军”也影响着中非共和国的稳定。而中非的不稳定又会向周边国家扩散,形成恶性循环。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