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记录坚实的脚步,岁月镌刻奋斗的足迹。翻开2022年昭通市政协履职答卷,担当实干、奋勇争先、敢为善为,绘就了昭通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履职工作的最美底色。
一年来,五届昭通市政协常委会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七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昭通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政协的有力指导下,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服务大局主动有为,履职为民彰显温度,合作共事富有成效,高质量推进各项履职工作,续写了新篇章、干出了新样子。
2022年,五届昭通市政协履职开局之年。这一年,《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昭通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打牢义务教育基础确保高考质量再上新台阶为“人才支撑”战略作出应有贡献》等调研报告得到昭通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批示转办,推动有关民生问题的解决。
“关于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村振兴”社情民意信息,得到昭通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充分采纳和落实,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使命呼唤担当,奋进需要共识。一年来,昭通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调研视察,开展协商议政。全年共组织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2次,开展专题协商7次,组织调研视察活动18次,形成专题报告18份,党政领导作出批示14件(次)。
多领域协商议政。坚持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紧紧围绕助力“六大战略”实施,会同市政府制定年度协商计划,精选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营商环境提升等9个方面的协商议题,深入开展调研视察,积极协商议政,提出科学的对策建议。
小切口建言资政。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精选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共同关注的一批“小切口”、但又事关民生的问题作为协商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昭通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打牢义务教育基础确保高考质量再上新台阶为“人才支撑”战略作出应有贡献》等调研报告得到昭通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批示转办、再次面商和现场会推进,最终转化为有关部门的决策参考,达到建言资政的良好效果。
全方位服务大局。聚焦干部作风、营商环境提升,河长制、林长制落实情况,“六大战略”落实情况等开展专题视察、督察8次。围绕“筑牢防线、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生态修复、增强绿美昭通底色”协商议政,邀请昭通市政府领导到会听取委员意见、回应委员关切。
坚决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昭通市委“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工作部署,积极参加2022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和赤水河流域三省四市政协主席联合视察。认真落实昭通市委安排,昭通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担任昭通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围绕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等领域工作,组织委员深入调研,形成意见建议70余条报市委。
一年来,昭通市政协努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不断彰显政协履职为民的真挚情怀。
谋惠民之策。鼓励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厚植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生关切,为昭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百姓反映民情民意。各界别委员提交提案259件,立案249件,其中与民生问题直接相关的200余件。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反映百姓呼声、汇集舆情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收集社情民意信息40篇,编报14篇,其中“关于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村振兴”社情民意信息,得到昭通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充分采纳办理,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建惠民之言。坚持建强市之言、献惠民之策、尽助推之力,组织相关界别委员48名在全会、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上作交流发言,围绕推动营商环境提升、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巩固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实施产业兴市战略等事关发展大局、事关民生的主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170余条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建议和意见。
做惠民之事。认真落实全省政协系统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部署,结合实际、整合资源,打造“双助推”示范点4个,提供特色产业技术服务240余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46次,寻找就业岗位240个,领办、创办和协办产业项目148个,开展诊疗业务培训讲座、义诊126次,提供1080万元医疗设备,资助低收入家庭孩子607人,为人居环境建设办实事320件,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政策宣传活动310次,投入各类资金2927.6万元,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一年来,昭通市政协把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作为重大政治要求,推动专门协商机构更好“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
探索协商模式。建立《“协商在基层”领导挂联指导制度》《“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工作流程》等,设立“协商议事室”127个,确定协商议题288个,开展协商议事活动167场次,完成协商议题152个,解决民生实事和基层治理难事247件,较好解答了“在哪议”“谁来议”“议什么”“怎么议”问题,推动了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解决。创造性开展“千名委员走基层”行动,搭建“五联系”“六深入”活动载体,建设委员联系专家工作室6个、委员联系专家工作站1个,形成了独具昭通特色的“匠心润童心”“委员话产业·我为乡村振兴献一策”“委员群众面对面”等履职品牌。
强化宣传引导。大力推进“书香政协”建设,组织“厚植书香底色、提升履职实效”专题协商;组织开展“书香满政协、聚智同心圆”委员网络读书分享活动,377名政协委员提交作品395件,网络访问153万人次、投票440万票。同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制定《昭通市政协宣传信息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昭通市政协系统宣传报道工作方案》,组织人员认真采写政协履职典型事例,140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视觉新、立意高、挖掘深的稿件在中央、省、市媒体平台刊播刊载,实现了昭通政协新闻稿件在全国政协媒体平台“零”的突破。讲好昭通故事,传递好声音,昭通市政协系统宣传工作呈现计划性、连续性、系统性良好态势,“凝聚人心、树立形象”的作用不断凸显。
打铁还须自身硬。面对新形势、新使命,一年来,昭通市政协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建强委员队伍,提升履职质效,打造过硬机关,转变工作作风。
激发委员履职活力。建立健全委员履职档案,依规有序做好11名委员辞职相关工作。邀请省社会主义学院专家到昭通对委员进行培训,逐步提高委员履职能力与水平,常态化开展主席会议成员走访看望委员活动,落实委员分批次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制度,组织政协常委视察委员工作情况,推动全体委员做好“履职作业”。组织委员83人次参加党政部门的监督、咨询、论证、评议等活动。
压实专委会工作职责。组织专委会在常委会上进行述职。持续推动专委会联系委员工作,将394名委员全部编入9个专委会,努力为委员知情明政、履行职责提供更好的服务。根据界别性质和特点,明确241件提案由各专委会具体督办,市政协上下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的工作局面进一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