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帮助更多的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从今天起,将为全市家庭和家长朋友们推出由教育部关工委、中国教育电视台、首都师范大学共同推出的“家校共育 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该公开课一共12节,邀请了24位全国家庭教育领域知名专家教授为您答疑解惑。下面来看看有哪些精彩的课程安排和知名专家授课吧!
家庭是为一个孩子打下正确价值观方向的摇篮和最重要的基地,所以家庭和父母对一个人未来成长路上的价值追求,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面对资讯时代,要教会孩子使用互联网,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家长要教会孩子选择,而选择必须要有底色和基础,选择不是技术问题,是价值观的选择,是基本的做人、做事的基准的选择,有了这些东西,才能有有序、有效的选择,所以特别需要重视从父母做起,家长要特别注意培育孩子好的价值观,孩子才能学会面对多元的复杂的社会资讯,才能够选择正确的观点和认知。
孩子接受教育引导和独立的思考、积极实践要结合起来。对于学校也好,社会也好,包括主流价值也好,要做到虚心地听,认真的思考,还要积极去实践。家长的教导、孩子的积极思考、努力实践,三者统一起来,才能牢固地树立起正确的价值,才能够达到这个社会的客观要求:一方面是一个合格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人,一方面你要有积极独立的自我的生活,这是最美好的人生。
一个社会有个主流价值观很重要,父母内化的主流价值观,通过自己的言行去表达出来,让孩子去看到去听到,这种潜移默化的对孩子有影响,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传统,我们的红色价值观念,才能够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
新媒体这种方式往往是多元化的,太多的信息孩子无从去辨别,所以我们现在特别强调主流价值观,如何去找到这个主流价值观,这里家长的引导是最重要的,家长要在孩子获得信息以后,去引导孩子如何辨别信息,因为儿童、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父母的引导对孩子价值观的养成是特别重要的。
① 教育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关注教育部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公众号推送后即可观看。
②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复制上述网址,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家校共育 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专区,即可观看。
原标题:《家校共育 立德树人丨2021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7期——家庭中青少年价值观的养成教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