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古稀的王奶奶由于早些年医疗条件不发达,30多岁时就因下身大出血早早切除了子宫,仅保留卵巢预防过早进入更年期。因自觉没了子宫就不会得妇科病,也出于对以往所受身体创伤的恐惧,王奶奶讳疾忌医。
但今年王奶奶却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小腹胀胀的,肚子似乎也大了一圈。于是老伴便做了她的思想工作,来到上海市同仁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
体检中心的朱凤灵医生在为王奶奶做超声检查时发现,盆腔里竟然长着一个将近十二公分的“大瘤子”,且从影像学图像来看,囊实性包块里血供异常丰富,朱医生脑海里顿时掠过了“卵巢癌”这个疾病。
为了怕老人家过度紧张,朱医生跟王奶奶拉家常般地聊了几句,也因此了解到她多年来未做体检的原因,朱医生深知盆腔肿块的性质需要手术才能明确,但也理解了王奶奶对手术的排斥,于是耐心细致地进行了一番解释。王奶奶初听自己肚子里长了一个这么大的包块,也隐隐猜到这个肿块“来者不善”,顿觉手脚冰凉、六神无主,既担心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又害怕高龄多病的自己手术中会出现意外。好在朱医生接着便向王奶奶推荐了同仁医院妇产科丘瑾主任,并特地打电话联系丘主任,帮她直接加号。
“不要担心,我来帮你。”丘主任见到王奶奶的第一句话就让她无比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丘主任的专业和温暖让王奶奶终于决定坦然接受手术。
2023年4月,在完善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丘主任为王奶奶进行了手术。术中发现肿瘤确实来源于卵巢,且已经侵犯相邻肠管的浆膜面,腹膜表面也出现了菜花样的病灶,肿瘤浸润性生长的特点让它牢牢地固定在盆底,旁边还紧邻着输尿管和血管,但凭借着精湛的手术技艺,丘主任团队顺利完成了卵巢癌根治术。病理报显示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术后王奶奶在妇产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恢复得很快,一周便出院了,并于近期再次入院接受了第一次化疗,这回王奶奶脸上的笑容又回来了,她对战胜病魔有了更大的信心。
在我国,卵巢癌年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 3 位,位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恶性肿瘤之后,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病死率位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2020年注册统计的中国女性新发卵巢癌患者超5万例,死亡病例数近4万例,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于女性恶性肿瘤前列。
但卵巢癌具有难发现、难治疗、易复发的特点,故称之为“沉默的杀手——妇癌之王”。
遗传因素: BRCA基因突变或林奇综合症相关的基因突变会增加卵巢癌的患病风险。所以卵巢癌/乳腺癌家族史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有两位或以上的近亲患有卵巢癌,则预示着卵巢癌患病风险较高。
与月经相关疾病:过早开始经期、过晚进入更年期、或两者兼具,都可能增加卵巢癌的患病风险。另外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月经紊乱等患者,卵巢癌风险也会有所增加。
电离辐射及石棉、滑石粉等有毒有害物质,高脂饮食、肥胖及吸烟,均可增加卵巢癌风险。
卵巢癌目前尚无明确的预防方法,仅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降低卵巢癌的患病风险。
基因检测: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卵巢癌、乳腺癌的女性,建议进行必要的基因检测,确定有无基因突变,明确患病风险,做到及时干预。
当发现小儿有性早熟或过早阴道流血,生育年龄妇女有闭经、月经紊乱、腹部包块、下腹痛,绝经期妇女有腹胀、绝经后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争取治疗时间。
目前对卵巢癌治疗原则是:手术为主,配合化疗、靶向治疗、放疗的综合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卵巢癌的首选方法,早期卵巢癌选择全面分期手术,争取将肿瘤切除干净,进行准确的肿瘤病理分型和分期。晚期卵巢癌选择肿瘤细胞减灭术,即最大程度地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病灶,减轻肿瘤负荷,但手术难度大,加之老年患者合并症多,对于术者团队的手术技巧和围术期管理要求很高,常常需要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
王奶奶还在慢慢康复中,但她的经历却告诉我们,体检真的很重要!不要忽略体检,要重视身体发出的警告,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