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9日至12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中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承办的2016“声音的重量”中国第二届华语配音朗诵学术盛典在北京星湖园酒店胜利召开。盛典吸引了来自中美澳新、两岸三地的近四十位杰出华语语言艺术家、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近10位专家学者、全国近三百名广播电视行业业务骨干、高校教师代表、硕博生代表及由全国各播音主持院系选送推荐的特优生代表前来参加。在这场被业界广泛赞誉为“史上规模最大”“最高”“最强”的声音巅峰盛会上,各界嘉宾代表共同探讨华语有声语言艺术的昨天、今天、明天,探析互联网时代华语有声语言艺术走向世界的这一神圣使命。
本届大会以“声音的重量”立题,围绕广告演播、影视对白配音、专题与纪录片解说、朗读朗诵等四大艺术类别,从老一辈声音语言表演艺术家及其辉煌的人生经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发源点展开学术探讨。每场议程安排共分为:《经典回眸》《艺术人声》《锵锵三人行》《时空对话》《声音百问》《点评新声》《代表之见》《论文宣读》《经典创作谈》《经典再现》《学术观察》等11个环节,形式丰富、内容多样,力求学术研讨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除此之外,在晚间还分别安排围绕广告、影视对白、专题纪录片、朗读朗诵等类别进行实战性特训。参会代表现场演绎自选作品并由对应门类的艺术名家、专家学者现场予以点评、指导、示范,赢得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高潮叠现。
9日上午,大会在北京星湖园酒店吉祥厅正式开幕。随着灯光渐亮,别出心裁的录音棚风格造型的舞台设计被代表们纷纷赞誉为“惊艳”,在央视纪录片解说艺术家浩宇充满思辨、诙谐、幽默风格的主持下,一位位老、中、青三代的华语杰出声音艺术家、学者先后从“录音棚”走出:殷之光、乔榛、陈铎、冯雪銳、李娟、张悦、齐克建、张妙阳、田丽云、丁龙江、吕忠堂、石班瑜、曾志华、任志宏、王宇红、钟有道、肖玉、孙悦斌、贾小军、王明军、阎亮、郭杰、一舟、姬国胜、陈红、查谦、姜广涛、张云龙、刘真平、汪洋、康毅等。这些平时因声音为大家所熟悉的声音艺术家“真身”露面,辅之以记忆里熟悉的声音,勾起了现场全体人员无限的遐思与回忆,恍若穿越了阻隔的时空,催人热泪盈眶。
在原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厂长、著名表演艺术家乔榛的诗朗诵《小草的心》中,第一场研讨会正式开始。为中国译制电影奉献了毕生青春年华的乔榛在会上讲到自己第一次收徒的故事,还分享了许多退休后的心路历程。在谈到当下的译制电影问题和出路这两个问题时,乔榛指出,译制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价值是永恒的。随后,主持人邀请澳洲语言艺术协会主席吕忠堂、中央电视台任志宏登台开启 “锵锵三人行”。吕忠堂、任志宏分别回顾了自己和乔榛老师结识的经历,并回忆起当年学习乔榛老师代表作品《雨巷》《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日子,盛赞乔老师“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献给了语言艺术”。
之后,满头银发、依旧风度翩翩的中央电视台陈铎先生的登台又掀起一股热浪。这位当年创造央视纪录片最高收视率记录的《话说长江》的主持与解说,将人们的思绪一度带回了33年前。多年来,横跨主持、解说、朗诵三界创造辉煌的艺术家,被学术观察员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王明军副教授赞誉为“严谨治学的楷模”。
9日下午,堪称“最贵重”学术研讨。来自香港、台湾、内地三地的最有代表性广告配音艺术家冯雪锐、钟有道、孙悦斌齐齐亮相颇为引人侧目,被主持人誉为华人广告配音界的“三座高峰”的艺术家的广告配音作品已经成为时代的烙印。香港地区著名配音艺术家冯雪銳的形象并不太广泛为在场代表所熟悉,但当冯老提起自己的诸如《新闻联播》开播前“飞亚达为您报时”和雀巢咖啡“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等一些配音代表作时,参会代表恍然大悟,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冯老师从自身经历开始讲述:生于印度尼西亚,长于北京,到北大荒插队,最后到香港进入了配音界。在北大荒插队时期,冯雪銳老师带了部《新华字典》反复研读,在后来香港邵氏公司筛选国语配音演员时,由于能够无障碍阅读繁体字文稿,于是从三千多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在邵氏时期,冯老每年定额要配48部电影;在嘉禾时期,冯老参与制作80%的电影,还曾创下连续40小时未出过录音棚的纪录。冯老还回忆起自己是如何开启对声音事业兴趣的,他深情地回忆起他的美术老师孙敬修老先生。冯老一生配过1500部电影、2000多部/集电视剧的剧中主角,已成为当代同行难以超越的高峰。所以,在自称“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的冯老面前,主持人戏称:孙悦斌七零后不叫帅,冯老七十后才叫真的帅。钟有道、孙悦斌坦言,在自己的成长道途中,冯老的配音艺术对自己有着重大影响。
连续四天,以乔榛老师为首的几十余位代表着华语有声语言艺术顶尖水平的、多年来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作为各个环节的主讲嘉宾,与代表们分享着自己曲折而又精彩的心路历程。这些人生经验,也为参会代表开拓了眼界,指引了方向,让全体代表收获颇丰。
本次大会真正搭建了艺术家与参会代表“同吃住,共成长”的平台。代表可以利用任何空闲时间与艺术家进行交流。每天的议程计划在晚上九点半结束,但反响甚好使得会议总会持续到十一点。散会之后,代表们还会围绕着一位位艺术家热心请教学习,呈现出一片好学、敬业的氛围,传帮带的热潮令人嘘唏不已。
大会的学术观察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会不仅有丁龙江、曾志华、王宇红、王明军、郭杰、查谦、阎亮等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著名学者同艺术家进行高峰对话、访谈交流,共同探讨互联网时代下华语有声语言艺术的发展之道,还设有“论文宣读”环节,由参会学术代表同艺术家面对面地交流学术观点。作为博士生导师曾志华教授的研究生、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硕博生代表罗景昕带来了他的论文《孙悦斌电视广告配音艺术特色初探》,并简要宣读了论文的基本观点。在之后的发言中罗景昕戏称自己对孙悦斌老师作品了解和掌握比老师本人还要深刻。孙悦斌老师也对此做出了回复,称自己的作品往往是在市场选择下诞生的,还未经过系统的学术体系去构建,这一研究对自己今后的创作来说非常有意义。在罗景昕的提议下,孙悦斌老师为现场代表献唱了他个人原唱的单曲《你别哭》,引爆了场内的热烈氛围。而丁龙江教授专门组成了一个5人研究小组,近期在专题研究香港凤凰卫视张妙阳先生,小组成员轮番上阵宣读论文的华彩段落,引得张妙阳先生连呼过瘾。
本届大会还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游勇。虽然自小不幸罹患脑瘫,但是他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地学会说话、走路,并努力学习取得大专文凭,在深圳和正常人一样耕耘着自己的事业。就如这位代表自称,可能今生未必有缘成为一位声音艺术家,但是他也在用声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这次参会抱有一个非常单纯的想法,就是想一睹这些华语地区成就最高的语言艺术家们的风采,想从他们的经历和故事里获得更强的动力,鼓励自己更坚强地走下去。他的故事令在场的嘉宾代表无比动容。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主持人张悦老师即席发言,给予他肯定和鼓励,并结合自己主持《残疾人之友》的见闻,向游勇介绍了她曾经采访过的中国康复中心主治医师提出过的建议:放慢速度、咬清字音、大声说话。最后由张悦老师代表组委会向他颁发了特别鼓励奖。
游勇的理想相比于其他华语有声语言艺术家的代人或许稍显平凡,但其背后所代表的全国数以万计的脑瘫患者为自己好好说话、好好生活所付出的汗水,和组委会追求的推动华语有声语言艺术的发展所付诸的努力殊途同归,都是致力于让这个有声的世界更加美好。
在语言艺术的行当中,发声技巧、情感表达技巧等技术上的问题往往是走在艺术感染力形成之前的。要成为华语声音界的顶梁柱几乎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要嘉宾们就他们所从事的门类,给予实际具体的点拨,这样才能更好地精进成长。为此,大会特地在每晚安排实战特训环节,为参会代表具体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创越时空的对话艺术家们热情洋溢地参与到实战演练的指导环节。冯雪銳、张妙阳、钟有道、孙悦斌担任广告演播实战的导师;李娟、陈红、姜广涛、张云龙担任影视对白实战的导师;田丽云、任志宏、王明军、肖玉、担任专题纪录解说实战的导师;张悦、王宇红、郭杰担任朗读朗诵实战的指导嘉宾。
那些由大师们塑造的经典声音形象再一次被搬上声音的舞台。不过,这一次演绎经典的主角变成了当年那些大师的追随者如今的参会代表。因此,在10月9日晚广告演播的实战环节中,我们听到了“滴滴香浓,意犹未尽”、“你能品味到的历史443年,国窖1573”、“轩尼诗原创xo”、“愈欣赏,愈懂欣赏”等广告佳作。
来自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张树楠代表带来了雀巢咖啡的经典广告语“味道好极了”。这段广告的原声冯雪銳针对张树楠的演绎指出:“味道好极了这个感觉,就是要有味道。这句对白,我希望让人家感觉到你作为一个配音者,真的特别欣赏这种咖啡的感觉”。来自香港凤凰卫视的张妙阳也指出,把所有的技巧抛掉放空,用心去体会,才能把那种喜悦和满足演绎出来。经过了几次反复地演练,张树楠终于演绎出令全场报以热烈掌声的雀巢咖啡广告词,而他也被冯雪銳老师赞许为“可造之材”。就在这样的切磋琢磨中,登台尝试的代表们实战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0月12日晚,全体艺术家、代表再次齐聚吉祥厅,开启“声音者与世界的对话”环节。在对话环节,组委会邀请了十多位活跃在广播电视界实践一线的优秀声音制作人、纪录片导演、广告导演、配音导演、新媒体运营代表、语言平台、朗诵会制作人、朗诵经纪人组成的特邀代表团,再一次为大家搭建事业交流的平台,共商华语发展之路。
在人民朗诵艺术家殷之光老师擂响的隆隆鼓声和激昂朗诵声中,大会的随之进入最后一个阶段交流晚会。艺术家们纷纷登台为大家带来经典的不朽作品。被主持人概括为“一生只做了一件事,一件大事朗诵”的殷之光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再次激发出代表们热情的泪水,目送步履已经蹒跚的八十老翁殷之光离开会场时,全体起立,全场热烈的掌声持续了近五分钟之久。殷老的一句“假如有一天我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想说我这辈子没有虚度”,伴随之的是代表们满眶真切的泪水。
乔榛老师坚持放下拐杖站立在舞台上带来经典诗作;周星驰御用配音石班瑜老师带来“全国首播”的周星驰代言广告视频,以及他亲身现场演绎的《大话西游》和《唐伯虎点秋香》精彩片段;由冯雪銳老师担任配音导演、台湾配音女皇李娟老师为张曼玉配音的《新龙门客栈》中的碟片佳作;饱含深挚情意与思念,孙悦斌老师带来诗朗诵《姥姥,我想你了》,旅澳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吕忠堂老师带来的别具一格的《雨巷》。这些富有重量的声音,将我们的思绪拉回了那过去的时光,令所有在场的人潸然泪下。
10月13日零点三十六分,在主持人再次恳切的催促下,艺术家和代表们意犹未尽,纷纷驻足在录音棚的舞台造型前合影留念依依不舍地结束了大会的所有议程离场,本届盛典到此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旅澳朗诵艺术家吕忠堂说:在会议期间他几乎都没敢去上洗手间,因为这些华语声音界的杰出代表们的心路历程、艺术心得,都是胜义纷披、弥足珍贵。而来自湖南的唐丰果代表在离会返乡途中的信手感言,抒发了所有代表之心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可就在踏上归程的一刻,内心泉涌感动无数!望来时,忐忑不安,纠结于来干啥?能有啥?没成想,四日之功,竟这般弥足珍贵!之光翁,以不便之身,尽全身之力,演绎仙霞之文,豪情击鼓;雪锐翁,担孱弱之躯,远千里之途,妙解行业之密,信手拈来;乔臻师,苄羸疾之体,蕴浩源之爱,铿锵启蜀道之难,盛情拳拳这一幕幕一道道字字句句,尽显老一辈艺术家之精神,亦现学术探讨之琤琤。太多了,我辈得之太多了!大齐之言,基础为精;悦斌之教,吐字归音;有道之说,回归本真;明军之导,言前先听;宇红之传,物像入情;龙江之启,求准求心;李娟女士敬业之道、斑瑜先生独特之声声声入耳字字入心,如黄钟大吕似暮鼓晨钟!感激浩宇之辛苦!感谢组委之温情!感恩老师之传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启:我辈当为这师恩浩荡---鼓掌鼓掌鼓掌!”
中国第一届华语配音解说学术研讨会在南国千年秦灵渠之畔成功举办,开始了首次华人语言学术的探索之旅。中国第二届华语配音朗诵学术盛典的圆满成功,再次见证了华语配音朗诵艺术家代代相传的传统和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同时,也为未来将举行的第三届华语配音朗诵学术盛典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