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有声的中国:口语传播与国家…
 2023“汉字缘”国际故事大会…
 千龙网首页改版全新上线
 千龙网:全景记录做报道 终端…
 千龙网拍摄推出提升首都老年…
 2024国内外十大新闻事件盘点…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介绍2024…
 蓝皮书回顾2023年中国法治发…
 你应该知道的影响世界的十大…
 “拖地机器人”、“悬崖感知…
 七大值得感恩的科技发明
 开发商降价“未遂”被约谈这…
 合肥院子项目降价6000元㎡被…
 地产商降价6000元平米被阻止…
 各地文旅热点不断 大数据见证…
 今年暑期旅游旺季并未受近期…
 中国入境游活力足(迈向旅游…
 我国慕课学习人次达12.77亿…
 深化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助…
 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时政新闻眼丨中俄元首再次会…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2023年…
 时政新闻记者的天性是什么?
 安徽省省长王清宪等答记者问…
 国防部:解放军坚决果断回击…
 5月15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
 中国“建构河流伦理”倡议引…
 扬长避短不搞“一种模式”(…
 欧盟或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三件事:台当局果然高兴早了…
 2024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中央一套综艺节目中央一套综…
 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为52%!…
 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青岛分拨…
 【朝医新闻】刘小娟入选“中…
 宁夏银川:玩转微科学 “趣”…
 粤桂小学:智趣科技 筑梦未来
 宜宾市叙州区南广学校开展“…
 今日头条!项目最新动态【官…
 品质优于价格?来看看2024年…
 2024年05月天津东丽买房不纠…
 联手携程开拓入境游 2024湖南…
 张家界文旅亮相香港巴士 两地…
 中国旅游日阿拉山口市文旅活…
 专家:人工智能可多方面提升…
 广西:围绕十个方面全力做好…
 人工智能技术在重塑教育与学…
 2024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最近的时政热点常识10条(3月…
 近期时政素材10条_2022年1月…
专题栏目
湖南视觉网络"模板城"--汇集CMS、EShop、BBS、BLOG等系统模板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国际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有声的中国:口语传播与国家叙事 第七届口语传播学术论坛圆满召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5/24 14:42:33 | 【字体:

  2022年11月19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口语传播学术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圆满召开。论坛聚焦“有声的中国:口语传播与国家叙事”这一主题,开设“中国故事与国际视野”、“理念演进与人才培养”、“数字构建与传播经验”、“口语叙事与传播实践”、“校外教育口语传播矩阵构建”五个分论坛。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博士、硕士研究生齐聚一堂,交流研讨。

  本次论坛是正值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的一次学术盛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口语传播的作用不可小视。口语传播理论研究的范畴涉及传播各个层面。无论是数字智能时代的口语传播实践还是理论,都为构建中国特色口语传播体系提供了一片亟待开掘的沃土,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机遇。因此,与会专家学者及业界人士聚焦“有声的中国:口语传播与国家叙事”这一主题,共叙媒体变革,共话口语传播发展,为口语传播当前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开出“良方”。

  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顾红亮,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党委副书记、看看新闻首席运营官宋菁菁致辞。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奇华主持开幕式。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顾红亮在致辞中表示,华东师范大学坚持卓越育人、卓越学术的办学理念,深入开展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将研究视角聚焦时代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目前,大数据、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在新文科的学科建设中,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语传播学科显得十分必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亲可近可爱的中国形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以包容、开放的姿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培育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口语传播人才,成为了时代赋予的新课题。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党委副书记、看看新闻首席运营官宋菁菁认为,话语是信息和情感传递的重要载体。媒体融合转型背景下,主流作品的传播语态从大屏的殿堂感向小屏的通俗化转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主流媒体人基本掌握了双屏传播的语言规律。站在新起点上,我们的传播工作要有更高的站位:首先,传播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讲好真实鲜活的中国故事;其次,作为上海的新闻媒体,要讲好上海经济发展的故事,展现上海国际大都市充满活力的形象;同时,要不断优化传播语态,持续探索故事化、个性化、垂直化的口述方式,真诚地记录这个时代。

  专家主旨发言环节,教育部戏剧与影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从口语传播的效能、效力与口语传播的人才培养角度进行了分析。近两年,新文科建设逐渐深入,注重交融借鉴交叉,这给播音主持专业在内的艺术类学科带来了反向性的冲击。因此,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播音主持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更符合当下中国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同时,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要更注重人文素养,将理论与文化成果运用到播音主持实践中,这是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

  教育部戏剧与影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发言

  浙江传媒学院姚争教授聚焦新学科目录调动背景下,口语传播人才的变与不变;以及在变局中,人才培养如何主动应变、创新求变。一方面,播音主持专业与口语传播同源同构的学科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是不变的,二者无论从学科层面还是从专业实践层面,交叉整合是可能的、必须的、适时的;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社会发展产生深层次的结构性变革,播音专业的核心能力在泛化的同时不断异化。因此学科目录的调整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主动回应。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与艺术学院教授曾志华从自己所负责的“有声书类节目声音传播”项目出发,围绕有声书类节目声音传播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当前广播的生存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广播媒体的影响力被削弱和分散,广播有声书类节目面临着诸多困境。曾志华认为,在新媒体平台上,广播有声书类节目要守正创新,要洞悉“谁在听”、“谁在生产”与“节目还是产品”三个核心问题。在媒介化的基础上注重用户思维,打造出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优质作品。

  如今,网络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语言表达与社会交往方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文字语言表达能力退化,患上“文字失语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贵武教授指出,“文字失语症”的病因是碎片化阅读重塑信息处理方式、强社交需求催生新交流范式、网络语言泛滥改变表达习惯。因此,作为受众要培养深度阅读的习惯,提高文字接触比例。平台要鼓励优质内容创作,提供稳定输出平台;媒体行业要引导优质文字流行,引领语言健康发展。

  上海东方卫视新闻主播何卿从自己与新闻业界、学术界、文艺界杰出人物交流对话的工作经历展开,从他们的视角对上海疫情期间媒介行为和传播现象进行判断评说。其中,何卿从与白岩松的对话中为大家提炼出“充分报道”的核心观点:新闻首要的任务是陈述事实、呈现事实。报道的客观并非要求所有的报道都站在客观角度,而是所有的报道都要出现,使得呈现的结果是客观的。最后,何卿寄语广大在校学子,在自媒体时代要报道事实、尊重事实、还原真相。

  在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中国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国“走出去”,媒体人的责任重大、挑战巨大。上海东方卫视新闻主播于飞认为,数字时代,媒介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几大矛盾,分别是“媒介构建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个体感知的媒介表达与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媒介素养与资源获取之间的矛盾”、“数字技术发展与媒介良知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数字丝绸之路时代,要做到天地间多向交互奔赴,与奔赴中的孤岛、沙洲与潟湖共存。

  最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MFA硕士点点长巩晓亮副教授对我国口语传播研究的学术图景进行了分析展望。他认为当前我国口语传播领域应该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技术与口语、口语传统方面丰富“中国特色口语传播”体系建设。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中国特色口语传播要关注内在传统口语的基因密码,希望未来能够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中国特色口语传播学科,做出具有新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学术贡献。

  当日下午,五场主题分论坛同步举行。围绕“中国故事与国际视野”、“理念演进与人才培养”、“数字构建与传播经验”、“口语叙事与传播实践”、“校外教育口语传播矩阵构建”五大议题,与会专家学者与优秀论文作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分论坛上思想交锋,观点碰撞,为每位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饕餮盛宴。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于晶,华东师范大学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陈虹,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刘秀梅、沈嘉熠、马力、张玲平等老师莅临论坛并参与研讨评议。

  自2013年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建“主持人工作室”以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直在积极推进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合作。过去九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上海广播电视台合作共建了“主持人工作室”和“名优新播音员、主持人驻校工作站”,为我校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实践平台。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学界业界合作,实现“传经送宝,无缝对接”,探索新时代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新模式。

国际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国际新闻:

  • 下一个国际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国际新闻 有声的中国:口语传播与国家叙事 第七届口语传… (05-24)
    普通国际新闻 2023“汉字缘”国际故事大会圆满落幕 (05-24)
    普通国际新闻 中国“建构河流伦理”倡议引发国际人士热议 (05-23)
    普通国际新闻 扬长避短不搞“一种模式”(评论员观察) (05-23)
    普通国际新闻 欧盟或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中方:保护主义… (05-23)
    普通国际新闻 突发!重庆凌晨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致4死1伤 (05-22)
    普通国际新闻 重大交通事故致14死37伤!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 (05-22)
    普通国际新闻 吉林发生重大交通事故18人死亡1人受伤 (05-22)
    普通国际新闻 5月19日国内国际热点新闻简报60秒速览今日15条… (05-21)
    普通国际新闻 2024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汇总 最近的新闻大… (05-21)
    普通国际新闻 今日早报 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 每天一分钟 知… (05-21)
    普通国际新闻 抖音电商发布2024消费者体验报告 多措并举优化… (05-20)
    普通国际新闻 中国新闻网首页新版上线 (05-20)
    普通国际新闻 苏陕携手打造东西部协作“升级版” (05-20)
    普通国际新闻 2020《国际》时政热点汇总(11月18日) (05-19)
    普通国际新闻 深藏台当局立法机构内的“武林高手” (05-19)
    普通国际新闻 外交部欧亚司负责人介绍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华进… (05-19)
    普通国际新闻 2023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汇总 最近的新闻大… (05-18)
    普通国际新闻 凝聚战略共识中欧合作再出发 (05-18)
    普通国际新闻 2023最新国内外新闻大事件汇总 - 最近的新闻大…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