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关系回暖的大背景下,中美俄三角关系会如何变化,全世界都对此十分关注。
然而,普京总统一句“前所未有”,消除了国际社会对中俄关系变动的猜忌,而中方的邀请函,也在元首专机刚落地北京后,就送到了俄罗斯的手中。
从巴厘岛到旧金山,中美这条曲折的会晤路线,也总算是走完了,虽然过程比较辛苦,但是结果还是乐观的。通过这次会面,中美恢复了军事上的沟通渠道,国际热点问题也都谈了,美方还特意安排了中方元首和美国商业界人士的会面,总体来说收获不小。
在中美回暖的趋势下,美国的众多盟友纷纷找上门来,同中方主动缓和起了关系。而这样的背景之下,和中美同处于大三角中的俄罗斯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也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对此,俄总统普京亲自给出了回应。日前,在出席一场论坛活动时,普京在讲话中表示,中俄两国的关系,当下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中,无论是经济、交通还是能源等领域,都存在大规模的合作,之后中俄也将携手共同努力,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和民主的国际秩序。
在当前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上,普京总统用“前所未有”四个字,直接消除了西方世界对中俄关系的猜忌。事实上,俄方对于中方的信任,一方面是明白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以及中美俄三国不同利益的引领下,大三角不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化,等边三角形更是不可能出现。
中俄的关系,如今已经不限于单一领域,而是涵盖了政治、经济、安全、文化以及多个方面,在各个重要的领域都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协作。所以,在这一关系的基础之下,中方在专机落地后,就主动给俄方发出了一封访华的邀请函。
据我国外交部表示,应中方的邀请,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将于近日率团访华。杜马是俄罗斯的主要立法机构之一,主要负责的事务就是各种法律草案,包括国防和安全。所以在俄罗斯的国家治理结构中,杜马发挥的是最核心的作用,是俄方政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
虽然普京总统给了“前所未有”四个字,但是要百分之百肯定俄方对于中美这次会晤完全没有疑虑,肯定是不可能的。在中方赴美参会期间,俄卫星通讯社曾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美国当前正在同中方就对俄制裁以及石油价格上限问题上展开合作。
但是在经过查证之后,中方从未发表过这样的言论,也没有相关的举动,中俄在能源领域在今年反而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所以,美方这样的片面之词可不可以信,中方可以当面给俄方一个答案。
此外,在中美两国的通报中,都有提到巴以局势和乌克兰局势,而这两点也和俄方息息相关。俄乌冲突当中,俄罗斯是冲突的当事方,美国是乌克兰背后最大的推手,面对乌克兰当下的僵局,美方的态度如何,中方可以充当信息的传递者。在巴以局势上,美国也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美方态度如何,如何促成停火,作为常任理事国的俄罗斯,也是不可以缺席的。
在关键事务上互通有无,中俄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6月份瓦格纳兵变事件,俄方第一时间就派人来了中国,所以能达到“高度互信”这个程度,是中俄共同实现的。
俄乌冲突两年时间,西方世界不管是金融手段、军事手段还是舆论手段,都没能拖垮俄罗斯。经济发展上,俄罗斯反败为胜,全年GDP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军事上,俄罗斯一国抵多国,虽然打的艰难,但是战场上的态势并没有输。舆论上突破了美西方封锁,巴以冲突爆发为俄罗斯扭转局面,让制造舆论的美国,反而陷入了不利境地。
所以对于当下的俄罗斯来说,主要的生存之道,就是实现从西方向东方的转变,而中国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而对于中国来说,当下的地缘政治环境也不容乐观。经济上,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发明出了“脱钩断链”这一套;军事上,美国拉拢和怂恿周边国家制造围堵和封锁,不断在台海、南海做出恶意动作;舆论上,美西方高喊所谓的“人权”口号,给中方在国际社会上扣上了子虚乌有的黑帽子。
所以中方的目标,就是争取以和平发展的方式实现封锁和突围,而俄罗斯正是我国实现外循环的一个重要节点。
总之,中俄保持合作和高度互信,是符合各自利益的正确选择,也是在当前形势下无法改变并且将长期发展下去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