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去北大读新传,在选专业上就要仔细一些了。2022年的学硕名额全部给到了推免,不招统考生,下一年可能还会这样。所以,同学们大概率是会去选择北大的专硕,也就是新闻与传播硕士。而在北大,是有三个学院在招这个专业的,分别是: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院和深圳研究生院的汇丰商学院。
注意了,虽然招生简章上面公布的考试科目,都叫做《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与《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但这三个学院的同名专业的考试卷子却不完全相同。
首先,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传专硕,题量适中,题型常见,就是考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以评论为代表的实务题。但是,22和23年的试卷上出现了英文材料的实务大题,难度比往年略高。
其次,新媒体研究院的新传专硕,论述大题较多,也有少量名词解释,研究方法考得多。对考生的分析能力要求大,没有新闻实务题。
最后,深圳研究生院的新传专硕,往年的题量较大,题型也很常规,考的是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不考新闻实务,热点考得多。但23年根据同学们的回忆说,真题与新闻与传播学院一样。
综合看这三个学院,如果你喜欢新闻实务,那就选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硕。如果不喜欢做采写和评论的题,就选新媒体研究院和汇丰商学院,在这两者之间,可以按地区来选。
总的来讲,无论是哪一套真题,北大的新传都不是很好考,纯基础的“送分题”少到可以忽略,热点考得多,提问方式宽且灵活。需要比较好的理论底子和知识整合能力。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北京大学享有“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之摇篮”的声誉。1917年,徐宝璜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新闻学》选修课,是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开端;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由校长蔡元培亲任会长,这标志着中国新闻学科的诞生。2001年,北京大学恢复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时代发展、面向国际前沿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2月,是一个专注于新媒体创新发展的科研教学机构。研究院依托北京大学的学术科研积淀,致力于推动新媒体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努力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思想库、人才库和成果库。新媒体研究院致力于打造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专注于新媒体传播、新媒体产业政策、新媒体经营管理、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新媒体教育、新媒体技术、网络安全、数据挖掘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办于2004年,是集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学院,由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教授担任创院院长。学院开设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学双硕士”、“北京大学管理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学双硕士”、“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北京大学管理学硕士”、“北京大学金融硕士(数量金融)”、“北京大学金融硕士(金融管理)”、“北京大学金融硕士(金融科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财经传媒)”、“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等全日制硕士项目,同时招收全日制西方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另外,学院从2010年起开设EMBA项目,并从2013年开始招收在职MBA硕士研究生。学院同时开设高级管理人员培训项目(EDP)等非学位教学项目。
北大的官方网站没有公布过报名人数,所以无法计算出精确的报录比。下面是近几年的实际录取人数:
对于24考研来说,23真题就是最新的了,也是最具有参考意义的真题。以下是回忆版,欢迎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