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诗昂 吴春波 文 朱哲 摄影)11月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解读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五年来的主要成就以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唐兴丽介绍,本次论坛被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全国范围内唯一以“空中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是目前河南省承办层级最高的论坛。
经国家批准,论坛将于11月16日在郑东新区龙子湖智慧岛的中原龙子湖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主题为“做大做强中卢货运航线空中丝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局、卢森堡交通和公共工程部、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外交部作为支持单位。
唐兴丽介绍,鉴于目前全国疫情及省内疫情形势,本次活动的主论坛和分论坛均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模式举办,原则上郑州以外的嘉宾以线上方式参会。大会开幕式和主论坛分别设立郑州主会场、北京分会场。
一是由河南航投牵头承办的航空货运工商领袖峰会,邀请卢森堡大公国驻华大使、中国驻卢森堡大使、卢森堡货航总裁兼CEO等与行业专家互动对话,进一步深化豫卢经贸合作。
二是由河南机场集团牵头承办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论坛,邀请国内外政府官员、货运航空公司代表、专家学者共同展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和航空货运发展前景,推动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合作走深走实。
三是由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管委会牵头承办的航空经济发展论坛,将邀请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等国内外知名专家,聚焦航空都市建设和航空经济发展展开深入探讨,助力郑州航空大都市建设,推动河南航空经济发展。
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冰表示,豫卢交流合作取得的最突出成效是双方架起了一条连通欧亚、辐射全球的“空中丝绸之路”。五年来,河南省和卢森堡围绕共建“空中丝绸之路”不断深化。从一条航线到网达天下,从贸易往来到民心相通,双方经贸、金融、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也持续拓展。
据介绍,“新鲜卢森堡”双向跨境E贸易平台、卢森堡旅游签证便捷服务平台等一批项目先后落地郑州,河南跨境电商“1210模式”在卢森堡开展试点,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合作论坛成为双方机制性交流活动,卢森堡金融推介会、河南旅游推介会、“欢乐春节河南文化艺术团”交流演出、“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等一系列活动分别在两地成功举行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全面铺开,进度和成果均超出预期。
李冰介绍,本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卢森堡首相、副首相将以视频方式出席,中卢两国大使也将视频参加。此外,比利时、匈牙利、土耳其、新加坡、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柬埔寨、菲律宾、墨西哥等来自欧洲、亚洲和美洲9个国家的10位驻华高级别外交官(其中包括7位驻华大使)也将应邀出席各分论坛活动。
唐兴丽介绍,五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坚决扛稳“空中丝绸之路”建设重任,开拓进取、敢为人先,探索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新路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河南力量。
一是以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建设为着力点,打造国际合作互促共赢新纽带。五年来,在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的引领带动下,“双枢纽”建设成效显著,合作领域持续拓展。
数据显示,五年来,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了54.4%,年均增长9.1%,货运吞吐量和国际货邮吞吐量达到70.5万吨和54.5万吨,分别位居全国第6位和第5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卢森堡芬德尔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了40.3%,年均增长7.1%,2021年达到112.5万吨,在全球货运机场排名从第20位提升至第18位。
目前郑州机场和卢森堡芬德尔机场开通的全货机国际航线实现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全覆盖,货运保障能力位居全球前列。卢森堡旅游签证(郑州)便捷服务平台打通了我省及周边地区与26个欧盟申根国家人员交往的便捷通道,豫卢两地多元化开放合作平台逐步建立。
二是以多式联运协同推进为突破点,创新“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新模式。河南在全国率先创新了四路协同发展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新模式。
其中,河南机场集团在全国率先研发以机场为中心的多式联运数据交易服务平台,牵头成立国际物流数据标准联盟。入驻卡车航班公司90余家,开通冷链、邮快件和跨境电商空陆联运示范集疏网络10条,运输网络覆盖全国90多个大中城市。“空中丝绸之路”空铁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和“米”字形高铁物流网络铁公空多式联运项目被评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郑州机场空空中转项目成功入选中国民航局首批提升航空物流综合保障能力试点,目前国内外合作航点超过50个。
中欧班列(中豫号)已初步形成“19个目的站点”和“8个出入境口岸”,覆盖欧洲、中亚、东盟、亚太(日韩等)的国际通行线路网络,境内集货范围覆盖全国3/4区域,打造出“数字班列”“恒温班列”和“运贸一体化”等河南特色名片。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开行首条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专线“菜鸟号”,获批国内首个跨境电商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试点,在全国率先开辟平价跨境电商包机航线,两年来郑州列日、郑州洛杉矶、郑州纽约三条专线亿元。
开通郑州至连云港、青岛、天津等港口的海铁联运班列和周口港至连云港、淮安港、太仓港、上海港、洛杉矶长滩港等港口的集装箱航线年铁海联运班列和河海联运班列分别完成11.2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2.7万TEU。
河南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累计达到515项,注册企业11.8万家,郑州片区被评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园区。全省累计设立5个综合保税区、4个保税物流中心,建成3个国家一类口岸及9个功能性口岸,成为内陆地区功能性口岸数量最多、功能最全的省份之一,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绩效排名居全国前列。2019年以来,郑州获批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开放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同时,河南的开放制度环境显著优化。郑州航空港实验区获批内陆首个人民币创新试点、全国第3个国家级引智试验区和全国第二个获准开展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业务的区域。郑州机场获批全国唯一航空电子货运试点机场,全面实行航空货运“7×24”小时通关保障,空运进口通关时间全国领先。全国首创1210网购保税进口模式并在全国复制推广,率先开展“跨境保税O2O自提”、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全省企业用电、用水、用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五年来,在四条丝绸之路的带动下,全省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越5000亿、6000亿、7000亿和8000亿四大关口,2021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208.1亿元,稳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十位;跨境电商累计交易额7658.5亿元、年均增长18.5%,发展水平居中西部第一。
五年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从50万吨跃升至70万吨,居全国第六位,为这份成绩河南省机场集团重点进行了哪些努力?河南省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康省桢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第一,以郑州卢森堡“双枢纽”为抓手,不断拓展枢纽航线网络,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货运规模连续突破60万吨、70万吨,国内排名居第6位,跻身全球40强;开通全货机航线位机场中开通28个航点,连通“一带一路”沿线个;已成为国内外航空货运企业重点关注的货运枢纽机场、河南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
第二,坚持硬件先行,适度超前规划货运基础设施。高质量投运多功能、智慧化的国际货站,为抢抓发展机遇、匹配枢纽快速发展需要提供重要支撑。机场集团正在启动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建设,重点建设第三、第四跑道和南货运区工程和北货运区二期工程。
第三,注重创新驱动,培育持续竞争优势。创新“电子货运”“海外货站”“空空中转”试点项目,形成行业典范和行业标准;机场特货保障能力、短途驳运安保模式全国领先;建立与高风险地区“直通车”制度,运输企业“白名单”制度,提升了应急状态下保通能力;完成CEIV药品资质认证,加快推进国际航协ISAGO审计,全面提升保障能力。
第五,关注自身能力的提升。实施循环班制、计件工资制,按区域整合业务板块,建立货运保障全流程监管系统,全面提升保障效率;对标国内一流,实施库区操作准入制,提升服务能力,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增强货站管理能力。
“通过努力,大枢纽对大物流大产业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郑州机场进出口货值占全省总货值60%左右,为全省带来超过212亿元增加值。综保区也实现自2011年封关运营以来,进出口总额的十连增,被海关总署誉为小区推动大省的典范。”康省桢介绍。
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枢纽+开放”优势,为枢纽经济新高地建设再立新功?康省桢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致力打造成为服务全国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与核心动能,通过超前布局枢纽基础设施,抢占发展先机;持续优化提升服务保障效率,提升枢纽竞争力;坚持创新引领,以“电子货运”“海外货站”“空空中转”为抓手,深化试点建设,设立“异地货站”增强货源集疏能力;对标国内国际一流,深度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提升区域影响力,成为国内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全球航空货运核心战略枢纽;为河南省的开放和产业集聚做出更大贡献,实现枢纽向枢纽经济的转变。
发布会上,河南航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建葆表示:合作以来,卢森堡货航借助中国大市场,盈利水平连年攀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39%,盈利及增速屡屡创下其成立五十余年来的最佳纪录;卢森堡货航的世界综合排名也从合作之初的全球第9上升至现在的全球第5位,8年间净资产实现5倍增长,河南航投对其投资也实现了5倍的增值回报。
刘建葆介绍,在郑卢“空中丝路”建设的带动下,河南航投总资产增至近300亿元,组建全资及控参股企业46家,推动河南航空经济在本土货航、飞机租赁、航材共享、模拟机培训、模拟机研发制造等领域实现“零的突破”,河南制造航空设备走向海外。
“河南航投与卢森堡货航的合作,充分践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理念,通过互补合作共同抓住了中国对外开放红利,实现了互利共赢发展。”刘建葆表示。
刘建葆介绍,开航至今,双方深入落实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卢森堡货航在郑州建立了“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的运营格局,常态化运营以郑州为中心的8条洲际货运航线多个城市;定期航班由每周2班加密至每周14班,超过卢森堡货航在上海、北京、厦门所投运力之和,最多时每周达到29班;目前已累计运营超过5500个航班,为郑州枢纽贡献货运量超过93万吨,推动郑州机场跻身全球货运40强。
“空中丝路”运输的货物种类,由单一的传统轻工业品逐步发展到涵盖精密仪器、活体动物等10余大类200多个品种;法国小矮马、荷兰鲜切花、丹麦三文鱼,大型设备、冬奥会器材等都搭乘卢森堡货航的全货机,飞出新时代贸易的加速度。郑州亚太物流枢纽建设正稳步推进,河南的枢纽经济优势进一步凸显。
刘建葆表示,河南航投与卢森堡货航的合作同时对豫卢全面合作交流起到促进带动作用。
据介绍,2018年,河南航投成功落地卢森堡旅游签证(郑州)便捷服务平台,为中原人民赴欧出行提供便利通道;并积极促成河南博物院文物珍宝搭乘卢森堡货航飞机到卢森堡展出,在当地引起中原文化热潮,为豫卢人文交流作出积极贡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郑卢“空中丝路”始终不断航、不停飞,双向运送医疗救援物资,在目前仍然保持着每周14个航班正常运行,为郑州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提供了持续而有力的支持,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刘建葆表示,郑卢“空中丝绸之路”获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样板项目、中国服贸会“全球服务实践案例”,被卢森堡首相贝泰尔誉为疫情期间卢森堡及其他欧洲地区的“生命线”,是一条雪中送炭的“空中桥梁”。
郑卢“空中丝绸之路”的成功合作,使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选择与河南航投携手。目前,河南航投与中国商飞公司、航空工业集团、招商局集团、华贸物流以及欧洲阿维亚租赁集团、希眉罗航空模拟设备公司等众多国内外优秀企业均建立了深度全面的合作关系,正在按照“大物流”“大产业”“大平台”的产业格局,努力打造河南航产龙头企业。
刘建葆表示,下一步,河南航投将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守好“空中丝路”建设这条主线,协助卢森堡货航增开更多郑州到欧洲及北美航线的通航点,进一步巩固郑州枢纽地位;同时在清洁能源、智慧民航、现代物流等领域探索深入合作机遇,统筹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共同做大做强郑卢“空中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