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市场混乱,运价“跌跌”不休,疫情封控有货出不得。乱局之下,国内外信息不同步,很多新闻在
4月23日,网上有消息称欧美多国宣布暂停中国邮政包裹服务,UPS、Canada Post、日本邮政、FedEx暂停发往中国的邮政包裹及快递服务。对此,联邦快递、UPS等多家国际快递巨头回应,此消息并不属实。
恰恰相反,联邦快递准备从4月25日起恢复部分华东地区的进口服务。鉴于上海的情况有所改善,联邦快递将从4月25日起恢复接收前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进口国际快递货件。
UPS方面表示:“近日,UPS全面暂停中国进口邮件包裹服务的信息不实。UPS持续运营,包括上海及深圳两大转运中心在内,皆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持续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也采取所有必要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对客户的影响。目前,基于疫情发展情况,我们暂停了华东部分地区(上海、浙江、江苏)的进口服务。此外,根据各地政府规定,我们会进行临时性的服务调整。对UPS而言,客户、员工以及我们所服务社区的健康与安全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并持续定期与员工沟通相关的防护措施以降低健康管理风险。”
Canada Post在4月21日发出通知,由于缺乏可用的航空运输,4月21日起,该公司空运至中国的包裹和小包服务暂停,直至另行通知。不过,Canada Post将继续提供平邮寄递服务,寄递时间可能长达12天之久。
日本邮政暂停发往中国的国际邮包。日本邮政的通知显示,从4月22日起,日本发往中国的EMS、航空和海运的包裹将暂停,但书信类邮件仍可正常受理。目前,官方尚未确定重启时间。
近期有消息传出,5月1日起多家船司宣布调涨亚洲至美国跨太平洋航线的综合费率附加费(GRI)。与此同时,多家自媒体也发出同一新闻。
经小编确认,并没有收到船司类似通知。注意,没有加盖公章的文件,一定要核实清楚!
目前,调涨GRI的措施,船公司并未有正式公布。后续最新情况,请以船公司官方通知为准。
近日网上再次一篇标题为《爆堵!全球1862艘集装箱船陷入拥堵!28%处于中国港口》的文章在航运圈以及外贸圈疯传,加上目前上海疫情的现实情况,似乎一场非常严重的堵船大戏又在上演。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我国港口到底有没有爆堵?
根据船讯网、亿海蓝数据显示,4月12日和13日在全球在港集装箱船舶数量为大约1700艘。船讯网与亿海蓝的分析师还向信德海事网表示,“在港船舶数量”包含在港口码头上和在港区范围内(包括锚地)在内的所有船舶。
再对比疫情后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的全球在港船舶数量如下图,其实1800这样一个数字其实并不算高,反而是相对更低的一个数字。
再来看看在中国港口区域内的集装箱船舶数量。原文称,在中国港口外待泊的船舶数量几乎翻了一番,从2月的260 艘攀升至4月的506艘。
船讯网及亿海蓝表示,506艘的数据实际上是在中国港口区域内的船舶数量,并不是在港口外等待(锚泊)的船舶数量。
而根据船讯网和亿海蓝为信德海事网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港船舶数量全球占比的确达到了22%这样一个相对较高的值,不过考虑到中国本来是重要的贸易大国,世界10大集装箱港口中有7个在中国,且常年的该占比均在15%以上,因此22%甚至是25%这样的一个比值其实也属于一种较为正常的范围。
根据船讯网与亿海蓝发布的《塞港报告》显示,我国的一些主要港口因为疫情的确曾出现或正在经历了一些拥堵,比如广州港,但都属于轻微拥堵。
中国某些港口的确因为疫情出现过或正在经历着轻微的拥堵,目前我们并不知道未来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不过现在绝对不是十分爆堵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