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湖南省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新闻通气会在省市场监管局召开。省局有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1.红网记者: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我省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登记注册局局长周卫:为扎实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实现“至2025年末,我省实有市场主体总数达到800万户、企业达到220万户”的目标,市场监管部门将从4大方面着力:一是打造企业开办升级版,优化市场准入。进一步加快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系统升级改造步伐,力争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二是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减证便民”。持续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开展“一照通”改革,实现市场主体准入准营的“一码覆盖、一照通行”;探索打造集市场主体准入、准营、准退“一网通办”平台,全面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三是推进注销便利化改革,畅通市场主体退出通道。进一步压缩注销时间;加强与税务、人社等部门协同配合,推行企业注销部门间“同步指引、一网通办”;加强研究和指导,切实解决企业注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四是不断提高登记注册规范化法治化便利化水平。国务院颁布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于2022年3月1日起实施。将以《条例》的实施为契机,加快构建开放透明、规范高效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2.红网记者: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在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周卫:我省个体工商户解决了约1000万人左右的就业,不仅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承载就业、带动就业的重要载体。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采取措施帮扶个体工商户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从财税、金融、社保、就业等方面研究出台一批精准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登记注册便利化水平;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反垄断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大力推动“个转企”。出台推进“个转企”实施意见,建立“个转企”种子培育库,推动实现“个转企”登记程序一件事一次办,保持“个转企”登记档案延续性、一致性,支持个体工商户享有的专利权、商标权、名称权等权益保护转移至“个转企”企业名下。四是积极推行歇业制度。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首次设立了歇业制度。市场监管部门为落实好这一制度,积极沟通有关部门争取出台个体工商户歇业期间的帮扶政策。
3.湖南日报:市场监管部门在治理涉企乱收费、减轻企业负担方面开展了哪些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效,下一步有何具体举措?
价格监督检查与反不正在竞争局副局长刘骄男:2021年,市场监管部门聚焦市场主体反映较多的行政事业、行业协会商会、公共事业等重点领域,锁定加重企业负担的转嫁收费问题、竞争不充分领域的强制收费问题、缺乏明确政策依据的不合理收费问题,开展“治理涉企乱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全省检查单位4200余家,立案260余件,清退罚没金额2.24亿元。特别是省局第一次大规模、大领域、大范围组织14个市州开展涉企收费交叉检查,检查单位123家,发现问题120个,涉及金额近6亿元。
2022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围绕新的减税降费政策,聚焦行政事业单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交通物流、公用事业和金融机构收费六大领域,严肃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不执行涉企收费优惠政策、强制捆绑收费、乱收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清退一批违规费用,查处一批违法案件,纠正一批违规行为,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健全一批制度,助推治理涉企乱收费取得实效。
4.湖南日报:在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刘骄男:2021年,省市场监管局牵头建立了17个厅局参加的湖南省反不正当竞争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全省市场监管部门紧盯虚假宣传、违法促销、侵犯商业秘密、商业贿赂等重点违法行为,持续严查重罚,立案查办不正当竞争案件271件,罚没金额1800余万元。开展创建自贸试验区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行动,首批确定三一集团、山河智能等示范企业4家,在长沙、岳阳及郴州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设立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站3家,构建点面结合、政企融合的商业秘密立体保护体系。
2022年,省市场监管局将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形成监管合力。聚焦医药购销、教育培训、养老、汽车销售、房地产、通讯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市场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商业诋毁、侵犯商业秘密等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聚焦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领域,持续整治“刷单”“流量造假”“数据杀熟”“黑公关”等社会反响强烈问题,维护网络市场竞争秩序。聚焦鼓励和保护创新,加强对行业领军企业、创新企业、老字号企业、科技密集型企业等市场主体商业秘密保护。
信用监督管理处处长潘晓峰:2021年,省市场监管局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从信息归集公示共享、“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等几方面着力,稳步构建全链条的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新模式,有效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一是以信息归集公示共享为依托,夯实信用监管的基础。建立信息归集公示共享平台,目前已归集各类监管数据1741.95万条,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共享、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和企业信用修复工作。二是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手段,强化信用监管的支撑。省级双随机监管工作平台自2020年4月上线运行,省、市、县、所四级市场监管部门共4862个单位使用该平台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创新建立“X+2”抽查监管模式,其中“X”是指各专项业务,“2”是指企业登记信息和企业公示信息,落实“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三是以信用约束惩戒为抓手,突出信用监管的威慑。目前,全省累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679564户次,全省累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117631户次。加强联合惩戒,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
2022年,将围绕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管效能。一是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常态化、全覆盖,健全跨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二是扎实推进重点监管。聚焦食品、药品、重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三品一特”等重点领域,完善制度设计、确定失信情形,建立信用信息归集、公示、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提高信用赋能水平。三是依法推进信用监管。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南),建立权威、统一、可查询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推广信用承诺制,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强化失信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服务,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6.湖南经视:2021年全省开展反垄断执法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有何工作计划?
反垄断局副局长雍新安:2021年,省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反垄断、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保护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着力反垄断执法。办结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9起,涵盖教育、卫生、医保、住建、文旅、交通等众多民生领域;立案查处多起协议垄断案件,涉及驾驶培训、通信等行业。协助总局查办“阿里巴巴”“美团”“扬子江药业”和玻璃行业等多起全国性大要垄断案件。二是着力公平竞争审查。全省各级各部门全年审查增量文件5000余件,其中修订排除、限制公平竞争文件84件,废止117件。
2022年,将着力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围绕竞争秩序规范,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聚焦水、电、气、通信、交通等公用事业领域,强化反垄断监管执法,为各类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聚焦平台经济、科技创新等行业领域,严格依法查处经营者垄断行为,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民生和关系营商环境的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执法,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二是围绕营商环境建设,大力推进公平竞争审查。三是围绕创新发展,助推湖南自贸试验区强化竞争政策实施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