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小商品市场共有75000多个摊位,如果你在每个摊位前停留3分钟,一天逛8个小时,多久能逛完整个市场?
整个2022年,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成交额为2021亿,平均每个摊位的营收多少?
对柳文海一家来说,山东的好客体现在关注全球人民的“头”等大事上。这里是全球知名的帽子生产基地。柳文海他们也经营着一家工厂,去义乌是为了吸引更多外贸客户。
这片市场神奇的地方在于,只要供需双方看对眼了,即使不识字也能做成生意。“我妈就不识字,和老外谈生意都是直接拿计算器按字。我爸也就会说个OK,有时候实在沟通不了,就临时请个翻译。”柳文海说。
这是他们家在义乌做生意的1.0模式,只要有源源不断的老外上门,连比划带猜就能做成生意。
柳文海是2016年到义乌的,一开始找了个单位上班,后来觉得没意思,就想着把爸妈的生意搬到外贸平台上,让更多不来中国的老外也看到。
白天休息,晚上在电脑上聊天,就能做成生意?在很长一段时间,爸妈都看不上柳文海的网店。事实上,柳文海的生意也一直不温不火,零星飘来的订单更多时候是锦上添花,“那会儿工厂排单子,都是爸妈那边的先排,产能空出来了才轮到我。”
这是柳文海他们的2.0模式。但疫情打乱了所有的计划,爸妈那边的订单直接下滑了三分之二,最离谱的是原先一位国外客户下了30%的订金,结果疫情过了之后人就莫名其妙消失了,仓库里压了一堆货。
“最惨的时候,帽子放到国内平台论斤卖,一斤帽子赚个几毛钱。”看着父母整天唉声叹气,家里开厂的亲戚愁眉不展,心思活络的柳文海打起了跨境电商的主意,结果让全家人都吓了一跳。
“可能是没什么竞争,当时几乎是卖什么爆什么,库存很快就消耗光了。”他没想到,等着他的是一次“缝纫机都踩冒烟”的机会。
那是一款柳文海爸妈绝对看不上的帽子,用他爸的线块钱让他们戴出去一天,也没人要这个钱。”
这顶帽子的特殊之处,是缝着两个毛球,走起路来晃来晃去。没想到一上架就爆了。国外不少年轻人专门为了两个毛球下单买帽子,买回去之后把毛球拆下来缝到球鞋上去。仅仅这一款帽子,一个月就卖了10万多顶。
“我们家机器去年一年踩这个款式都冒烟了。”靠着两个毛球,柳文海全家的生意都迎来了转折,“目前,我们在多多跨境旗下电商平台Temu,每天能卖10000多单。”
对应的是,柳文海负责的跨境电商部分产能,占到了全家的90%。爸妈也意识到,生意的事,还是儿子说了算,“其他事,在他们面前还是唯唯诺诺。”
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柳文海和团队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跨境“小快灵”的打法:一周出10个款式,小批量生产先扔到市场上试水,看反馈之后再小批量、多批次地快速生产。
量化标准也很直接,一周内如果有1000个加购、1000个收藏,那这个款式必定是爆款。如果一周内只有一两百个收藏,是潜力款,可以小批量备一些货。
这套打法的关键在于,供应链的反应速度。这也得益于柳文海爸妈一路以来在生产端的积累。比如,他们一直做的是外贸生意,帽子是根据国外人的头围设计的,对线头、品质和舒适度的重视也是得到国外消费者认可的关键。
在爸妈积累的基础上,柳文海优化了设计、制版两个重要环节。团队里有自己的设计,客户定下设计后第一时间去制版,制完版之后当场就加工,最快的时候前后只要两个小时,而爸妈跑完这个流程,通常需要小半个月时间。
“他们不会制版,也不重视设计,觉得帽子最重要的是保暖,客户提供什么他们就做什么。”现在,柳文海和团队紧盯海外的流行趋势,有想法之后就立马设计、生产出来。
在跨境电商领域,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孵化了“出海四小龙”,阿里的速卖通、字节系的TikTok Shop,快时尚独角兽Shein,还有就是去年下半年入局,拼多多的多多跨境。
四小龙的基因各不相同,TikTok Shop靠的是短视频和直播带货,Shein专注快时尚领域,多多跨境和速卖通走的是“世界超市”的路线。但他们的目标一致,就是带着中国制造乘风破浪,在海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开头的那两道数学题,其实也真真切切摆在制造大国面前。那么多摊位对应的是产能和库存,比摊位营收更重要的,实际上是利润。
换句话说,跨境电商最理想的状态是,既能消化产能又能获得比传统外贸更高的利润,也就是卖得多还得卖得值。
在柳文海爸妈主导生意的时代,靠的是走量模式,一顶帽子只赚5分钱,但有可能一张订单就是几十万的数量。现在,柳文海一顶帽子卖15元,毛利有30%。一顶的毛利抵得上以前的90顶。
但随着加入跨境卖帽子的人越来越多,毛利率有可能会往下走。所以柳文海想到了“品牌”,“为什么中国不能做出耐克和阿迪呢?”“至少我们现在还年轻,为什么不试试呢?”
以此为目标,柳文海这些“厂二代”们想要借着爸妈的肩膀“向上一跃”。这也是“出海四小龙”的要义所在。
以多多跨境为例,在设立之初就有严格的质检要求。像是帽子,如果产品详情页显示帽檐有五道线,那厂家也必须提供五道线,少一道都不行。“这个质检确实严格,如果放到父母辈,因为产品利润太薄,可能就难以改进和理解,但对我们优化产品品质是一件好事。”柳文海说。
“对优秀工厂来说,质检门槛抬得越高反倒越有利。”多多跨境相关负责人表示,活跃在全国的制造产业带是多多跨境进军海外市场的“家底”和“底气”,“包括我们在内的出海平台希望跟他们一起抓住产业转型机遇,培育、打造全球性的自主品牌。”
企业的内在动力,平台的高度配合都被敏锐的义乌市场发展委看在眼里。数天前,他们积极邀请跨境电商企业申报2023年度省级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
9月5日,义乌举办“市场开放纪念日”系列活动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品牌出海全球发布仪式
“去年至今,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到义乌推广相关业务的频率明显增加,拓宽了出海企业的视野,也为他们带去了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义乌市场发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鼓励跨境平台积极探索全托管业务模式,助力市场经营户、传统外贸企业、制造企业拓展东南亚、巴西、墨西哥、中亚等线上新兴市场。
“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做跨境可能比做国内电商还要省心。”柳文海说自己目前主要就负责产品开发和生产品质,其他的几乎不用管,“贴个条码发走就行了,也不关心运营、推广和客服。”因为不涉及英文,现在柳文海老家村里很多老人也想到义乌来打工。
平台、企业与政府的合力,也为义乌跨境电商带来了进一步的生态红利,跨境电商行业里有了“南深圳,北义乌”的说法。
浙江省商务厅数据显示,1-7月,义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735.33亿元,同比增长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