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星期日)17时,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2年总第136场)。会议邀请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的相关负责同志通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通报,11月26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7412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发现95例,其余均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
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7266例、轻型和普通型146例,无重型、危重型患者。27日截至15时,全市各收治医院出院5217人。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通报,海珠区26日新增6920例,疫情在高位波动中缓慢下降,主要呈现重点片区聚集、周围多点散发的特点。康鹭、大塘、龙潭片区新增个案数趋于稳定,但在原管控区西侧、南侧等相邻区域社会面个案增多,部分城中村出现聚集性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天河区员村街和长兴街的感染者数量在持续增加,昨天至今天黄村街的黄村、珠吉街珠村相继出现多个混管核酸检测阳性,说明社区存在着隐匿传播,防控压力持续增大。
番禺区疫情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并存,前期的聚集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近3日连续报告多起不明来源社会面个案,主要分布在大石、洛浦、钟村、石壁、南村、化龙等地,报告感染者的镇街数有所增多,防控压力持续增大。
白云区、越秀区、花都区、荔湾区每天均有零星散发阳性个案或小范围聚集性疫情,部分来源不明,部分由外省市输入,正在处置中。增城、从化前期聚集性疫情也在处置中,南沙、黄埔疫情相对平稳。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表示,广州持续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结合当前疫情形势,有序开展风险区域内人员疏解工作,最大限度满足风险区域人员疏解意愿。
广州专门成立疏解工作专班,在全面分析评估风险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施策、分批转运、安全有序、严防外溢的原则,制订工作方案,对照人员名册、疏解条件,逐个摸查返乡和投亲靠友意愿,提前与疏解目的地“点对点”沟通,做到全程闭环管理和返程人员信息“双握手”,确保返程人员落实目的地相关防控要求,将外溢风险降到最低。
根据摸查情况,海珠区康鹭、龙潭、逸景叠彩、瑞宝等重点片区,目前近万人有疏解意愿。
张屹表示,只要满足“持续5天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健康码绿码、所在楼栋连续3日无新增病例”等条件的人员,接受3天集中健康监测后,在做好个人防护,可闭环转运到市内或市外目的地,疏解工作正有序进行。另外,部分单位、机构落实企业闭环生产管理模式,申请“白名单”“集体码”管理,正有序复工复产。
会上,广州市番禺区副区长杨少华介绍,目前,番禺区输入性疫情上升加快,呈多点、多链、多源散发的态势,病例轨迹涉及城中村、学校、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工业园区、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
目前,番禺区16个镇街均有不同程度的疫情,呈北向南扩散趋势,洛浦、大石、南村、钟村均有小范围的聚集病例报告。广州南站多点输入频度和密度加大,全区总体形势严峻复杂。
在疫情防控措施方面,为尽快遏制疫情传播,番禺区在25日晚发布了73号通告,就在刚才番禺区还发布了76号公告,包括桥南、沙湾在内全区全部16个镇街,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在这个关键时期,更需要市民朋友们耐心等待,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会上,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汪茂增介绍,今年10月中旬以来,全市供销社系统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的要求,重点做好封控管控区域物资保护工作。截至11月26日,执行保供任务31次,服务单数27.02万单,出动9791人次,车辆3183台次,向42个街道供应生活物资4093.744吨,提供饭餐2.8万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