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摄影记者黄水福无意中发现一份发行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衢江日报》。
“估计这份报纸是我义父的父亲随手拿来包裹东西的,里面包着几张地契,还特意在报纸上写上他的名字。”前几日,在收拾义父的遗物时,黄水福发现了这张有些破旧的报纸。缘于职业敏感性,他意识到这份报纸可能很有价值,小心翼翼地摊开拍了照,让义父的儿子周金阳妥善保管。他咨询了档案馆工作人员,得知这份报纸是江山人何炯创办。
从拍摄的报纸上看,这张《衢江日报》出版日期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星期五”。因年代久远,纸质已变黄,有几处损坏。繁体字、竖排,整份报纸透着浓浓的民国风。
头版右上角,印有《衢江日报》四个大字。边上还印有这些信息:报社当时设在“江山县江山旅馆内,由江山县新华印刷社承印,每日出一张。下面刊登的就是该报的报纸价格:1.每本一张售同元5枚;2.每月售大洋四角;3.每半年售大洋二元二角;4.每年售大洋四元二角。另外,外地的每月还要加邮费一角五分。报纸上还有广告收费条例:日报上字数50字以下每月大洋一元五角,百字以下每月大洋二元,中缝紧要启事面议。
从报纸上看,头版大部分内容是广告,有银行的、电灯公司的、钟表眼镜店的、药店的。“日货绝对不卖,国货尽量提倡。”其中,一条万丰泰南客栈的广告打出了这样的标语,可见当时的时局与民心。下面的广告词大意是:本客栈从开业以来一直物美价廉,现在日本人强占我们国土,客栈和各省同胞一起应对国难,对日经济绝交,现在我们这里到了一批海味杂货,价格特别低廉,希望大家前来购买。
另外一个版面则为新闻报道,大概三分之二的内容都是国内重大时事报道,有报道时局的时政新闻《粤四全会举行正式会议》等。因为报纸残缺,有些字不全,但仍能看到一些文章有“坚持日本撤兵”等字眼。
中间部分刊登有江山籍名人汪汉滔为纪念《衢江日报》出版而题写的“毛瑟三千”四个字。孙中山在1922年8月24日《与报界的谈话》中说:“常言谓:一支笔胜于三千毛瑟枪”。一支笔可以当得过三千支毛瑟枪,这个题词应该是对报纸影响力的一种称赞和祝福。
最下方则是“衢江新闻”,也就是江山本地新闻。其中一篇社会新闻,题目为:“错用勇气是贱骨头”,内容是:
昨日,记者路过城内慈桥亭,突有一青年男子,年可弱冠,与一两鬓苍苍之老汉相吵。该少年目以年盛力强为可恃,当即舞动斗大拳头,往那老汉头上劈将下去,大有一拳打死之气概。记者当以人命关天,赶忙上前排解。一面用手拉开,一面向该少年说:“老兄,你的勇气用错了,现在日本人正在欺侮我(们),你不把你的勇气用在日本人头上,偏偏来用在这个不能抵抗的老汉身上,你的骨头真贱啊。”那少年说:“你骂我是贱骨头,那么那些有钱的人欺侮没钱的人,地位高的人欺侮地位低的人,是什么东西呢?”我说是有智识的贱骨头。伊乃抱惭而去云。
另一篇社会报道,也颇有看头。主标题为:大布袋发生抢案,副标题为:被抢大洋五十元,背部受微伤三刀。大布袋,现为我市上余镇大夫第村。
昨日下午一时许,有自龙游纸厂回里之江山南乡人一(姓氏不详),行经离江山十三里路之大布袋附近山旁,忽遇强盗三人,当头拦住。该做纸工人因同行孤单,无力抵抗,意欲引腿逃避,而该强盗等即将伊拿住,不肯放松,并出示洋角刀,向该工人示威,一面打开包袱,搜索钱洋。该工人见盗如此,竟与其拼命抢夺,无如众寡不敌,结果竟被盗抢去大洋五十元,背部受微伤三刀。闻该工人于被抢之后,即奔赴江山县递书追究云。
经查证,《衢江日报》于民国二十年(1931)三月创办,为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江山党组织进行革命宣传的重要报纸。社址初设在江山城内洪山殿弄的江山旅馆内。发行量1000份。由江山人何炯和衢县人吴心水(曾任银行经理)合办并分别担任发行人(董事长)及主编。报纸八开二版。
何炯(1903-1997),字炳煌,笔名耀卿,何家山人,省立第八师范毕业。1926年任江山县党部组织部长,1927年加入中国。当过教员、县督学,创办过何家山农校和《衢江日报》。
“只知道有这个报纸,但从没见过真容,非常珍贵。里面有很多故事,对于填补那段时间的一些史料空白很重要。”市档案馆馆长徐青得知信息后,专程前往塘源口乡青石村周金阳家。周金阳将这张报纸无偿捐给了市档案馆。“拿到这份报纸后,我停不下来研究了,信息量太大,故事太多,历史太久,期待还原一段江山、衢州报业史、革命史。”
何炯(1903-1997),字炳煌,笔名耀卿,何家山人,省立第八师范毕业。1926年任江山县党部组织部长,1927年加入。当过教员、县督学,创办过何家山农校和《衢江日报》,此后坐过牢房、赴日留学。抗战时期,受党指派出任桂林行营《建军半月刊》主编,第九战区军法官,湖南芷江、黔阳县长,《西南日报》社长。抗战后回江山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解放后任江山中学校长,衢州、常山教员。1958年被划为“”而解教归里,1979年平反。分别任县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县文协名誉主席,北京“老战士”诗词学会顾问。1985年离休。出版著作有《何炯诗选》《何炯诗词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