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线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国家主席习出席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习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我们要推动更加包容的全球发展。团结就是力量,分裂没有出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应该同舟共济。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只会割裂世界,阻碍全球发展和人类进步。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1世纪,冷战思维早已过时。我们应该携手努力,开辟合作共赢的新境界。各国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不应该以邻为壑,构筑“小院高墙”,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二十国集团要坚守团结合作初心,传承同舟共济精神,坚持协商一致原则。分裂对抗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团结共生才是正确选择。
我们要推动更加普惠的全球发展。各国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世界繁荣稳定不可能建立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基础之上。每个国家都想过上好日子,现代化不是哪个国家的特权。走在前面的国家应该真心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都应为全球发展事业尽心出力。中方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将加大对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投入,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推进这一倡议,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新助力。
我们要推动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发展问题。要建设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坚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想着发展中国家的难处,照顾发展中国家关切。中方支持非洲联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各方要继续深化抗疫国际合作,遏制全球通胀,化解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特别是发达经济体要减少货币政策调整的负面外溢效应。国际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债权方,应该参与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债行动。中方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缓债总额在二十国集团成员中最大,为有关发展中国家渡过难关提供了支持。
我们要继续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方提出了数字创新合作行动计划,期待同各方一道营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缩小南北国家间数字鸿沟。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必须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要坚持对腐败零容忍,加强追逃追赃国际合作。
习强调,粮食、能源安全是全球发展领域最紧迫的挑战。当前危机根源不是生产和需求问题,而是供应链出了问题,国际合作受到干扰。解决之道在于加强市场监管合作,构建大宗商品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开放、稳定、可持续的大宗商品市场,共同畅通供应链,稳定市场价格。要坚决反对将粮食、能源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撤销单边制裁措施,取消对相关科技合作限制。二十国集团应该在生产、收储、资金、技术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支持。中方在二十国集团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期待同各方深化合作。
习最后强调,中国近期举行了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谋划了中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为国际合作注入更强动力,为全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022年11月15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2022年创新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王岐山强调,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产生了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将保持高度连续性,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王岐山表示,中国将着力推进共同富裕,持续深化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将坚持经济全球化方向,实施更加主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推动构建开放型、共享型的世界经济。我们始终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主张公道、反对霸道。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11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工业投资稳定增长,物价总体平稳,新动能积蓄增强,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生产需求保持恢复态势。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增速比1―9月份加快。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1%,与1―9月份持平。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前10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比1―9月份加快。随着经济数字化转型加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1.1%。
稳投资政策落实见效,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3.1%,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回升。
10月份,在全球通胀压力高企的情况下,我国持续加大保供稳价力度,加大生活品供应,价格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今天(11月15日)7时21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受控再入大气层。飞船绝大部分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自11月9日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后,天舟四号还开展了相关空间技术试验,为空间站积累了重要经验。
今天(11月15日)9时3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03星发射入轨。该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白鹤滩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今天(11月15日)实现全线贯通。工程起于四川凉山布拖换流站,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浙江等5省(市),止于浙江省杭州市浙北换流站,线千米。工程预计今年年底投入运行,每年可输送电量超300亿千瓦时。
京唐城际铁路今天(11月15日)进入试运行阶段,展开按图行车试验。京唐城际铁路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终至河北省唐山市既有唐山站,线公里。通车后,北京到唐山的运行时间将从过去的1小时33分钟压缩至39分钟以内。
今天(11月15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布三周年建设成果。三年来,示范区共推出112项制度创新成果,38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推进10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630多亿元,引领带动长三角乃至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今天(11月15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本届高交会展览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近40个国家和地区超5000家展商、8000多个项目参展。其中,世界500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等合计超过1300家。
第二届“世界航商大会”今天(11月15日)在香港举行,来自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行业组织及企业参加。大会以“凝聚合力 共创未来”为主题,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展开深入沟通交流,共同构建全球航运新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