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2月,英外相以《南京条约》签订满12年,指示英公使包令向中国提出修约要求:中国全境开放,外国公使驻京,长江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
1855年5月,沙俄武装航行黑龙江,并迁来大批“移民”,在江左岸强行建立居民点。
1856年10月,英国海军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发动进攻,正式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12月,英法联军攻陷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解往印度加尔各答。
1858年5月,中国与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署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61年9月,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创办安庆内军械所,这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
1863年1月,安庆内军械所造出的中国第一条木壳小火轮,曾国藩登船试航后,喜而命名“黄鹄号”。
1877年6月,上海有线月,中国在天津、上海、北京、烟台和营口开始试办邮政。
1881年2月,曾纪泽与沙俄代表订立了《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沙俄归还伊犁,但却割去了伊犁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河以北的大片领土,中国赔偿俄国兵费九百万卢布。
1882年1月,上海《申报》记者通过天津—上海间有线电报电路,拍发新闻专电,这是中国第一则新闻电讯稿。
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中法战争结束。
1893年9月,清廷除华侨海禁。自今商民在外洋无论久暂,概许回国治生置业,并听任经商出洋。
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署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1896年8月,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前身。
1899年11月,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把广州湾租借给法国99年。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约有100人,除甘肃尚未派留日学生外,其余关内17省均有人参加。
1906年4月,京汉铁路全线月,清政府整顿东三省,并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巡抚。
1909年10月,中国自建的京张铁路通车,主持修建者为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
1912年2月,隆裕太后代宣统帝溥仪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授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政府。
1914年12月,袁世凯炮制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中规定总统任期十年,且可以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
1917年8月, 北京政府正式向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废除中德、中奥条约。
1920年7月,中国爆发直皖战争,皖系段祺瑞迅速被直系曹锟、吴佩孚击败。
1925年11月,直系将领孙传芳打败奉军,控制了苏、浙、皖、赣、闽五省。
1930年11月,蒋介石在张学良支持下取得“中原大战”胜利,最终控制国民政府。
1931年9月,日本趁着蒋介石忙于“剿共”发动“九一八事变”,半年控制东北三省。
1932年3月,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溥仪为执政,郑孝胥任总理。
1933年3月,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率部不战而逃,日军以128名骑兵前头部队,兵不血刃,进占承德,热河沦陷。
1939年11月,国民政府发起“冬季攻势”,这也是正面战场国军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
1940年8月,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吸引大量日军转向敌后战场,减轻了正面战场压力。
1943年11月,蒋介石参加中美英三国首脑开罗会议,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制定盟军合作反攻缅甸的战略及援华方案,会后公布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归还一切侵占的土地。
1944年4月,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国军一溃千里,八路军、新四军迅速扩大敌后根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