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五华人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战疫,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社会生活恢复正常。
一年来,五华县委、县政府以人民为先为重,民生至上的为民情怀,以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带领全县人民,在疫情防控阻击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全力谋发展,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回眸2020年,百感交集。这是直面挑战、化危为机的一年,这是星夜兼程、砥砺奋进的一年。细数这一年,五华有太多时刻值得记录与珍藏。
今年初,面对突如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五华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启动涉湖北武汉来人筛查、率先采取疫情防控“四个一律”工作举措、率先实施“一人一车一户一档”管控措施、率先启动复工复产、率先提出药店购买感冒发烧药实名登记,派出县人民医院薛远泉、曾志芬两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抗疫,其中薛远泉获评全省抗疫先进个人,曾志芬在武汉抗疫前线加入中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实现了“两难”变“两全”。据统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97亿元、比增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5亿元、比增5.1%。其中,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得到长足进步,建成并投入使用核酸检测实验室、疫苗冷库、37个规范化发热门诊;双华镇被列为全市城乡医保普通门诊“镇村一体化”试点镇。
10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李希来到梅州,深入农村、企业、文化场馆、特色小镇及产业项目建设现场,就认真学习贯彻习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行调研。20日上午,李希先后来到五华红木文化产业园、足球小镇、广东精荣科技有限公司,深入调研五华在特色产业、足球事业、实体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并实地考察了五华的市容市貌,充分肯定了五华各项事业发展欣欣向荣。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五华县作为全市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以苦干实干的“五华战法”,交上了一份分量十足的脱贫答卷:100%完成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兜底等政策落实;发展近4万个扶贫种养产业,22193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92个相对贫困村、66561名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全县已脱贫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5680元,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8元。同时,以推进脱贫攻坚为抓手,农业产业加快发展,撂荒复耕复种的有效做法得到国家农业农村部和省市领导的肯定,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棉洋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镇;河东镇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42个村入选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成功承办梅州柚产业发展暨扩种动员大会。
5月9日,梅州市政府与景田(深圳)食品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在广州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景田集团拟在梅州市五华县郭田镇投资建设五华百岁山矿泉水生产基地。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出席签约仪式。
12月23日,项目正式动工建设。项目从签约、征地、进场道路建设、动工,仅仅只用了半年时间。这是梅州五华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成功探索。
9月份,五华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国家评审,成功获得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
2016年2月,五华正式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抓手,先后投入近40亿元,大力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创卫硬件短板,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把县城80条主次干道纳入网格化管理,落实市容环境网格化管理责任,引导市民规范停放车辆,纠正占道经营、乱摆乱卖,乱停乱放等“六乱”行为。2017年11月,创建工作获得提名资格。通过3年的持续努力,2020年9月,正式通过国家评审。与此同时,全面启动乡镇创建广东省卫生镇工作,华城、潭下、转水、郭田、梅林、双华、周江获评广东省卫生城镇。
2020年4月,足球小镇完成第一期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9月份,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中国足协召开会议正式确定梅州为中甲新赛季全国三个赛区之一。五华县作为梅州赛区的主要比赛场地,先后圆满、安全、顺利承办了2020中甲第一阶段6支球队的10轮的全部比赛任务、2020年中冠联赛总决赛、梅州市“一带一路”青少年足球联赛。全部赛事和观众实现了零事故、零投诉。另外,带动校园足球全面发展,全县共建成标准化足球场近300块。
12月23日上午,梅州五华循环经济产业园举行开园仪式,落户该产业园的首个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点火运行,标志着五华在探索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计划总投资5.3亿元,分两期建设,主要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50吨的生产线,其中一期工程处理生活垃圾700吨/日,配套18MW汽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10039万度。项目点火运营以后,五华县全县生活垃圾全面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同时,全县59座镇村生活垃圾分类中转站全部投入使用。
6月30上午,梅龙高铁全线开工建设动员会在五华县华城镇塔岗村举行。五华全县上下争取梅龙高铁项目实现了“途经五华——五华设站——全面动工”三级跳跨越,体现了从不可能到可能,从可能到极致的“破难攻坚、奋勇争先”精神。
11月28日上午,梅州五华至汕尾陆河高速公路(下称华陆高速)正式建成通车,五华等梅州地区往返汕尾市的路程可缩短约49公里,行车时间缩短约30分钟。这是五华境内的第五条高速公路,也是梅州五华山区连接东部沿海地区的出海通道,是五华加快与汕尾、揭阳的交通互联,促进三地的经济发展、旅游文化互动的重要交通要道。目前,五华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8.1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密度居全市第一。与此同时,基本完成了512.2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任务完成,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9月份,通过实施积分入学、新建校园增加学位、引进民资民力办学、集团化办学将下一小学等12间学校升级改造为县直属管理小学等措施,着力盘活教育教学资源,增加了近10000个优质学位。其中积分入学措施是除梅州城区以外,第一个实施此项改革措施的山区县。
五华新增10000个学位。图为县第一小学一年级课室,约45名学生显得十分宽敞。
十、16个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暨华城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12月14日,五华县举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审批专用印章集中交接启用仪式,241项县级政务服务类事项下放到乡镇办理,标志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其中,华城镇按照县城的管理模式,于2019年开始启动,努力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方法,创新管理体制,稳步推进改革试点各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华城镇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走在全市前列,成功入选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镇和数字乡村改革试点镇。2020年12月,梅州市推进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现场会在五华县华城镇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