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祯旺乡党委副书记吕红范客串起导游,正为专程来此观光的十余名游客介绍乡情村景。这条通往外界的水泥路右边,几位村民围拢在定时进村的流动摊贩车旁选购蔬菜、肉类;左边,乡里组织修建的大源坑游步道沿着田坂和山坡,一直蜿蜒向云雾缭绕的浙南丘陵深处。刚刚落成的水库里,红鱼游弋,水库石壁上高挂的「
本着就近就地原则,数学 19 实践队的部分成员线下加入了这次行程。团队经过前期阅读文献,资料收集,于 1 月 25 日到 26 日赴祯旺调研考察。在短暂的两天内,他们安排了充实的行程,深入到访祯旺乡下辖祯旺、仙峡、吴畲、上垟等村,通过实地考察、对话访谈,记录祯旺乡的自然人文风光,探索乡村旅游业发展路径。
遵照学校和地方疫情防控政策的规定,常住浙江省内的团队成员杜心怡、牛赛晨、金雨丰参加了实地考察。祯旺乡是典型的山区乡、农业乡。经团队实践路线记录,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距离祯旺乡最近的交通枢纽——丽水火车站约 1.5 小时高铁车程;自丽水站进乡,又需约 40 分钟公路车程。团队从前来接站的祯旺乡党政办副主任范高孟处了解到,祯旺乡和丽水市区间开行有定时的便民班车。目前,祯旺乡共有三十多家民宿,常年保持运营的有十几家。团队从当地发展势头较好的「寿星谷民宿」老板处获悉,该民宿在夏季、周末经营较为火爆,平时则为淡季。
进乡后的第一站,团队前往祯旺乡人民政府,采访乡党委组织委员王江芬。她表示,丽水市「十四五」规划中设计了从丽水市区到祯旺的新公路,这将有望进一步提高祯旺乡的交通便利程度。王江芬还透露,目前来到祯旺乡的游客多为带着学习任务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自发到访的游客则主要集中在祯旺附近的乡镇和青田、丽水、温州等周边县市。她表示,交通条件的改善将有助于祯旺乡更好发展旅游业。随后,团队跟随一个旅游团队前往祯旺下辖仙峡村进行考察。
据资料,祯旺乡下辖祯旺、上垟、吴畲、仙峡等六个行政村,从乡政府到各村均有可通三十座以下汽车的水泥公路。其中,前往吴畲村的道路是为克服地形困难而建造的盘山公路。两天内,团队实地考察了其中的四个村,出人意料的是,路况比想象中好。在仙峡村考察途中,团队偶遇了来自海口镇(祯旺附近乡镇)的驴友。团队还发现,顺丰快递在祯旺乡设置了代办点;三大通讯运营商在祯旺村均有网络覆盖,而在一些较为偏远的自然村、野外则不能保证这一点。在走访中,团队了解到存在因网络质量不佳而无法在线上接受预订民宿的现象。
1 月 25 日下午,团队在范高孟主任带领下,用两小时左右的时间深入大源坑步道,沿仙峡溪、走乱石路、过木板桥,抵达步道尽头处的瀑布景观。据仙峡村党支部书记潘特明介绍,该步道为约 8 公里的环线,由乡政府出资修建,改善了原有道路需涉水的不便问题,旨在提供便利,「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经队员亲身体验,该步道沿途空气清新、自然风光秀丽,瀑布景观亦颇为壮观。但横向来看,与浙江省内其他风景类似的知名景点相比,开发度低、知名度低、游客量小、无直接带动就业的问题仍非常突出。团队还实地考察了牛路坑自然村,了解古村落保护和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团队还了解到,政府拨款 300 万元支持该村古村落保护工作。
据前期调研和乡干部介绍,队员们得知,祯旺乡是国家级生态乡、市级「兴林富民」示范乡,森林覆盖率达 93.1% ,有「青田的香格里拉」之称。除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外,当地的生态农业及配套产业也较发达,毛竹、白茶、黑木耳、甘蔗等经济作物均有种植。1 月 26 日上午,团队在上垟村「知味红」红糖工坊参观了以甘蔗为原材料的红糖制作过程,听取了红糖产品营销情况介绍。企业负责人叶正荣说,祯旺乡举办过两届「红糖节」,吸引了青田县内部分村民参与;但因为土法制作红糖成本较高,在线上销售中不占优势。
在吴畲村调研时,团队发现了一些沿山建筑,虽然水泥框架已基本成型,但还未投入使用。范高孟主任介绍,该处原计划由陌文创投资约 8000 万元,建设「陌庐·云畲」乡野度假综合体,但因生态红线限制原因最后未能获批,目前处于搁置状态中。团队采访了当地部分村民,受访对象均表示对该项目有一定了解,并期待该项目的落地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如何平衡生态和经济发展,是与当地百姓休戚相关的问题,也是大家都在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的问题,同时成为了团队后期文献调研的重点。
1 月 26 日,团队实地考察了吴畲村,该村距乡政府约 7 公里。成员们了解到,之前研学团队的到访改变了村容村貌、促进了居民增收。2017 年,青田县委党史研究室发掘出吴畲村的革命故事,联合社会力量海宁市天通公司对吴畲村进行了红色旅游化改造。团队在走访中获悉,一批红色遗址受到保护性开发,村民旧居的老房子被改造成纪念馆、红军书屋等文化场所,牛栏、猪圈被改造成小广场,新造了公路、旅游接待中心、党旗宣誓墙等配套设施。大部分村民搬迁到附近的新建房屋中集中居住。
多名乡干部均表示,吴畲村的红色旅游是目前祯旺乡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主要聚焦革命老区、「一等剿匪模范村」文化建设。据王江芬同志介绍,吴畲村是丽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丽水市红色基因党性教育基地,进入了丽水党政机关开展教育活动的备选名单。多块红色「牌子」引来了研学团队。从宣传窗,团队成员们发现包括来自丽水市财政局、青田县党外人士联谊会、青田县实验小学、祯旺乡小学等多家不同类型的单位团队均曾到访吴畲村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团队在吴畲村「火焰民宿客栈」采访了吴畲村党支部书记、民宿经营者金帮华和当地红色旅游讲解员。金帮华先生介绍,吴畲村目前户籍人口共 856 人,外出务工、经商的超过九成。2019 年,吴畲村旅游收入约 7 万元。他说,红色旅游的开发促使留守村民从单纯务农转向多元化就业,但旅游业就业总体上仍不普遍,且以副业居多。同时,红色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村里的白茶、笋干等农产品扩大了销路。团队从红色旅游讲解员口中证实了这个说法:他主业务农,兼营农家乐,有团队到访就兼职讲解,每讲一场可收入数十元。结束吴畲村考察后,团队回到祯旺乡,与乡小学校长进行了交流。
实地团队于 1 月 26 日下午乘高铁返回了出发地。此次实践参访,是对实践团队文献整合的一个重要补充。队员们在基层感悟变化,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乡村振兴,需要的不是把所有乡村变成一个个城市,也不是让乡村成为专属城市人的旅游度假区,而是要为乡村寻找当下的主体性,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让中国最广泛、最基础的乡村能够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够走向共同富裕。
我们去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世界,也看到了祯旺乡旅游发展的空间碎片化、时间季节化、内容同质化问题。希望祯旺乡真正走出一条从被输血到造血的路子,用源头活水真正浇灌出可持续发展的果实。
红色促发展,发展守绿色。「红绿融合,多彩发展」的轨道中,红色是基因,是本色,需铭记传承;绿色是资源,是财富,要开发守护。短短的两天实践,不足以使我们完整地了解这里的过去,却能让我们有信心地洞见这里的未来:在这一片热土上,乡村振兴之路正延伸到每一处山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