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2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主持。
会议审议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军队战时调整适用刑事诉讼法部分规定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受委托,政法委员会书记王仁华作了说明。
这次常委会会议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准备。为此,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稿,审议了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草案、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草案、列席人员名单草案等议案。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坚持中国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坚持严明换届纪律,圆满顺利进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977名。总体来看,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保证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
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玉良作的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根据选举法和全国人大组织法的规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依法对当选代表是否符合宪法、法律规定的代表的基本条件,选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以及是否存在破坏选举和其他当选无效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审查。经审查,35个选举单位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符合法律规定,2977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有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确认并公布代表名单。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百三十四次委员长会议2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作的关于军队战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部分规定的决定草案审议结果的汇报,审议了相关草案修改稿。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作的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审议情况的汇报,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草案、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草案、列席人员名单草案审议情况的汇报,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和任免案审议情况的汇报等。
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
《意见》指出,要把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以基层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驱动,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是:到2025年,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智能化、数字化应用逐步普及,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乡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不断增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壮大,人员素质和结构明显优化,待遇水平得到提高,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有效解决。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基本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
今天(2月23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10年来,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今年将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从368家增加到453家,央企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利润总额更是翻了一番。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实施新一轮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同时,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进一步加快健全有利于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着力解决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机制、投入、人才、转化等突出问题,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真正履行好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作用。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今天(2月23日)在“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并制定实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交通运输部即将制定实施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重点聚焦加强现代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服务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强化交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升运输服务质量等10方面内容,为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完善了顶层设计。
2022年,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3.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6%,为稳住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贡献了交通力量,今年将继续积极扩大交通有效投资,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资金和政策保障,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有力支撑。
眼下,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粮食稳产保供打下坚实基础。
现在是小麦返青的关键时期。在河南濮阳,数百名农技专家从小麦墒情分析、病虫害防治、春季肥水管理等方面,指导农民精准促进小麦苗情转化等。这两天,在江苏宜兴,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开进田间,农技人员科学制定药剂配方,通过机械化植保,助力春季田间管理节本增效。
农机助力,春耕更高效。在江西,各地准备的20多万套农机具先后下田,开展春耕备耕作业。赣州、吉安、新余、九江等地,还组织技术娴熟的农机手们成立作业服务队,跨区域开展机械化春耕作业。重庆各区县抢抓农时,抓紧农田耕整。涪陵区今年组织了5万余台农业机械投入春耕生产,提高春耕机械化水平,同时对农机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北方备耕工作也正在进行。在黑龙江泰来县,高标准农田正加紧施工,为今年春耕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2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介绍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介绍,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全力以赴开展医疗救治,实施重点人群分级健康管理;迅速扩充医疗资源保障救治需要;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救治。
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负责人介绍,在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基础上,现已初步形成兼顾常态和应急、入境和本土、城市和农村、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多渠道监测体系。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已监测发现1例由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土关联XBB.1.5病例,没有发现其致病力增加,近期引发新一轮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小。当前是我国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需要继续加强流感等呼吸道病毒的监测预警。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下达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首批11个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超过100个中小城市,加快推进5G和千兆光网等基础网络建设。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67.68亿手,成交金额534.9万亿元。其中商品期货与期权品种成交量占全球总量的72.3%。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上市期货期权品种数量达到110个,其中商品类93个,金融类17个。
2022年,长三角地区开行中欧(亚)班列5063列,较2021年新增668列,同比增长15.2%,开行总量创历史新高。
记者从国铁集团了解到,截至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今年已运输货物10.2万标箱,同比增长8.01%。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辐射我国17个省份、113个铁路车站,运输品类包括汽车配件、新能源汽车等640多个品种。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