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目的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碧水从何而来,产业如何迭代,人们因何向往?淳安的实践是:通过推进生态治水、产业转型、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努力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现实图景,走出一条护水与兴水并举、环保与富民共赢之路。
“一二,嘿咗”“一二,嘿咗”……隆冬时节,千岛湖的青海岭渔场响起一阵阵捕捞队员的收网号角,群鱼跃起、水花四溅,“巨网”蔚为壮观。
“这一网捞出有机鱼1万多斤。”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捕捞一队队长叶志清说。这些鱼将被送往各大城市的餐厅,成为人们舌尖上的美味。
“问湖缘何清如许?千岛水净鱼先知。”淳安作为浙江首个生态“特区”,深入实施“以鱼治水”工程,形成独具千岛湖特色的“保水渔业”发展模式,实现了“一条鱼呵护一湖秀水,带动一方经济”。
“水养鱼、鱼护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家寿常年在千岛湖开展科研工作,他认为,“保水渔业”对提升千岛湖水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原理是利用鲢鱼、鳙鱼等鱼类滤食水中浮游生物的习性,来改善和提升水质,同时以科学捕捞维护生态平衡。
好山好水,孕育好鱼。淳安拥有以鱼为主题的餐饮酒店逾2000家。据测算,目前湖区鱼类品种达114种,经济价值约40亿元;2019年渔业产值逾10亿元,直接带动地方相关产业产值逾50亿元。
上下游联动,在全国率先实施跨省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新安江模式”积累的经验已向全国推广。作为浙江省特别生态功能区,淳安率先编制实施了县域环境质量管理规范,推进千岛湖保护立法相关工作。
近日,淳安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淳安县委书记黄海峰说,淳安以一条“鱼”开场,依托资源环境优势,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有效路径,讲述的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质量转化的故事。
“一湖秀水,一杯好酒。”在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晓峰看来,正因为一湖好水,才让千岛湖啤酒有了优质基因,并不断向休闲文化产业拓展。
然而,千岛湖这个“大水缸”曾被污染。早些年,不少人下湖或进山伐树,湖区周边的森林覆盖率逐年下降,污染产业、网箱养殖遍布千岛湖,局部水域暴发蓝藻。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淳安分局副局长余永华说,近年来,淳安陆续淘汰化工、水泥、化肥、电镀等污染企业,整治关停采砂、网箱养殖等行业,以及高尔夫球场等违规项目。同时,强力推进千岛湖临湖地带综合整治,开展临湖生态修复,全面完成47个湖岸线生态修复项目,推动“还湖于民、还绿于民、还生态于民”。
近10年来,淳安拒绝了达不到生态标准的投资300亿元。同时,淳安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去年旅游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21.06%,水饮料产业实现销售97.4亿元。通过发展“飞地经济”,当地走出“跳出淳安发展淳安”的新路径。
“一湖推十湖,十湖带百湖。”淳安县渔政局副局长项为民说,千岛湖与江西阳明湖、吉林月亮湖、江西大坳水库等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技术服务、直接投资、共同开发等,把千岛湖“保水渔业”等模式进行推广。
金山红枫、橘漫千岛、古村香舍、茗竹彩绣……人们赋予湖岸沿线诗意的名字,上了“彩妆”的千岛湖一年四季五彩斑斓。千岛湖水质评价总体持续为优,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5%以上,这里成为人们向往的栖居之地。
环湖而行,一条长150公里的绿道串联起沿线余家民宿农家乐。“绿道”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之道。
看到千岛湖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公示中榜上有名,淳安县文广旅体局副局长程雪梅十分欣喜,“环湖皆风景,游客从‘下湖游’变为‘上岸游’,推动了沿线各乡镇的特色旅游。”
紧邻高铁千岛湖站的文昌镇文屏村原来偏僻荒凉。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背靠青山、面朝湖水、花开四季、整洁典雅的乡间别墅吸引了不少游人。
57岁的武永拴是山西人,“做生意跑遍了全中国,在这里找到了心灵栖息地。”他说,自己从村民那里租房,将它们改造为民宿,推门可见大湖,“投资山水和健康,我和朋友们乐在其中”。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认为,千岛湖秀山丽水的形成是一个生态创新的成果。从早年的发电、防洪为主,到如今的景观、饮用加防洪功能,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升级。淳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千岛湖,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之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得绿水在,总有致富时。”
短评:浙江千岛湖的生态和谐之道深刻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当地通过推进生态治水、产业转型、全域旅游、乡村振兴,走出一条护水与兴水并举、环保与富民共赢之路。
“咔嚓、咔嚓、咔嚓……”西宁市民曹建军手中的相机响个不停。镜头里,一只通体灰色、头冠尾部泛红的太平鸟正在叼食一枚海棠。
初冬季节,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海棠公园迎来了一批“熟人”——太平鸟。它们时而在天空中翱翔,时而在树林间穿梭,时而落在海棠树上觅食。在阳光的照射下,头冠隐隐露出的红色与红色海棠相映成景,煞是好看。
“以前每年海棠公园也会有太平鸟光顾,但是没有今年这么多。”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介绍,太平鸟大约是十天前陆续来到海棠公园的,由最初的几十只到现在的数百只,越聚越多。
海棠公园内栽种的500棵海棠树,入冬后果实变得通红,吸引着无数太平鸟到这里聚餐,成为海棠公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太平鸟不怕人,静静地在树上觅食。”曹建军说:“这几年西宁环境好了,鸟类种类明显增多,给我们这些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不少素材。”
据了解,2019年是近年来太平鸟出现较为集中的一年,仅在海棠公园就有三百余只太平鸟出没。
“根据估算,今年出现在海棠公园的太平鸟有上千只之多,属于观测太平鸟的‘大年’。”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介绍,太平鸟属太平鸟科,体长约18厘米,寿命约13年,多以蔷薇科、忍冬科的浆果为食,所以海棠就成了它们冬日里的美味佳肴。太平鸟春天也吃垂柳嫩叶,一般栖息于针叶、阔叶混交林中。
近年来,通过改造城市废弃用地、铺设公园广场绿地、丰富植物配置模式等措施,西宁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不断提升,为鸟类栖息提供了新家园。据统计,2017年,西宁市观测到的鸟类种类就从原先的45种上升到114种。
短评:西宁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绿地面积不断提升,这为鸟类提供了更多栖息地。西宁应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守护“冬日海棠满园,园内千鸟翔集”的美丽景观。
廓琼岗日冰川、喀拉库勒湖、圣象天门、达古冰川、北岐滩涂、双月湾、全富岛、普莫雍错、毕棚沟、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这些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小众景点,正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等待更多游客在冬季到访。
受疫情影响,中国游客今年的出游需求全部释放到国内游,尤其是国庆黄金周以来,除了常规景区景点恢复迎客,国内一些小众目的地也呈现井喷态势。马蜂窝旅游近日推出“冬季新秘境2020”榜单,为游客推荐了50个适合冬季出游的国内新兴小众目的地。
冬季到来,人们依然没有放松对旅游安全的要求。上榜的小众目的地都是人流分散、空旷开阔的户外自然景观。山岳、河湖、冰雪、温泉、海岛、森林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类型最受欢迎。新疆、西藏、内蒙古、广东和海南的冬季小众目的地最多。
在内蒙古根河大兴安岭森林深处,有一个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放养驯鹿,被称为“驯鹿之乡”和“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这里有原始部落、驯鹿文化博物馆、桦树皮文化博物馆、列巴博物馆、冰雪酒店等。冬日,走在街巷上,不时可看到拉着雪橇急驰而过的驯鹿,处处是景致,随意一拍都是大片。
位于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的烟墩角,是个依山傍海、景色秀丽的小渔村,每年11月至来年3月间,总有数千只野生大天鹅从西伯利亚飞到这里越冬,这里的海滩也因此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自觉地爱鸟护鸟,烟墩角成为人鸟共处的和谐家园,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到访。
冷冰雪和热滨海是冬季旅游的两大主题,寻找小众目的地也在这个范围内。游客的最新需求是人少景美,感受不一样的震撼。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达古冰川,最高海拔5000米以上,山顶终年被冰雪覆盖。这里,冬季迎来旅游旺季。最为壮观的三截冰川形成年限达亿年,冰川之间有200多个冰川湖泊,澄澈美丽。达古冰川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索道,15分钟就能登临海拔4860米的冰川。
西藏山南的普莫雍错是喜马拉雅山脉间的咸水湖,被连绵的数座高海拔雪山所围拢,湖水湛蓝清透,被誉为“飞翔的蓝宝石”。每年12月至翌年2月,正是普莫雍错结出冰河的季节,也是观赏蓝冰、翡翠冰的最佳时节。
气候温暖宜人的滨海游和海岛游,一直是中国游客冬季出境游的首选。今冬,大量原本计划出境游的游客把目光聚焦国内,寻找更多小众目的地。提到广东惠州,巽寮湾已名声在外。但双月湾,还是一片未被广泛关注、美到不真实的小众海岛。双月湾由相邻的大亚湾和虹海湾组成,从空中俯瞰仿佛两轮背对的新月,因此得名。湾畔三面环海,最南部的海龟自然保护区是亚洲大陆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岛上浮潜、沙滩摩托、个性民宿、礁石酒吧、烧烤露营等丰富的内容,能满足游客对海岛游的多元需求。
这些景色绝美、各具特色的小众目的地是怎样被挖掘出来的呢?当出游半径受到限制,中国游客开始挖掘旅游体验的深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小众目的地的介绍来自游客真实的体验。他们通过多种旅游线上分享平台,把旅行的所见所感以文字、照片和视频等形式传播给广大网友。尤其今年上半年,很多游客的出游热情转向线上“云旅游”,观看直播和攻略。这些内容成为他们随后出游选择的重要参考。
马蜂窝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冯饶告诉记者,此前旅游直播中带领游客探访神秘的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在镜头下,温顺的驯鹿在午后阳光下酣然入睡的场景给年轻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继而引发他们出游的兴趣。个性化体验是小众秘境吸引游客出行的核心卖点。优质的内容、场景化的旅行体验和社群化的运营,成为小众游供应链体系的“标配”。
短评:随着冬季的来临,冷冰雪和热滨海这两大冬季旅游主题越来越受大众关注。受到疫情的影响,人们纷纷将旅游的焦点转向国内。这些景色绝美又各具特色的小众旅游目的地有利于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多元旅游需求,从而带动冬季旅游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