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正式开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聚首北京建言资政、凝聚共识,教育话题一直都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中国教育电视台将在两会期间传递“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举措,持续关注“线上教育”、“教育扶贫”、“电子产品使用”、“法治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儿童视力保护”等等教育话题,带来最权威的两会报道。你最关心的教育话题是什么?
今年两会,新华社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强强联手,为大家带来最权威的、最全面的两会报道。两家媒体单位将会如何合作呢?接下来,我们就跟随两会记者的镜头,一起去了解一下!
聆听两会声音,关注社会热点。从3月3日起到3月11日,新华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打造2021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两会进行时》!新华社记者张扬带来两会记者观察。
近年来,性侵儿童案件屡屡发生,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两会前夕,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及专家学者就“儿童性侵治理”主题召开座谈会,就女童保护展开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一直关注全民科学素养提升,今年带来了什么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李心建议,要进一步规范在线教育市场、保护青少年视力健康。李心指出,当前中小学在线教育市场发展还存在突出短板。要加强行业监管,推动在线教育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从教师资质、内容质量、营销手段、收费标准、学费安全等方面对在线教育机构全方位加强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表示,在学校中,美育课和体育课往往或有或无,时有时无。美育课不是艺术考级,而是对审美经验、审美感知、审美素养的教育。现在最重要的是进一步研究全国初中阶段美育课程和教材,让美育考评更科学。
民进中央将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快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的提案》。提案建议深入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要求,加快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民进中央表示,从教师入职学历要求看,芬兰、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已将教师资格证的学历水平规定为硕士及以上。
基于近年来 “套路贷”“校园贷”“裸贷”等频发,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呼吁应禁止给在校学生办理信用卡和提供分期等相关超前消费的金融服务。学生没有偿还能力,超前消费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风险,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李君还建议普及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进学校、社区、企业,提高大家的网贷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还要净化网络环境,严控推送高利贷网贷宣传广告。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议题,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生命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学生生命教育问题不断出现,具体表现为:生命教育定位不明,课程量设置不足;生命教育内容碎片化,不能涵盖全部学段,无法满足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生命教育的资源不足,学校、家庭和社会整合不够;生命教育教学模式固化,教学水平落后,生命教育教师培训不足。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表示,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用教育巩固、保障中国脱贫成果的建议。王学典指出,由于高中阶段不是义务教育,很多脱贫前的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无力承担教育经费支出,导致辍学。国家可以率先在原贫困地区开展将九年义务教育向高中阶段延伸的试点,给予更多贫困学子继续受教育的机会。
一直以来,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亟待解决,未成年人游戏应制定国家标准吗?有网友认为,不必统一制定,监护责任主要来自家庭;也有网友表示,应该制定,将促进解决未年人沉迷游戏问题。你认为,未成年人游戏应制定国家标准吗?
开局之年首场委员通道,有何变化?去年首场委员通道提问发出教育之声的晓倩,今年还能抢到提问机会吗?
部分素材来源:新华社、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网、中国新闻周刊、新京报、蓝鲸教育等
原标题:《两会教育声音 新华社教育台手拉手这么干!你最关心的教育话题是什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