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教育的情感转向是“高分低能…
 【苏剑:挖掘国内消费潜力要…
 学霸说(热门话题篇)_廖雪 …
 许丽敏:甘为家乡奉献青春关…
 你好教育早新闻来了(202301…
 赣州报道:浓墨描绘“绿富美…
 文化铸魂 焕新千年古城——庆…
 迎接2023确定性增长:美通社…
 徂汶景区圆满完成“双节”假…
 【盘州旅游】新闻特写:走出…
 高考热点素材2021年大汇总建…
 2021年时政热点摘抄:时政素…
 2021上半年高考热点素材集合…
 2021最新社会热点素材摘抄 2…
 2021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精华十…
 写新闻:br简洁≠简单
 2021年10月新闻摘抄简短最新…
 下雪啦!光雾山旅游区今日起…
 添加图注(不超过50字) 编辑
 简短新闻稿50字
 原创丨大事件!美国终于顶不…
 2021年最大的事件(2021年最…
 改革与创新并举 盘点保险业2…
 一声叹息!惨死在加拿大少女…
 2021年中国有什么大事发生
 荔枝军事:水面舰艇舰训集锦…
 先睹为快!东部战区砺兵台海…
 俄神秘私营军事公司浮出水面…
 中国军事力量超燃剪辑威武气…
 一个视频告诉你 中国军事力量…
 新华社摄影部2020年12月18日…
 时政新闻眼丨习主席二〇二一…
 十二月国内大事件盘点
 简报 观点追踪(2020年12月)
 2020河南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
 时事热点2020素材
 今日时政素材积累10条(2022年…
 2020高考写作时事热点高分素…
 今日时政素材归纳十条202112…
 2020社会热点话题素材 正能量…
 搜狐焦点网:2022年12月保定…
 搜狐焦点网:2022年11月保定…
 搜狐焦点网:2022年5月保定房…
 搜狐焦点网点击量排行 上榜楼…
 搜狐焦点济宁房产网
 2022年12月19日保险行业每日…
 平安保险
 【行业要闻】保险业新闻资讯…
 保险新闻-华龙网新闻
 这家不谈保费谈用户服务的保…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教育的情感转向是“高分低能”的解药 夜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6 23:13:16 | 【字体: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做过一张“教育发展生态图”,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讨论教育问题。他发现,在知识、技能、认真、勤奋、刻苦、踏实、谨慎等基本特征方面,中国学生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实践能力、创造性、好奇心、兴趣爱好等方面,却有一定结构性的缺失。

  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九届年会上,刘坚分享了这一观点。他表示,一些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问题值得关注。这个问题背后指向教育领域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高分低能”;而解决这个问题的“药方”,也指向另一个关键词:“教育的情感转向”。

  在国际教育领域,社会与情感能力是一个热点,不少教育专家认为,该能力是21世纪的关键技能,教育学正在经历由“认知”向“情感”的转向;在国内,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单纯的知识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提升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形成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和积极情感,有利于学生的教育福祉和心理健康。

  如何促进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家校共育、整校推进?如何通过系统设计,在“五育”发展的过程中使社会与情感能力得到培育与提升?这些问题引发三十人论坛上专家学者的深入探讨。

  当前,一些学生在情感上出现了危机问题。“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对情感重视不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项贤明认为恰恰不是。

  在他看来,真正的原因主要还是应试教育对学生情感的扭曲,导致人的情感发展出现很多危机。

  项贤明谈到,通过科学控制的教育,很有可能培养出像演员表演一样的情感——这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情感。情感转向不能是脱离生活的情感,教育不能去训练孩子的虚情假意。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袁振国谈到,社会与情感能力是一个学名,通俗地讲,就是情商——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特定环境的认知,实现自己需要的调控能力。

  袁振国表示,工作以后,人的智商、知识、能力或许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更重要的是人和人相处的能力。情商的重要性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比智商、知识更重要。

  “通常来说,人的智商平均水平是100到110之间,高的可达120,低的会到80,即使有障碍的人,也有八九十。但是人的社会情感能力却可能出现负数,比如人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下,在暴躁的社会情感下,可能会对社会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袁振国说,随着社会活动的变化越来越多样,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社会情感的能力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为什么存在“高分低能”?袁振国称,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面,就是要从“认知能力”转向“情感能力”的拓展。当前更多强调“认知”这部分,而对于“情感”部分的认知才刚刚开始。

  经合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创新和测量发展部主任蒂亚·卢科拉介绍了对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研究:社会与情感能力和学生的学业成功、福祉密切相关。好的师生关系也与更高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密不可分。

  她还分享了一项调查结果,有创造力和好奇心的学生,在其他的社会与情感能力上也更强。

  香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程介明认为,学习是人的天性,教育却不是,教育是人类为人类设计的学习系统。他谈到,现在世界变了,社会变了,经济生产变了,生产的形态变了。以前是一条直路,拿到教育学历,就前途无限。现在像攀岩一样,每一步都需要思考。

  “这对个人的要求也不一样,就需要我们学会共处,也要学会自处。”程介明说。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李镇西表示,长期以来,一些学校教育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忽视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造成一些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不足,导致了一些消极的社会现象。

  “不过,‘双减’实施以来,我国教育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李镇西说。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黄忠敬介绍,从国际视角来看,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转向经历了三次。第一次转向是从认知到情感的转向,也就是从智商到情商的转向;第二次转向是从心理到教育的转向,从心理学领域转到了教育学领域;第三次转向是从国家到国际的转向。从国际层面来看,尤其是发达国家,把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一个政策的优先发展领域。

  “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崛起,意味着教育领域一场具有颠覆性的变革正在到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指“可以接受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办学条件上,今天需要发展人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教育需要增进幸福感的作用。

  李镇西也认为,在社会各界日益重视培养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师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刻不容缓,且应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事实上,教师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强大的作用。不少实证研究显示,自身的社会与情感能力较高的教师,往往具有健康的精神状态和更为有效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李镇西看来,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主要场所之一。学校如何实践社会与情感学习,怎样为孩子创建一个安全、快乐、包容并具有参与性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如何培养孩子积极地认识自我,建立与自己、他人的关系,如何通过构建心理安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都是需要进一步回答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文东茅认为,教育学正在经历从认知到情感的转向的,提升师生幸福感既是实现这种转向的途径,也是这一转向的最终目的。

  “幸福不仅来自需求满足的愉悦感,更源自真爱、奉献、尽责、成长等带来的价值感、意义感。促进师生不断向上向善、共同成长是幸福教育的真谛。”文东茅说。

  社会与情感能力如何测量?袁振国表示,现在对认知能力的测量有成套的试卷,而且使用得非常成熟。情感能力如何测量、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这些研究和实践才刚刚开始。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认为,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在关系中构建和发展的,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但当今教育面对“三独”:独生子女、身为独生子女的教师和同样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很多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情况,一些孩子的情感问题却在冷漠、疏远、缺乏交流的环境中被掩盖。

  如何帮助家长提升对“社会与情感学习”的认识,家长在与子女共情上具体要怎么做,怎样营造重视家庭培养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社会氛围,在不少专家看来至关重要。

  刘坚曾经做过一个有关我国教育创新环境评估的研究。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教育创新环境指数总体与2021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其中政策环境改善相对明显,社会环境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氛围、成果交流是推进教育创新的关键短板,教育创新的社区支持与共同体建设维度下降幅度最大,围绕教育创新的评估问责政策有待加强。

  “当学校教育已经占去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那么学生们势必要牺牲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甚至牺牲睡眠时间,去为100分而努力,为第一名而努力。这时候我们去谈社会实践、社会生活和家庭教育,似乎意义不大了。”刘坚说。

  王旭明认为,教育的情感转向应该是在技术突破前提下的坚守,坚守基础上的转向。

  他表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科学理性地认识目前教育信息技术面临的情感困境。教育情感转向的条件与时机,一定是人工智能技术或元宇宙的理念成熟,能够从技术上为教育情感性带来保障,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撑。只有到那个时候,教育的情感性才有可能存在转向或根本转向。

教育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教育新闻:

  • 下一个教育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教育新闻 教育的情感转向是“高分低能”的解药 夜读 (01-16)
    普通教育新闻 【苏剑:挖掘国内消费潜力要从“奢侈品”入手… (01-16)
    普通教育新闻 学霸说(热门话题篇)_廖雪 教育 (01-16)
    普通教育新闻 许丽敏:甘为家乡奉献青春关注教育养老话题 (01-16)
    普通教育新闻 你好教育早新闻来了(20230116) (01-16)
    普通教育新闻 2022年12月19日保险行业每日新闻 (01-16)
    普通教育新闻 平安保险 (01-16)
    普通教育新闻 【行业要闻】保险业新闻资讯直通车 (01-16)
    普通教育新闻 保险新闻-华龙网新闻 (01-16)
    普通教育新闻 这家不谈保费谈用户服务的保险公司引来人民日… (01-16)
    普通教育新闻 热点新闻_央广网 (01-15)
    普通教育新闻 盘点2022年中国十大热点事件 (01-15)
    普通教育新闻 美国再现种族歧视事件!18岁女孩因是“亚洲人… (01-15)
    普通教育新闻 法治热点 失联超20天的26岁女子已找到 (01-15)
    普通教育新闻 2022最新社会舆情热点事件 (01-15)
    普通教育新闻 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01-15)
    普通教育新闻 教育部@你!2019年这20项重磅教育政策与你我息… (01-15)
    普通教育新闻 “创未来编程集市”跃动四地乡村校 (01-15)
    普通教育新闻 2019年度法学教育十大新闻 (01-15)
    普通教育新闻 以清正校风涵养师德师风 (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