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前后的这个时候,大部分的人家都会满心欢喜地准备新年的各种年货,打扫祭灶,为迎接新年开始做准备。
小年里头的诸多习俗,都是为了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同时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所以过小年的风俗也都各有不同,今天就来说一说,小年的习俗都有哪些,好让我们布置妥当,迎来新一年的好运!
俗话说:“官三民四船五”,意思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在腊月二十五。
除此之外,小年的日期还分南北,一般北方地区人家的小年是在腊月二十三过,南方则在腊月二十四。
小年这一天是民间普遍祭灶的日子,旧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厨房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相传它是玉皇大帝亲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掌管各家灶火。
祭灶原因:民间传说中,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也就是过小年时,灶王爷都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善恶,又称“辞灶”,到了正月再返回灶底,奉旨赏善惩恶。
所以,人们会选择在小年这一天认真供奉灶王爷,好祈求他上天多说好话和吉祥话,让人们在新的一年吉星高照,福气临门。
过小年,有些地方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而在一些山区,则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也有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
此外,人们还习惯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冬天天气严寒,把它放在屋外,正好能让它吃起来更加酥脆香甜,也是小年里别有风味的一种食物。
正所谓,“腊月不扫尘,来年招瘟神”,这样就可以将往年的晦气与污浊全部清扫出去,好给来年的新运腾出地方。
因此,小年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有的人家还会贴窗花,贴门神,以此来显示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
除了要彻底清扫屋子之外,人们还需要彻底清洁自己。小年这天,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这样才能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