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教育系统上下众志成城,联防联控,面向72万中小学生开展在线教育,实现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把住了人员排查管控、防控物资保障、开学条件核验等关口,开展了“春风行动”、同心战“疫”家访、“疫”路同行心理护航等主题活动,全市738所中小学在全省率先平稳开学复课,教育教学活动井然有序。
12月9日,“中华泰山成人礼”倡导全市高中学生登泰山活动正式启动。首批登山学子从红门广场出发,徒步登山,跨越七千台阶,在泰山大观峰下齐聚,参加特殊的“成人礼”仪式。自2020年起,泰安市将在每年3月到12月期间,开展“中华泰山成人礼”全市高中学生登泰山活动,活动坚持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自愿性原则,鼓励泰安学子从泰山出发,胸怀家乡,走向世界,报效家国。
将学前教育和城区小学教育扩容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加大建设力度,全年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80所,小学5所,完成治理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27所。
5月25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泰山冯玉祥小学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新校投资近亿元,占地30亩,可容纳30个教学班,学位可达1350个。
12月28日,山东科技大学幼儿园新园正式揭牌。新园占地20亩,建筑面积9600多平方米,新园设施国内一流,打造自然生态、阳光有爱的幼儿园。
9月,市直机关幼儿园移交市教育局管理。新园位于普照寺路(原儿童乐园院内),占地16552平方米,可容纳15个自然班,将在2021年春季新学期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全市56人以上大班额全部清零。通过学校内部挖潜、新建学校、改扩建学校、启用已建成学校等方式有效化解大班额存量,新建、改扩建项目学校11所,新增投资3.9亿元,新增土地110亩,新增校舍面积14.8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1530个。
适龄建档立卡儿童辍学现象实现清零。印发《泰安市加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起我市适龄儿童信息共享、控辍保学动态监测、特殊群体学生关爱、联控联保等长效机制,确保及时发现辍学儿童、及时落实控保措施、及时劝返复学。我市10909人6—15周岁建档立卡适龄儿童实现了全部就读。
配套幼儿园整治任务实现清零。连续两年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列为市委、市政府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坚持“一园一案”“分类施策”,全面完成50处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全市幼儿园普惠率达88.49%,公办率57.6%。
出台《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泰安市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着力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全市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3D打印)、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点14个,撤销落后专业点18个,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建设专业47个,“订单”培养规模3600余人。积极推进教育部“1+X”证书试点,今年全市中职学校新开展试点项目23个,试点专业学生规模达1490人,初步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一体化育人”的校企合作机制。
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管理的通知》,在全市开始实施为期三年的学校食堂体制机制改革。根据“一年见到成效,两年取得突破,三年塑成优势”的改革思路,从学校食堂供餐渠道、经营模式、膳食营养、人员培训、课后服务等各环节全面提升全市食堂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市通过自建食堂、配餐等方式,已实现集中供餐学校1050所,解决学生就餐37.82万人;553所学校自建食堂实行“明厨亮灶”,其中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505所。截至目前,553所学校的食堂已实现大宗食品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占比为100%。
全市普及十五年特殊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96%以上,学前三年入园和接受康复教育训练率达到 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全面完成5处新建、改扩建任务;完成全市6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119处资源教室建设。5处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均按照8000元拨付,“三免一补”政策已经全部落实。2020年10月,与市儿童福利院合作,在市儿童福利院设立特教班。全市形成科学的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特殊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全市教育系统积极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以创促建、以创促改、以创促管,为圆满完成创城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2020年在国家测评中档案材料和实地测评部分均获国家测评组好评。市教育局荣获2020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
12月13日,在2020-2021凯迪拉克中国初中篮球联赛山东赛区的决赛中,泰山博文中学男子篮球队以七战七连胜的战绩勇夺冠军,并将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比赛。在此之前的2020年山东省初中男子篮球联赛上,篮球队亦是第一名的好成绩挺进此次决赛。泰山博文中学男子篮球队在这两场比赛中获得“双冠”,刷新了我市校园篮球队在该项赛事中的成绩。该篮球队成立于2011年,是泰安体校与泰山博文中学率先摸索探讨成立的一支教体结合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