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个学校已经开学,与此同时,教育部公布了很多新政策,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也想帮助中小学生减负。
在教育部公布的众多政策当中,有一项是关于教师的,新学期开学之后,有一类教师的收入将增加。
在开学前夕,教育部召开了2021教育金秋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将会推进课后服务,这也是支撑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一项很关键的举措。
同时,吕司长还表示,在实行课后服务的同时,更应该关心爱护教师,教师可以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会得到相应的补助。
中小学推出课后服务,学生自愿参加,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样,并不会强制要求老师参与课后服务,如果老师有特殊情况,可以向学校申请,则可以不参加课后服务。
对于那些愿意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根据参与的次数或者时长,能够拿到一定的经济补助,这类教师的收入将会大大增加,这对于教师来说算得上是一项“福利”。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物价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各项开销都在变大,家长们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工作上,每天下班的时间与孩子放学时间不吻合,导致很多家长不能及时来学校把孩子接走。
当学校实行课后延时服务之后,学生放学之后可以继续留在学校,家长只需要支付一定费用,就会有老师来照顾孩子,等到家长下班之后再来学校把孩子接回家,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
此前,如果家长不能及时来学校接孩子,只能在学校附近找一家托管班,等到孩子放学之后,直接进入托管班。这看起来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做法,但是托管班的收费比较高,对于收入水平一般的家长来说,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压力。
而且托管班老师不像学校里的教师那样认真负责,孩子进入托管班之后,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状况。
家长不能及时来接孩子,让孩子参与课后服务,每天会多出1-2个小时留在学校,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完成家庭作业,也可以跟着老师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这样一来,等到孩子回到家里之后便不用再写作业,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孩子可以好好放松,也可以早点睡觉,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会大大减轻。
很多教师表示,自己不是不想参与课后服务,主要是自己也有孩子,如果每天回家都很晚,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老师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老师也有自己的家庭,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如果每天都要加班,确实会影响老师的正常生活。
对于这种情况,相关部门也给出建议,如果家里有老人,而且老人身体状况良好,则可以请老人帮忙照顾孩子,这样可以让老师免去后顾之忧。但如果老人身体不好,或者是不愿意帮忙带孩子,也不要强人所难,就应该另想他法。
很多学校都会请志愿者来学校帮忙,这样一来,老师就不用每天都参与课后服务。虽然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实行“5+2”模式,即每周,提供五天的课后服务,但有了志愿者的帮忙,教师可能只参与2-3天就可以,其他时间可以好好陪伴家人。
如果孩子比较大,已经上了小学或者初中,教师完全可以放开手,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学校的课后服务,让学校的老师来照顾自己的孩子。
这样做不仅减轻了自己的负担,而且也是在积极响应政策,既能够顾及自己的事业,也不用担心孩子没人管。
总而言之,教育部发布新通知,要求中小学课后服务,而且是“5+2”模式,虽然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大增加,但是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老师收入也会大大增加。
其实教师参与课后服务还有另外一点好处,那就是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学生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改进,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