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信中心,曾经集中了合景泰富、融创重庆置地、新城控股、阳光城、荣盛、建发、卓越、华远、花样年、中粮、同成置业……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这两栋楼上的数个开发商或开发商服务机构,因为业务萎缩已经或正准备退租。
这个被地产媒体圈曾笑称跑个精信中心,几乎可以跑一半重庆开发商的写字楼,因此在地产圈名声赫赫,一些跳槽的地产从业者,或许今天在8楼,明天就到15楼上班了……只是如今,因为地产行业的退潮,让这两栋楼面临的“退租”压力愈发明显。
铭腾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9月重庆中心城区房企TOP20销售金额为607.6亿元,同比下跌64.2%;销售面积为622.7万㎡,同比下降51.3%。
中指院统计的数据,重庆前10月新房累计成交面积下跌幅度,更是达到71%,成为全国第一。
两大机构统计口径可能不一,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曾经作为重庆GDP支撑最大的行业,地产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能不能再支撑重庆GDP或许是个问号。
很多人以为地产行业大幅下滑会影响重庆GDP增长的时候,重庆2022年第三季度GDP成绩的亮相,让人大为惊讶:数据不仅没降,反倒还稳步上升,并再度以近100亿的优势超过广州。
重庆市统计局10月26日官方公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35.06亿元,同比增长3.1%,高于全国水平0.1个百分点,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期,广州GDP总量为20735.40亿元。
重庆超过广州不是新闻,这两年两地轮流坐全国GDP第四的位置,反反复复。真正的新闻是,重庆GDP首次在前三季度达到2万亿,并且不再主要依赖房地产,并以较高的增幅在四大直辖市中排名首位。
重庆经济结构不再依赖于地产的结论,从2022年重庆半年统计及2021年统计数据,都能查得到。只不过,以前很少有人注意,尤其是地产圈,一直以为自己是给经济水平贡献最大的行业,却不知,有人已悄然抢了地产行业的赛道。
重庆市统计局监评处处长薛健解读前三季度数据时认为,重点产业投资增长强劲,前三季度,重庆汽车、医药、消费品、能源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1.1%、21.3%、17.2%、10.7%。其中汽车增长主要以新能源汽车为主。
前三季度,重庆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较1-8月提高0.1个百分点,扭转了自一季度以来持续回落态势。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0%,工业投资增长9.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5%。
固定资产投资中,重庆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1%,年内各月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占全市投资比重为9.7%,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56.8%。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投资分别增长29.0%、12.5%;高技术服务业中信息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9.2%、21.3%。
也就是说,房地产行业,正被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医药等行业挤出了主赛道。
重庆作为传统汽车工业大城,这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让这座工业大城又激发了新的活力。比亚迪、赛力斯等一大批主车生产商和产业供应链端,为重庆经济GDP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撑。
重庆GDP数据稳健向好,为何大多数普通受众却难以体会到?甚至感觉日子更难过?
重庆社科院专家认为,这与此前重庆乃至全国的就业结构有关。以前房地产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就业人口占了超过半数以上的比例,房地产行业一旦受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就业群体肯定就会受影响。
除行业调整之后,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外经济周期波动,都会造成各行业的大幅波动,加上疫情因素,普通市民从习惯了好日子突然发生变化,其心理落差可能对GDP稳健向好的体会就不会太深。
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地产及相关产业链人员的分流到位,这种心理落差就会逐渐回归正常。
作为新的增长极,重庆叠加了“一带一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发展空前潜力大、后劲足。
作为一个拥有超过3000万常住人口、超过8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的超级直辖市,重庆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规模优势、后发优势还将进一步显现。这些产业结构的变化,将为重庆带来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