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科技热点|2021年度中国科学…
 2021年全国城市最新房价排行…
 房价直击丨2021年全国房价收…
 2021年全国70城房价涨幅情况…
 2021年12月全国70城房价出炉…
 2021年9月全国70城房价出炉!…
 2022年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关…
 教育元宇宙、可持续发展与体…
 2022年度教育记忆:高考改革…
 盘点|2022年的教育大事件你…
 2022这些教育热点 不容错过!
 中国旅游业复苏势头明显
 旅游最新相关新闻
 制定配套旅游方案期待提振相…
 全球旅游业市场关注中国重启…
 最新旅游业务资讯新闻_旅游业…
 江苏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助力物…
 2023国考笔试结束 实际参考人…
 热点时事最新整理!2023高考…
 时事热点小测试(第二十八期…
 消费市场有序恢复、取消对外…
 今日《新闻联播》速览〔2023…
 新闻联播PNG图片素材下载_新…
 海上原油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新闻联播》换片头啦!
 《新闻联播》换背景了!
 凤凰新闻海外版
 CCTV5直播天下足球APP中超上…
 登陆极目新闻App!第九届武汉…
 外高桥国际品质直播第一港成…
 大家都在用的全球华人港澳台…
 今日军事新闻头条最新24小时…
 军事新闻头条新闻今天的军事…
 为了和平走向世界:国防部回…
 军事新闻软件哪个好?6款好用…
 阉割了准备进宫 大清却没了—…
 中国战“疫”进入新阶段——…
 新闻特写 锚定新目标 启航新…
 南宁新闻
 最新报道
 重磅:张文宏最新研判!刚刚…
 校园科技节点亮少年科技梦想…
 大跨度学科专业交叉创新将成…
 简直黑科技十足!盘点与生活…
 科技感满满的小发明小制作来…
 “科技小创客环保小发明”一…
 透露:2021年房价的“下跌”…
 专家曾预言:2021年房价普跌…
 2021年起中国房价“全面下跌…
 2021年一旦房价下跌这4类人可…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科技热点|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中科院多项成果入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9 18:06:58 | 【字体:

  2月28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等10项重大科学进展,从30项候选进展中脱颖而出。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任务采用了“气动减速-伞降减速-动力减速-着陆缓冲”四级串联减速技术路线,建立了设计迭代改进流程和多学科综合优化方法,提高了系统应对故障工况和进入条件极限拉偏下的安全着陆能力。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船脱离试验阶段,开始实现太空往返常态化,我国正式进入太空站时代。

  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我国载人飞船在太空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

  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组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马延和等报道了由11步核心反应组成的人工淀粉合成途径(ASAP),该途径偶联化学催化与生物催化反应,在实验室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和氢气到淀粉分子的人工全合成。

  通过从头设计二氧化碳到淀粉合成的非自然途径,采用模块化反应适配与蛋白质工程手段,解决了计算机途径热力学匹配、代谢流平衡以及副产物抑制等问题,克服了人工途径组装与级联反应进化等难题。在氢气驱动下ASAP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分子的速度为每分钟每毫克催化剂22nmol碳单元,比玉米淀粉合成速度高8.5倍;ASAP淀粉合成的理论能量转化效率为7%,是玉米等农作物的3.5倍,并可实现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可控合成。该成果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献华、杨蔚、胡森、林杨挺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等利用过去十多年来建立的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定年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岩浆水含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嫦娥五号玄武岩形成于20.30±0.04亿年,确证月球的火山活动可以持续到20亿年前,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火山活动延长了约 8亿年。

  这一结果为撞击坑定年提供了关键锚点,将大幅提高内太阳系星体表面撞击坑定年的精度。研究还揭示嫦娥五号玄武岩的月幔源区并不富含放射性生热元素和水,排除了放射性元素提供热源,或富含水降低熔点两种月幔熔融机制,对未来的月球探测和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不断出现的新冠病毒突变株对当前已有的疫苗、中和抗体等抗病毒手段提出严峻挑战,亟需发展能有效应对各型突变株的广谱药物。在生命周期中,病毒的一系列转录复制酶组装成“转录复制复合体”超分子机器,负责病毒转录复制的全过程,且在各型突变株中高度保守,是开发广谱抗病毒药物的核心靶点。

  清华大学娄智勇、饶子和与上海科技大学高岩等发现并重构了病毒“加帽中间态复合体”“mRNA加帽复合体”和“错配校正复合体”,并阐明其工作机制。揭示了新冠病毒转录复制机器的完整组成形式;发现病毒聚合酶的核苷转移酶结构域是催化mRNA“加帽”成熟的关键酶,明确了帽结构的合成过程,为发展新型、安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全新靶点;发现病毒以“反式回溯”的方式对错配碱基和抗病毒药物进行“剔除”,阐明了瑞德西韦等药物效果不良的分子机制,为优化针对聚合酶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快速射电暴(FRB)是无线电波段宇宙最明亮的爆发现象。FRB 121102是人类所知的第一个重复快速射电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等使用“中国天眼”FAST成功捕捉到FRB 121102的极端活动期,最剧烈时段达到每小时122次爆发,累计获取了1652个高信噪比的爆发信号,构成目前最大的FRB爆发事件集合。

  研究发现FRB爆发率存在特征能量E=4.8x1037erg;探测到其能谱的双峰结构,即低能端接近正则对数,展现快速射电暴重复过程的随机性;高能端接近洛伦兹函数,展现强辐射存在可能的相关过程。FAST样本排除了FRB 121102爆发在一毫秒至一小时之间的周期性或准周期性,严格限制了重复快速射电暴由单一致密天体起源的可能性。该研究首次展现了FRB的完整能谱,深入揭示了FRB的基础物理机制。

  如何通过设计新结构(如创建纤维锂离子电池)满足电子产品高度集成化和柔性化发展要求,是锂离子电池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复旦大学彭慧胜、陈培宁等发现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与长度之间独特的双曲余切函数关系,即内阻随长度增加并不增大,反而先下降后趋于稳定。在此理论指导下构建的纤维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且稳定的电化学性能,能量密度较过去提升了近2个数量级,弯折10万次后容量保持率超过80%;建立的世界上首条纤维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实现了其规模化连续制备;编织集成得到的纤维锂离子电池系统,电化学性能与商业锂离子电池相当,而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加优异。

  量子行走是经典随机行走的量子力学模拟,是实现量子模拟、量子搜索算法乃至通用量子计算的工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晓波、潘建伟等通过研发兼容平面工艺的三维引线技术,实现了量子比特结构从一维向二维的拓展,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由62个比特组成的8×8的二维结构超导量子比特阵列,构建了“祖冲之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并通过该装置演示高保真的单粒子和双粒子连续时间量子行走。利用量子处理器的高可编程性,实现了量子比特激发粒子行走路径的精确调控,在固态量子芯片实现了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该工作是世界范围内公开发表的首个比特数超过60的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的成果,验证了对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比特系统的高精度量子调控能力,为研制祖冲之二号、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奠定了基础。

  深海机器人与装备需要高强度金属耐压外壳或压力补偿系统来保护内部机电系统。浙江大学李铁风等从深海狮子鱼“头部骨骼分散融合在软组织中”这一生理特性提取仿生灵感,揭示了深海极端压力条件下软机器人功能器件破坏及驱动失效的内在机制;提出了硬质器件分散融入软基体实现内应力调控的方法,以及适应深海低温、高压环境的电驱动人工肌肉融合制造方法;建立了万米深海软机器人的系统构造方法和驱动理论。

  所研制的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实现了10900米海底深潜和驱动,在南海海平面以下3224米实现深海航行。该研究大幅降低了深海机器人的重量及经济成本,推动了软体机器人在深海工程领域的应用。

  “迁徙生物如何发现其迁徙路线?”一直是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议题,也是《Science》杂志125个最具挑战性科学问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詹祥江等历时12年,利用卫星追踪数据和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研究系统,发现游隼主要使用5条路线穿越亚欧大陆,西部游隼表现为短距离迁徙,东部为长距离迁徙。在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的转换过程中,冰川消退所导致的繁殖和越冬地变迁,可能是迁徙路线形成的主要历史原因。研究还发现迁徙距离更长的游隼携带ADCY8优势等位基因,该基因与长时记忆形成有关,表明长时记忆可能是鸟类长距离迁徙的重要基础。该研究结合遥感卫星追踪、基因组学、神经生物学等研究手段,通过多学科整合分析方法阐明了鸟类迁徙路线变迁成因和遗传基础。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热点|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中科… (01-09)
    普通科技新闻 校园科技节点亮少年科技梦想 看!孩子们奇思妙… (01-09)
    普通科技新闻 大跨度学科专业交叉创新将成为研究生培养的新… (01-09)
    普通科技新闻 简直黑科技十足!盘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黑科技… (01-09)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感满满的小发明小制作来了 (01-09)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小创客环保小发明”一DIY太阳能小风扇亲… (01-09)
    普通科技新闻 2020年十大科技新闻汇总和解读 (01-08)
    普通科技新闻 蚂蚁集团调整股东结构进一步与阿里“切割”;… (01-08)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年重大新闻事件摘抄10条9月 (01-08)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科技新闻网2023新年献词:春暖融万物百舸… (01-08)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大事件简短30条 (01-08)
    普通科技新闻 金十数据 (01-08)
    普通科技新闻 【产业资讯】2022十大科技趋势预测:高速变化… (01-08)
    普通科技新闻 喜讯:我校“特大跨拱桥建设维护综合试验平台… (01-08)
    普通科技新闻 2023年值得期待的科技“新鲜事” (01-08)
    普通科技新闻 2022年全国两会报道“黑科技”亮相 (01-08)
    普通科技新闻 中关村科金:远程服务的技术架构主要体现在“… (01-07)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资讯|20220107 (01-07)
    普通科技新闻 惠普亮相2023年CES消费电子展:引领混合办公和… (01-07)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最新资讯-快科技 (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