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慈欣走进中石大与青年学子共探未来能源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3/13 8:04:08 | 【字体:小 大】 |
2023年12月13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迎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科幻文学界的领军人物刘慈欣走进校园,与青年学子们分享了他对能源与未来的深刻思考。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年轻人们寻找着对未来的无限可能。
刘慈欣被授予“润心导师”称号,同时中石大副校长张广清为他颁发了聘书。这一时刻,不仅意味着刘慈欣与中石大的合作关系,更是对未来能源发展潜力的美好展望。因为在他的科幻作品中,能源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和灵感来源。例如,在《地火》一书中,他提出了煤矿地下气化的大胆设想,深入探讨了能源开发中的环境代价和潜在风险。这一构想虽然充满了科幻色彩,但却为我们现实中的能源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会上,有中石大教授冯永存首先为大家介绍当前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他提到,深地和深水的探索是未来的两大方向。如今,深地钻井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万多米的深度,可以直接获取万米深层的信息,而深水钻井作业能力也突破了1500米。“深地、深水、非常规油气开发虽然挑战重重,但我们的科研团队正在不断突破科技的桎梏。”冯教授的话语中流露出无限的自豪感与期待。
这一刻,谁都可以感受到现场年轻学子们那种满怀期待的心情。那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似乎在询问:未来的能源将由谁来引领?而刘慈欣结合自己的科幻创作,提到新能源在科幻文学中的双面性——它既是拯救未来的钥匙,也可能成为失控的噩梦。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科幻文学不仅是一种奇妙的幻想,它更像是一本巨大的百科全书,记录着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的未来命运。
刘慈欣指出,科技与伦理一定要找到一个和谐的平衡。正如他所言:“科技若无伦理,必将走向盲目。”在构建未来能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不但需要技术上的突破,更需要灵魂的思考和伦理的责任感。对于从小接受科幻启蒙的青少年而言,这无疑是一次价值观的洗礼和自我成长的契机。
活动最后,刘慈欣与中石大学校签署了协议,共建“科学创意写作与传播研究中心”,将双方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推动科学传播与人文学科的跨界合作。这样的合作能够为国家未来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助力,同时也让更多人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当晚的活动在一片热烈的讨论声中结束。作为学生们向往的科幻作家,刘慈欣留下的不仅是思想的启迪,还有无限的可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像他一样,站在科学与文学的交汇点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