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广东珠海福陆码头启航前往海南文昌海域,这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海上油气开发迈出进军“绿电时代”的关键一步。3月31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布郭守敬望远镜(LAMOST)DR10(v1.0版本)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2229万余条光谱数据,是目前国际上其他巡天望远镜发布光谱数之和的2.9倍。LAMOST成为世界上首个发布光谱数突破两千万的巡天项目。
近日,首款四座氢燃料内燃机飞机验证机在沈阳某机场完成首飞,此飞机搭载一汽集团基于“红旗”汽油机研发的国内首款2.0L零排放增压直喷氢燃料内燃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以氢内燃机为动力的通航飞机。本次成功首飞验证了氢内燃机作为航空动力的可行性,为后续氢动力飞机研制打下坚实基础。
3月2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全球40余家科研机构联合发布对迄今最亮伽马射线A的研究成果。观测表明,该伽马射线亿光年的宇宙深处,其亮度是此前伽马射线日,全球最大、国内首艘万吨级远洋通信海缆铺设船“龙吟9”号在江西九江下水。船舶采用全电推进和动力定位控制系统,整条船的研发、设计、制造实现了完全自主可控。“龙吟9”号全长155米,宽23.2米,续航能力为60天,最大航速15节,一次性载缆量可达10000吨,可以一次性完成从中国跨越太平洋的海底光缆铺设。
3月28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首批影像成果,包括全球臭氧柱浓度监测图、全球二氧化氮柱浓度监测图、亮温监测图、海冰监测图、高光谱数据立方体图等高光谱数据图像,展现了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在温室气体探测、内陆水体水质定量遥感监测、地物精细分类、矿产资源调查等方面的重要应用成果。
3月28日,国际期刊《自然·纳米技术》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取得的催化剂技术新突破。天津大学巩金龙教授带领新能源化工团队经过长期攻关,在烷烃脱氢合金催化剂的设计方法上取得创新突破。这也是我国在工业催化剂研发领域的重大进展。烷烃脱氢合金催化剂,主要用于丙烷脱氢制丙烯。
自然界中水结冰等相变现象非常普遍。3月30日,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与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通过实验证实水结晶成冰时可以直接形成立方冰,澄清了关于立方冰能否自然形成的争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而且这项研究对冰晶结构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冰晶合成与应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5记三分12罚 28+7+15+4帽 哈登加冕25000分先生 梦回火箭吊打勇士
孙东旭年薪超1800万元,是东方甄选公开薪酬最高员工!年内减持套现超2亿港元
Intel正式发布五代至强:最多64核心/320MB三级缓存、省钱77%
一岁萌娃配合妈妈拍视频,妈妈:韵味这方面算是狠狠拿捏住了,这小表情真的太到位了!
|